APP下载

打造特色产业旗舰 助推渔业转型升级
——荆门市以特色产业发展助推结构调整

2017-02-02官章全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1期
关键词:荆门市鳗鱼荆门

官章全

打造特色产业旗舰 助推渔业转型升级
——荆门市以特色产业发展助推结构调整

官章全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按照“扛旗举牌创特色,提质增效稳增长”的总体思路,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发展特色渔业总面积96万亩,产量26.4万吨,形成了龟鳖、虾蟹、乌鳢、鳗鱼、水蛭等十大特色产业,打造了集繁、养、加、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渔业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由49%、20%、31%优化为43%、25%、32%。

一、“三军齐发”创特色

荆门市结合渔业发展实际,全面推进特色水产建设,编制了“全国特色水产种业中心”、“全国生态龟鳖之都”两个专项规划,并列入了《荆门市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和《荆门市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确立了龟鳖、虾蟹、鳅鳝、水蛭、鳗鱼等十大特色产业,形成了“香稻嘉鱼”、鱼鳖混养、大棚温控养鳝等八项高效养殖模式。提出了“三军齐发,打造特色渔业旗舰”的发展路径。即,向池塘进军,着力发展鱼鳖混养、龟鳅、全雄黄颡鱼专养模式;向稻田进军,发展稻虾、稻鳖、稻龟综合种养模式;向荒山进军,发展工厂化养殖鳗鱼、黄鳝、水蛭、大鲵模式。目前,荆门市按照三军齐发的发展路径,已将盛昌龟业打造成为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乌龟原种场,年可繁育龟苗500万只。引进了填补全省空白的恒洋鳗鱼规模化养殖基地,年产值突破2亿元;推广了技术领先的大棚温控养鳝和网箱水蛭养殖模式,亩平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特色养殖总面积108万亩,新增12万亩。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65.2万亩,新增6.7万亩;工厂化养殖35万m2,新增5万m2。预计全年可实现特色水产品产量30万吨,产值58亿元,可为全市渔民亩平增收3000元以上。

二、“三轮并驱”强特色

荆门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着力点,坚持加工、流通、休闲三轮齐驱,全力拓展特色产业链条。我们按照“特色产业链+产业互联网+基金”的投资模式,对湖北楚玉、湖北兴祥两家小龙虾加工企业进行了扩规提档,目前湖北楚玉水产加工园区已改建完成,加工能力突破5万吨。恒洋鳗鱼、盛昌龟业等养殖企业开展了烤鳗、龟胶等水产品精深加工,年加工能力达到3000吨。注册了“盛昌”牌中华龟,“恒洋”牌鳗鱼等特色水产品品牌13个,“盛昌”牌中华龟、“老柳河”牌中华鳖已分别打造成为全国驰名商标和湖北省著名品牌。启动了互联网在渔业领域的应用,开辟了网上众筹、电子商务等多种销售渠道,进一步活跃了特色产品的流通市场。同时,我市积极挖掘渔业文化内涵,打造了“香稻嘉鱼”等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品牌,建立了2家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盛昌乌龟原种场建立了乌龟博物馆,荆门东晨公司、钟祥联发水产专业合作社等养殖企业在中心城区设立了特色产品体验店,既丰富了市民业余生活,又提高了养殖效益。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特色水产品加工企业14家,年加工能力12.6万吨,组建了新型渔业经济合作组织473家,年可实现特色水产品销售12.5万吨,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

三、“三级联动”育特色

荆门建立了科研机构、推广部门和技术人员三级联动的科技服务平台,不断创新渔业科技服务,助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曹文宣、桂建芳两个院士工作站开展了乌龟遗传育种技术研究。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在我市进行了稻田泥鳅原位繁育技术研究和稻渔耦合、大宗淡水鱼两个部级科研项目,由我市发布了香稻嘉鱼、稻虾共作和稻鳅耦合三个地方行业技术标准。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我市开展了稻龟、稻鳖共作试验示范。全市形成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到塘”的渔业科技推广机制。开通了渔业科技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荆门水产网等新型传播媒体,及时将不同时期的技术要点、市场信息发送到养殖户手中。同时,我们还对十大特色产业,分别组建一个合作组织,落实一个技术顾问,确定一个主打品牌,成立一个销售团队,为渔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排忧解难,有效调动了渔民发展特色渔业的积极性。

四、“三位一体”壮特色

荆门将特色渔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在政策、资金、项目上予以大力支持。荆门市委出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对连片开发150亩以上的特色养殖,每亩给予200元资金补贴,对投资特色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实行重资产招商政策。市金融部门对特色产业融资开辟了活物抵押贷、创业信用贷等多种渠道。市人才办将特色养殖领军人才纳入了全市千人计划进行跟踪培养,养殖业主纳入职业农民培训范围进行技术服务。我局还将特色产业奖励资金纳入了市级财政部门预算,每年评选出20个优秀特色养殖基地,每个基地给予1万元资金奖励。同时,我市争取国土、水利、交通等部门项目支持,将稻田综合种养基础设施纳入土地平整建设范围,将特色养殖基地道路、沟渠纳入村村通和农田水利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通过政策、资金、项目三位一体的扶持,极大的激发了特色渔业发展活力,年吸纳社会资本投资达4.5亿元。

(通联:448000,湖北省荆门市水产局办公室 电话:13886914777)

猜你喜欢

荆门市鳗鱼荆门
荆门市恒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我国鳗鱼产业2019年发展趋势与建议
飞行嘉年华 燃情不知秋 2018荆门爱飞客飞行大会紧张筹备中
水中鳗鱼机器人
菊逢盛世,韵满荆门 第十二届中国(荆门)菊花展览会侧记
湖北省荆门市检察院依法对刘明刚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李白·渡荆门送别》
巧用门金穴治疗急性盆腔炎
善待“对手”
金秋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