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化肥施用量零增长 农民收益稳步提升

2017-02-02王冬青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节本零增长菌剂

王冬青

(河北省迁安市农业畜牧水产局 河北 迁安 064400)

玉米化肥施用量零增长 农民收益稳步提升

王冬青

(河北省迁安市农业畜牧水产局 河北 迁安 064400)

2016年,我国的农药施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长,响应农业部号召,若想实现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并且实现化肥施用量零增长,需要有效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作支撑。本文具体阐述玉米化肥施用量零增长综合配套种植技术,改变农民的传统施肥观念,列举部分省市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农民增收的成功实例,鼓励农民自觉积极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玉米;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农民增收

农业生产中,由于盲目、过量不合理施肥造成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产品品质下降,土壤农化污染日趋加剧,化肥未经作物吸收利用部分则通过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不同方式进入大气或沉留于土壤中,从而引发温室效应、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农业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了每亩15 kg的安全上限。欧美国家为保持土壤肥力,往往采取休耕措施,让土地休养生息;日本积极控制化肥施用量,有意减少化肥施用,让土地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在我国,近年来通过各种举措来减少化肥施用量,农业部2017年2月份印发 《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2016年农业绿色发展大步迈进,农药使用量继续实现零增长,化肥施用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接近零增长,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改变传统的施肥观念,通过政策激励,把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实现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升。

1 主要目标

坚持化肥减量与保产并举的原则,2017年玉米生产应用“玉米化肥施用量零增长集成技术方案”,实现化肥利用率达40%以上。通过应用化肥施用量零增长集成技术,替代或部分替代化肥等农化产品,减少面源污染,提升耕地质量,在保证产量安全的前提下,较常规栽培措施,全生育期每亩减少化学肥料用量5~10 kg以上。

2 玉米化肥零增长技术措施

2.1 轮作倒茬,减轻病害。玉米与春小麦或花生等实施轮作倒茬,平衡土壤养分,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积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2.2 选择品种,种子处理。轮换选用抗病、优质、高产玉米品种,选用包衣玉米种子,减少病虫害侵袭。2.3 应用微生物菌剂,科学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目标产量,确定用肥量。建议使用方法和用量:2/3常规化肥用量+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数≥1.0亿个/g)3 kg/亩+土壤调理剂0.5 kg/亩+生物农药拌种剂0.29 kg/亩。注意事项:微生物菌剂中含有有益微生物,在保存、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以防降低使用效果。每亩用颗粒性菌肥3 kg与化肥在料斗内混匀后作底肥,随用随拌。提倡机械化一次完成下种、施入微生物菌剂化肥、喷施除草剂、压土的操作程序,省工、省时,而且播种质量高,做到足墒下种,一播全苗。

2.4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当5 cm地温稳定在18℃以上时,底墒充足时播种。播种深度3~5 cm,按照种子特性合理密植,确保全苗。提倡单粒播种和机械化播种,提高作业效率。

2.5 中耕除草,覆土施肥。示范推广“中耕、除草、施肥、覆土、施药(除草剂)”一体化作业,引进机械化中耕,重点推广应用缓释氮肥技术。

2.6 培肥地力,健身栽培。以4年为一个周期,循环采用“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深松旋耕—秸秆过腹还田旋耕灭茬—深松免耕”的秸秆还田与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耕地模式,充分利用玉米秸秆内含有的丰富的氮、磷、钾、钙、镁等多种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大量施用有益微生物菌剂或生物有机肥料,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为来年农作物产量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实验证明,玉米秸秆还田2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24%,全氮含量增加11%,全磷含量增加10%,水解氮增加41.0%;玉米秸秆还田5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29%。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相结合,可使土壤易氧化有机质增加10.91%~20.67%,使浸提腐殖酸提高1.43%~14.28%,使结合态腐殖酸的松/紧比值提高0.07~0.19,HA/FA比值提高0.07~0.24,并且能改善土壤的N、P、K营养状况、土壤水分和土壤孔隙状况,这标志着土壤有机质活性的提高和土壤肥力状况的改善,一般可增产5%~10%。

2.7 搞好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推广玉米“一喷多效”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2.8 及时收获。收获青贮玉米,一般在抽雄后20~30 d为最佳收割期。此时玉米正处于乳熟末期、蜡熟初期,植株鲜重刚开始下降,籽粒蜡质状,绿叶数没有明显减少。植株含水量正适宜青贮发酵,因此是青贮质量最好的时期。收获籽粒玉米,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显出该品种籽粒色泽时,玉米即成熟可收获。

3 加强技术宣传

现在,农民普遍存在过度施用化肥,实际上是让土壤高强度地拼命“干活”,土壤很疲劳,时间长了会崩溃。如果在土壤营养比较均衡的前提下,减少20%的化肥施用量,粮食产量只会下降1%~2%,节省下来的成本,比产出的粮食价值还要高,把技术向农民宣传到位,让农民明白其中的道理。组建专业的农技队伍,帮农民精准施肥,保持土壤肥力,事关我国粮食增产的可持续性,这非常重要。化肥的零增长绝不是不用化肥,而在于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研制新型高效产品、改进施用方式,从而提高利用效率,以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粮食“十二连增”之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影响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而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也是降成本和补短板的重要措施之一。

4 化肥施用零增长农民增收的实例

云南省玉溪市,2016年全市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56.28万亩次,总增产19.62万t,总减不合理施肥量7 108.09 t(纯量),总节本增效29 845.2万元,亩均节本增效116.45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测土配方减肥7 108.09 t,总节本增效29 845.2万元。湖南省鹤城区建立覆盖全区主要农作物的配方肥体系,指导农民科学施肥,规范农企合作。2016年,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万亩,全区主要农作物增产4 952 t,共节约化肥施用量365 t (折纯),推广秸秆还田面积9万亩,平均每亩节本增收63.19元,共节本增收1 390.24万元。安徽省2015年全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9 900万亩,推广配方肥130多万t(折纯),减少不合理施肥21万t,实现亩均节本增效74元。这些成功的实例说明,大力推广化肥减量施用技术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李文雯.玉溪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取得实效[N].玉溪日报,2017-01-19(A03).

[2]鹤城区农业局.鹤城区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初见成效 [EB/OL].www.hhnyj.gov.cn,2016-11-17.

[3]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安徽省持续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EB/OL].www.moa.gov.cn,2016-05-18.

猜你喜欢

节本零增长菌剂
No.5 中国提前5年进入人口零增长时代
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外生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及保存研究
新型液体菌剂研制成功
肥药使用零增长的前世今生
我国提前三年实现化肥零增长
豫西旱地小麦农艺农机融合节本增效技术模式
实施棉田测土配方施肥 促进棉花节本增效
“播可润”微生物菌剂在甜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