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观赏鱼的 养殖与疾病防控技术
2017-02-02王丕浩
王丕浩
淡水观赏鱼的 养殖与疾病防控技术
王丕浩
由于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观赏鱼的饲养已经悄然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人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修养身心,陶冶情操。从发展趋势来看,观赏鱼养殖将成为富有活力的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观赏鱼在养殖及疾病防控方面的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推广。本文主要讨论淡水观赏鱼养殖技术以及疾病防控过程遇到的问题。
一、成鱼饲养
将体长3-4cm的幼鱼当年养成成鱼,饲养时间自5月上中旬至11月下旬, 放养量为每平方米80-100尾。
夏季上午7:00-9:00投喂水蚤,一次喂足,中午前后根据鱼的食欲可加喂适量浮萍或少量颗粒饲料,配合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35%,并以动物蛋白为主。每次投喂量以2小时吃完为宜。
养殖期间保持水色稳定。6-9月水色要求嫩绿色,10月水色保持绿色。天气晴朗,每天下午4:00后换水,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3-2/3。每周彻底换水1-2次。夜间用气泵或喷淋水增氧,发生严重浮头时,向池内加双氧水解救。气温超过32℃时,池上架设遮阳网辅助降温。
当个体培育60日龄,体长达到5-6 cm时,进行第3次筛选,即定池筛选,主要剔除夹尾、小尾及眼球大小不一的个体。
二、饵料
第一,要加强饵料投放。鱼苗下塘初期以投喂天然水域内捞获的鲜活鱼虫为主;中期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鱼粉、豆饼、麸皮等)为主;后期适当增加饲料营养,增强鱼的体质。投饵每天4次。投喂应沿池四周每隔2-3m设一个投饲点,以便金鱼等观赏鱼就近摄食。投饵、量要根据鱼的吃食情况而定,一般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左右。第二,要注意水质管理。鱼苗刚下塘时,鱼体小,不宜在深水下活动,池塘水深以50cm为宜。随着鱼体长大,天气转暖,应逐渐加注新水,每次加水5-10cm,盛夏时应将池水加深至1m,使观赏鱼能进入深水层避暑,防止发生烫尾病。入秋后可降低水位,以利提高池水温度,延长观赏鱼生长时间。
目前人造颗粒饲料常见的原料有鱼粉、蚕蛹粉、大麦粉、麸皮、酵母粉、维生素、青饲料等,它们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成各种大小的颗粒饲料。人造颗粒饲料是金鱼的辅助饵料,是天然饵料短缺时的最佳代替品,也是红鲫鱼、锦鲤的主要饵料。
三、疾病防治
观赏鱼鱼病流行季节,应采取防病措施:
1.观赏鱼鱼池和养殖工具消毒。结合清池换水,用强氯精(5mg/L)或KMnO4(20mg/L)溶液泼洒于池壁、池底,消毒20-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备用,网箱、抄网等工具定期用消毒液消毒。
2.捞回的鱼虫需清洗消毒后投喂。
3.结合清池换水,用3%Nacl溶液或20mg/L KMnO4溶液或者CuSO4(5mg/L)+FeSO4(2mg/L)等小水体药浴15-20分钟。
4.鱼病流行季节,在全池泼洒药物消毒的基础上,定期投喂药饵。
鱼病发生后,应及时诊断,对症合理用药,并适时采取隔离、换水、消毒和减少投喂量等措施。
四、观赏鱼病常用药物与使用方法
1.碘: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每百公斤鱼饵中加入2.4g碘,连续投喂4天,可起
到消毒杀菌作用。2.磺胺脒。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第1天按10kg鱼用磺胺脒1g计算,做成药饵投喂,第2-6天药量减半,可防治肠炎。3.磺胺噻唑。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按每10kg鱼用本品1g计算,做成药饵,投喂6天,第2-6天药量减半,对治疗赤皮病、肠炎病有效。注意事项:密闭,在30℃以下保存。
4.呋喃西林。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1)每百公斤鱼用2-4g,做成药饵投喂,每半个月喂一个疗程,每1疗程3天,可防治肠炎;(2)用本品五万分之一的浓度药浴鱼体10分钟,可预防赤皮、烂鳃、肠炎。5.红霉素。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1)每公斤鱼第1天用100mg本品(每克含100万单位),第2-6天每天用50mg制成药饵,喂1周,可治肠炎,(2)将红霉素(每克含100万单位)均匀溶入鱼缸中,使水浓度达到0.07mg/L;次日将红霉素药粉拌入饲
6.土霉素。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1)每公斤饲料中加土霉素400mg,制成药饵连喂6天,可治爱德华氏病;(2)可用25mg/L的本品药液浸洗鱼体半小时,能治
编者特别提醒:上述观赏鱼病害防治用药如呋喃西林、红霉素等虽不受食品动物禁用药物的限制,但用药后的废水一定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以免造成食用鱼药残超标。
(通联:274200,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新汽车站三楼成武县水产局办公室 电话:1339620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