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台湾泥鳅锚头鳋病的实例
2017-02-02覃栋明
覃栋明
治愈台湾泥鳅锚头鳋病的实例
覃栋明
我校饲养于池塘中的台湾泥鳅患了锚头鳋病,本人用3.2%的阿维菌素乳剂0.25mL/m3全池遍洒,成功治愈。现将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基本情况
池塘长38.9m,宽33.2m,平均水深1.46m,台湾泥鳅鱼苗在学校水产养殖基地的多个孵化桶(每个孵化桶容积近1m3)内培育到0.8~1cm放入池塘培育,放养量为40万尾/亩。2016年6月上旬,池塘水温28℃,台湾泥鳅已长至平均全长约5~6cm。
2.诊断
日常饲养管理中,用密筛绢布和铁线做成一个直径约60cm、高10cm的圆柱形可移动食台,在食台上系3根聚乙烯绳,将食台沉到水面下约30cm,每次投喂饲料时,在食台中加入适量饲料,30分钟后,提起食台,观察台湾泥鳅的吃食、生长和健康状况。2016年6月上旬,平均全长约5~6cm的台湾泥鳅,几乎每尾鱼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寄生虫,寄生在口腔四周、鳍条或体表。
病鱼出现如下症状:
(1)病鱼烦躁不安、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身体瘦弱。
(2)寄生虫的头角及部分胸部插入鱼体肌肉,身体大部分露在鱼体外部,且肉眼可见,犹如在鱼体上插入小针。有的寄生虫虫体上布满藻类和固着类原生动物。
(3)寄生处周围组织充血发炎。寄生于口腔四周的寄生虫,引起口腔不能关闭,因而不能摄食。
根据以上症状,目检确诊台湾泥鳅患了锚头鳋病。
3.治疗
2016年6月8日上午10∶30,雨后,池塘水温28℃,决定用3.2%的阿维菌素乳剂0.25mL/m3杀灭锚头鳋,准确计算并量取药物,用较多的池塘水在船舱中稀释药物,一人在塘中划船,一人全池遍洒稀释后的药液,遍洒完药液后,马上开动增氧机,6天后,病鱼身上的锚头鳋全部脱落,成功治愈台湾泥鳅锚头鳋病。
二、结果与小结
1.本次试验,池塘中饲养的台湾泥鳅患了锚头鳋病,用3.2%的阿维菌素乳剂0.25mL/m3全池遍洒,能有效杀灭锚头鳋,治疗效果佳。
2.据文献记载全国都有锚头鳋病流行,尤以两广和福建最为严重,寄生率高,寄生强度大,流行季节长。
锚头鳋在12~33℃均可繁殖,故该病主要流行于春末、夏季和初秋;对各年龄鱼均可危害,尤以鱼种受害最大,小鱼种仅有10多个虫体寄生,身体即可能失去平衡,发育严重受滞,甚至出现鱼体弯曲、畸形等症状,寄生数量再多可引起死亡;对2龄以上的鱼虽不引起大量死亡,但影响鱼体生长、繁殖及商品价值,台湾泥鳅患锚头鳋病与此记载相符。
3.据文献记载锚头鳋的生活史为:卵(卵囊)—无节幼体(4次蜕皮)—桡足幼体(4次蜕皮,交配)—成虫期,锚头鳋成虫可分为童虫、壮虫和老虫三种形态。“童虫”状如细毛,白色,无卵囊;“壮虫”身体透明,可见肠蠕动,常有一对绿色卵囊挂在生殖孔处,用手拨动时虫体可竖起;“老虫”身体混浊不透明,变软,体表常着生许多累枝虫等原生动物,不久即死亡脱落。台湾泥鳅患锚头鳋病与此记载相符。
4.放养台湾泥鳅鱼苗前1个月,该塘已简单清塘消毒并放入50尾500g/尾的鳙鱼。放养台湾泥鳅鱼苗前,没有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放苗时鱼池内敌害生物的数量已很多,导致台湾泥鳅患上锚头鳋病。可见放养鱼苗、鱼种前彻底清塘消毒的重要性。还要检查投放的鳙鱼是否有锚头鳋或其它寄生虫寄生,鳙鱼放养前最好用2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20分钟,以杀灭鳙鱼身上的寄生虫。
5.据文献记载,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患了锚头鳋病,发病池用90%的晶体敌百虫0.3~0.5g/m3全池遍洒,每7~10天遍洒1次,“童虫”阶段,至少需施药3次,“壮虫”阶段施药1~2次,“老虫”阶段可不施药,待虫体脱落后,即可获得免疫力。台湾泥鳅患锚头鳋病,用此法治疗效果如何有待试验。
(通联:530021,广西水产畜牧学校 广西南宁市青山路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