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青蛙人工养殖技术
2017-02-02蒋明健徐凤薛洋张孝君
蒋明健徐 凤薛 洋张孝君
重庆地区青蛙人工养殖技术
蒋明健1徐 凤1薛 洋1张孝君2
重庆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江河纵横,雨量丰富,空气潮湿,特别适合水稻种植;由于稻田、溪沟、河流、水库等水域形成的湿地较多,有利于蛙类等两栖动物的生长;曾经在农村大地普遍存在的青蛙由于人类过度捕捞、保护不力和生存环境的恶化,已出现令人担忧的绝迹现象,在当地农业政策的引领下,水产专家和水产养殖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成功总结出了青蛙人工繁殖和驯养技术,该技术将促进蛙类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一、蛙类养殖基本情况
近年来,由于蛙类人工养殖技术的突破,重庆地区适合青蛙养殖的稻田等水域极多,人工养殖发展迅猛,目前养殖青蛙塘口价格在30~50元/kg。2016年,重庆市养蛙产量2000吨左右,其中铜梁区700吨,江津区400吨,巴南区350吨,合川区200吨,武隆县150吨,石柱区100吨,秀山100吨,其他区县养殖相对较小或者暂时没有蛙类养殖。随着蛙类驯养技术逐渐成熟,青蛙养殖呈快速上升趋势,由于重庆蛙类养殖起步较晚,发展空间巨大,现平均亩产1000kg左右,最高亩产2000kg以上,亩均纯收益10000元以上,综合效益突出。
二、主要模式及创新点
(一)养殖基本模式
重庆青蛙养殖主要是以取得虎纹蛙《重庆市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重庆市陆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经营许可证》的专业养殖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形式。养殖模式主要采用稻蛙、菜蛙、草蛙等模式,蛙池内栽种水稻或蔬菜等,蛙能吃害虫,产生的粪便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肥,实现水稻和蔬菜种植绿色、环保、无污染,保证了稻、菜长势良好的同时,大密度的虎纹蛙养殖能确保当年应有的收成。规模化专业养蛙场年产商品蛙1500kg/亩以上,有机大米100kg/亩以上,纯收入20000 元/亩以上;稻蛙养殖年产水稻400kg/亩左右,商品蛙100kg/亩以上,纯收入2000 元/亩以上,综合效益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减少了良田的撂荒发生。
(二)技术创新点
自2006年以来,经过试验、摸索、总结和提炼出了适合重庆地区虎纹蛙人工繁殖驯养技术,包括虎纹蛙常见病症(红头病、水泡病、脑膜炎等)的预防方法、蛙池的动态管理法、优化幼蛙饲料、诱食驯化措施等;由于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掌握,使得虎纹蛙人工孵化繁殖养殖的成活率达到80%以上,成品蛙在品质保证的前提下最高突破2000kg/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武隆区火炉镇吉弘青蛙养殖场,经过七代以上种蛙的驯养繁殖,幼蛙不再诱食驯化就可以直接吃饲料,吃饲的习性已进化到了物种的遗传基因,同时蝌蚪和幼蛙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强;另外该养殖场总结出的蛙病中草药预防措施非常有效,养殖出的商品蛙产量高,个体大,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动力强;经解剖、检测,与野外青蛙对比除肠胃略小外,肝、胆、脾、肾正常,性腺发育良好,无药残,无对人体有害的寄生虫。青蛙的人工养殖解决了一年四季都有鲜活的青蛙上市,现在青蛙的销售正在与电商合作,走向体验店+配送的新模式,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力争创造出更大的综合效益。
三、技术要点
(一)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上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 (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来活动,一般4-7月份进行繁殖。雌蛙一次可产卵1000粒左右,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二)养殖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m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2)m为宜,池深一般1m,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cm。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和防护网。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用网围,一般1~1.2m高。池中水深30~60cm,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池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三)繁殖技术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种蛙池以每平米20对雌雄蛙为宜,选种蛙以颜色鲜艳、个体较大、弹跳力较强、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g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较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产卵管理: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种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m2的产卵池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cm,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没有条件的也可以简化建孵化池,池中铺设薄膜保温,水深10~20cm,池中可放入少量的浮藻类植物,便于固定和分离蛙卵。
(四)饲养管理
1.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天。第5天后,改用鱼粉、豆浆、麦麸、米糠、豆腐渣、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配合饲料,每天投放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洒喂食。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促其生长。
蝌蚪的管理:水域面积应较大,水深50~60cm,水草不易过多;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2.幼蛙的饲养管理
强化驯养:幼蛙期是幼蛙驯化的最佳时机,应采取必要措施迫使幼蛙上岸进食,如适当减少水域面积,保持水深40~50cm为宜,除尽池中水草及岸边杂草。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幼蛙,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m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cm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湿润的高蛋白质小颗粒饲料较佳,增加适口性,避免吃食后吐出),以后逐日加大比例, 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可以用专用振动棒“死饵”活化诱食,最后过渡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即可。体重5g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g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3.成蛙的饲养管理
中蛙及成蛙时期,水深20~30cm,中蛙后期受日照强度影响,池中可放入遮阴类浮藻类植物,供蛙遮阴保持青蛙皮肤湿润。幼蛙转入中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籽饼 (粉状)60%、米糠 (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 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g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 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5~2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喂食时间以中午或下午为宜,每日喂食应均衡投放饵料,投放方式以泼洒为宜,每日可观察成蛙的上食台时间及数量,动态调整投放饵料的时间及数量。
(五)病虫害防治
1.蛙池每周消毒2~3次,药物可选择安全有效常用类氯制剂杀菌消毒药物。
2.实时处理蛙池中青蛙尸体,并做适当掩埋等无害化处理,防治对蛙池的污染。
3.实时观察蛙池水体情况,保持池中产氧类水生植物,及时处理腐烂的水生植物。
青蛙人工养殖是水产养殖品种的必要补充,是发展水产名、特、优、土著品种中重要的一环,目前青蛙养殖与鱼类养殖比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对环境要求不高,能提高稻田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特别适合利用高山有地下泉水的峡谷、溪沟、盆地、荒山、荒坡、闲置水域等养殖,因为水质条件好,水温恒定,冬暖夏凉,春季繁殖时间提前,成活率高,幼蛙供种早,产量高,正好弥补了山区水产养殖的薄弱环节,是山区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通联:400020,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电话:1862300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