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北京密云地区制种技术

2017-02-02王荣焕王元东赵久然徐田军陈传永刘新香崔铁英

中国种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密云农科父本

王荣焕王元东赵久然徐田军陈传永刘新香崔铁英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7;2北京龙耘种业有限公司,101500)

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北京密云地区制种技术

王荣焕1王元东1赵久然1徐田军1陈传永1刘新香1崔铁英2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7;2北京龙耘种业有限公司,101500)

京农科728具有早熟优质、抗旱节水、耐密抗倒、高产稳产、适宜机收子粒和全程机械化等突出优势。2012年以来相继通过国家、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审(认)定,近年种植面积呈强劲上升势头。为加快京农科728在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生产提供高质量种子,并充分利用北京密云地区传统规模化玉米制种基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根据京农科728亲本特征特性并经多年试验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以“反交制种、地膜覆盖、父本分期播种、节水灌溉”为核心的适宜北京密云地区的京农科728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玉米;京农科728;制种技术

京农科728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以京MC01为母本、京2416为父本选育的玉米品种,具有早熟优质、抗旱节水、耐密抗倒、高产稳产、适宜机收子粒和全程机械化等突出优势[1-2],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12003)、2014年通过北京市审定(京审玉2014007)、2016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认定(蒙认玉2016001)和黑龙江省审定(黑审玉2016017)。被农业部推荐为玉米主导品种,被北京市列为更新换代新品种和高产创建主导品种,并被列为京津冀一体化主推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由北京龙耘种业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开发,通过实施科企合作实现了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加快了京农科728的大面积推广应用,2014年推广面积2.67万hm2(40万亩),2015年达到近13.33万hm2(200万亩),2016年迅速增至近33.33万hm2(500万亩),且上升势头强劲,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为生产提供高质量种子是实现玉米品种大面积推广的关键。北京密云冯家裕镇番字牌地区地处深山,自然隔离条件好,降雨和积温条件适宜,是理想的玉米制种基地。当地发展玉米制种产业有30多年历史,是目前北京仅存的规模化玉米制种基地,约333.33hm2(5000亩)。位于北京密云的北京龙耘种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当地区位优势,组织番字牌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开展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制种和加工。但当地玉米制种面临干旱缺水、水源不能保证、露地种植等突出问题,甘肃地区的制种技术在密云不适用。根据北京市节水农业发展需求、番字牌地区的自然气候特点及京农科728父母本特征特性,并经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探索,提出了以“反交制种、地膜覆盖、父本分期播种、节水灌溉”为核心的适宜北京密云地区的京农科728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1 亲本选育及特点

1.1 母本自交系MC01 以国外杂交种X1132x为选系基础材料,按照“高大严”选系方法(即高密度、大群体、严选择),变换多个不同地点,经配合力测定等在S4优良穗行中选择优良植株利用DH育种技术诱导和加倍,再经扩繁和多点鉴定及严格筛选,获得了DH纯系京MC01,具有一般配合力高,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毒病和穗粒腐病,综合抗性好等特点。株型紧凑,株高198cm,穗位高65cm;果穗长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8cm,穗粗4.5cm,穗行数14行;子粒半硬粒型、黄色。

1.2 父本自交系京2416 由京24与5237杂交组成的基础材料选系,按照“高大严”选系技术,变换不同生态区,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矮花叶病毒病等。株型紧凑,株高160cm,穗位高75cm;雄穗分支3~5个,花粉量大;果穗锥型,穗轴白色;穗长16cm,穗粗4.8cm,穗行数12行;子粒硬粒型、黄色。

2 适宜北京密云地区的制种技术

2.1 父、母本 在正常情况下,和甘肃大面积制种基地均采取以MC01为母本、京2416为父本进行杂交种生产。但根据密云冯家峪镇番字牌地区制种基地的气候、土壤特点、生产习惯和节水需求,建议采取反交制种,即以京2614为母本(抗旱性更强)、MC01为父本。

2.2 选地与隔离 在密云选择热量充足、无霜期大于150d、土壤条件为沙壤土或壤土的区域进行生产;选择地力(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利用密云得天独厚的自然隔离条件(山、树木、村庄等),并依照国家玉米杂交种制种规程,将时间、空间以及人为设置障碍物等自然条件合理结合运用,杜绝外源花粉对制种区的影响。

2.3 播期与密度 5cm地温稳定通过10℃时播种。母本一次性播种完成,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开始播种。根据自然降雨情况,也可推迟到5月中旬进行适墒播种。地膜覆盖种植可根据墒情提早播期,或等雨晚播种,需要加快生育进程时,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进行制种。母本行距50cm、株距23cm,每667m2种植密度5800株,保苗成株4600株;父本株距23cm,种植密度(行比兼满天星)1700株,保苗成株1200株。

父母本按行比1∶5兼父本满天星种植。播5行母本,紧接着播1行父本,依次播种。在母本的第2或第3行中间适当加大行距(留60cm),用于第2期满天星方式种植父本。母本一次性播种、父本分2期播种。第1期父本与母本同期播,第2期父本当50%母本在土壤中膨胀刚要顶芽(大约母本播种后5~6d)时,在留下的第2行或第3行中间播(满天星按50cm点播或穴播)。

2.4 去杂及去雄 出苗后至抽雄前,分3次去杂。第1次:结合定苗,根据幼苗的长相、长势、叶色、叶型等,先去掉肥、大、弱和可疑苗,父本定苗要掌握留大、中、小苗或50%双苗,以便延长花期。第2次:在拔节后,根据叶色、叶型、株高、株型及叶片宽窄等,去掉优势株、异形株等杂株,保留性状一致的典型株。第3次:在抽雄前,根据株高、株型、叶缘、叶型、叶片宽窄进行。因父本杂株对种子纯度影响很大,父本一旦散粉,损失无法挽回。因此,在散粉前必须根据父本的雄穗形状、分枝多少、护颖颜色等严格去杂。

另外,种子脱粒前要进行穗选,根据穗型、轴色、粒型、粒色等进行最后一次去杂。田间杂株率母本不超2‰、父本不超1‰。注意京农科728在大喇叭口期一般株高1.1~1.3m,对小株判断比较准确,结合去杂去除小苗对提高种子质量有较大好处。

去雄分3个时期进行,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密云地区的玉米制种田大多为梯田,虽然播种集中,但母本长势不整齐一致,抽雄持续时期较长,3个时期要30d左右全面结束。

另外,抽雄结束后去除3类苗(弱、病、小未结雌穗苗)很重要,3类苗雄穗抽出较晚,不易管理,但花粉生命力强很易自交,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及时去除3类苗并带出田间掩埋也是保证制种质量的重要环节。

2.5 田间管理 整地时,每667m2施复合肥或玉米专用肥25kg作底肥;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处理;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母本定苗时去除病苗、弱苗和畸形苗,留生长均匀一致的健壮苗。拔节期追肥,追施尿素40kg。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确保制种田关键生育时期不受旱。

2.6 割除父本 父本散粉结束后,割掉父本是保证质量、增产和提高种子商品性的有效途径。要及时割除父本,并清出田间。

2.7 收获加工 10月5日前采收,及时收获晾晒,严防冻害,及时脱水降至安全水分。水分未达标准时进行烘干,直至达到国家标准。然后进行加工、包装、成品。

3 在北京密云地区的制种表现

近年来,北京龙耘种业有限公司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为技术支撑,采取“科研+公司+农户”方式在密云冯家裕镇番字牌地区组织开展了京农科728规模化制种,并从整地、施肥、播种、去杂、管理、收获等环节进行全程技术指导服务。通过采取配套高产高效高质制种技术,番字牌地区京农科728制种基地普通示范区平均制种产量每667m2可达350kg、核心制种示范区则高达400kg,带动了整个基地实现高质量制种。且制种质量稳步提高,精选后种子纯度不低于99.7%、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95%、水分不高于13%,达到了单粒精播质量标准。

2015-2016年该基地333.33hm2(5000亩)京农科728制种田产种量为175万kg(按每667m2产350kg保守计算),子种7.4元/kg,总产值1295万元;比种普通玉米(600kg,1.6元/kg)增收815万元,产值增加1倍以上。所生产的京农科728种子在满足当地用种的前提下,还辐射到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为加快京农科728在京津冀及东华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及推动北京节水农业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段民孝,赵久然,李云伏,等.高产早熟耐密抗倒伏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的选育与配套技术研究[J].农学学报,2015,5(2):10-14

[2] 王元东,张华生,段民孝,等.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J].中国种业,2014(10):68-69

2016-12-16)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151100001015014)

赵久然

猜你喜欢

密云农科父本
密云区总工会 为抗疫一线职工送去“娘家人”的关爱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密云区部分古树健康评价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扮靓密云的山山水水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培养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