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蚕种保护
2017-02-02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赵晓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赵晓
浅析蚕种保护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赵晓
一、春制越年种的保护
(一)产卵初期保护
产卵后7~10 d,蚕卵产下后到形成胚子,经过一系列发育变化,约需7 d才能达到该品种的固有色。蚕卵初期的保护温湿度,以温度24℃、湿度75%~80%为标准,避免接触27 ℃以上高温。从胚子形态和生理角度来看,此时正值前滞育期。从卵外表看,卵色不断变化,即淡黄色-淡赤豆色-固有色。从生理上说,逐步进入滞育期。
蚕卵产下2~3 s,精子才进入蚕卵。蚕卵产下5 min后进行第1次成熟分裂,60~80 min进行第2次成熟分裂,真正受精,即雄核、雌核的融合是在产卵后2 h,受精核不断分裂、增殖、形成胚胎胚子。这段时间卵内发育迅速,呼吸旺盛,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弱。因此,必须注意防止蚕种堆积、挤压、避免激烈震动摩擦,以及各种气味刺激,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其温度以25 ℃、湿度以75%~80%为宜。这一阶段任何不良的外界条件都会直接造成不受精卵、死卵增加,降低孵化率。
产生越年卵特征的界限是在产卵后24 h,到了不倒翁胚子,越年卵的特征就更加明显。产下的受精卵在24~25 ℃下保护,能加深蚕卵的滞育。产卵初期以较低温度保护,有利于越年性的巩固。对于较易产生不越年卵的品种,可在产卵后12 h内,用15~20 ℃温度保护5 d,可减少不越年卵。
蚕卵达到固有色后结合挂种,及时用排笔掸扫卵面污物,以免卵面发霉。蚕种悬挂应距地面1 m以上,挂种架离墙至少0.5 m以上,在没有走廊的保种室,蚕种架要离墙1 m,以利通风换气。平框种卵面间宜有1.7 cm距离,散卵布间距离 3.3~5.0 cm,悬挂的蚕种要适当固定,以免卵面间发生摩擦,造成落卵。不同的品种、批次,要分别放置,做好标记,防止混乱。
(二)夏秋期的保护
6月中旬至9月上旬,该期正是高温多湿或高温干燥时期,一般在自然温度下保护,温度以25 ℃为宜,24~27 ℃为范围。25 ℃是完成滞育的最适温度,在一定范围内,25 ℃保护时间越长,滞育性越巩固,解除滞育就越慢,将来冷藏过程中的耐冷藏能力也越大。如果温度过高,接触时间过长,卵内养分消耗过多,严重的导致发生死卵,因此要尽量避免30 ℃以上高温,绝对防止接触32 ℃的高温。
7—8月天气酷热,必须降低蚕种室的温度,可采取室外搭凉棚,室内开放电扇,日中在屋顶和凉棚中喷井水,拖地板或放置冰块等措施降温,同时要注意排湿。白天紧关门窗,外挂棉帘,夜间外温下降后,开窗换气,保持目的温度。
(三)秋冬期保护
9月下旬至11月底,蚕种在25℃完成滞育后,要逐步降低温度,9月中旬至10月以20 ℃左右保护为宜,一般来说,这个温度即对蚕卵生理无害,又不会促进蚕卵解除滞育。滞育卵活性化内的有效温度降为 0~15 ℃,而以 5~7 ℃最有效。进入11月保护温度降到17~18 ℃,进而降到15 ℃左右,而11月下旬以自然温度保护。
11月冷暖交替,蚕种在接触一段低温后,不宜再接触较高温度,这是晚秋初冬的蚕种保护原则。因为蚕卵接触17.5 ℃以下有相当一段时间时,部分蚕卵已开始解除滞育,如再遇较高温度,这部分蚕卵胚子就可能开始发育,而未解除滞育的蚕卵还不能充分解除滞育,从而使一批蚕种胚子发育开差不一,以后必然造成孵化率降低。对于易解除滞育的品种,更要注意切勿过早接触较低温度。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应以18~20 ℃保护直至浴种前几天才逐步降至室外温度,否则解除滞育过早,因不耐冷藏而成为死卵。
(四)越冬期保护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气温降到水温以下,即水温在10 ℃以下时,即可进行蚕种洗落。在洗落整理过程中,由于摩擦振动等物理刺激,会加速解除滞育的进程,其效果相当于5 ℃冷藏20 d的作用。
浴种后,应及时采用5 ℃越冬保护,促使胚子充分解除滞育,达到活性化的目的。在解除滞育的作用方面,7.5 ℃和5 ℃基本接近,但在7.5 ℃以上较高的温度中,早解除滞育的部分蚕卵可以开始发育,迟解除滞育的部分蚕卵解除滞育的进程还有所减慢,这样必然会拉大蚕卵胚子之间的发育开差。5 ℃在促使缩小蚕卵发育开差上比7.5 ℃要好,因5 ℃具有双重作用,它既可以促进迟解除滞育的蚕卵进一步解除滞育,同时对已解除滞育的部分蚕卵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蚕卵在 5 ℃中保护 50~60 d,基本上都解除了滞育,为抑制其发育减少消耗,这时应转入更低温度冷藏。对完全活性化的蚕种,0 ℃比2.5 ℃要好,因0 ℃对活性化胚子发育有着比2.5 ℃更有效的抑制作用,而且有效冷藏时间也较长。但在5 ℃低温保护中,不是所有蚕卵都齐一的活性化了,转入更低温度2.5 ℃冷藏,尚可在冷藏中补充活性化,也就是说在补充活性化上,2.5 ℃比 0 ℃强。2.5 ℃冷藏期限为60 d,如果冷藏60 d,一般在40天后改为0 ℃冷藏。
二、秋制越年种的保护
秋制越年种的保护是人工越夏,秋制种产卵后人为地给予一定时间的夏期高温保护的过程。秋制种在呈现固有色后,用温度25 ℃、湿度75%~80%保护一定时间,一般早秋制种保护30 d,中晚秋制种保护15~20 d,然后隔 2 d降低 1 ℃或每天降低0.5 ℃,一直降至与自然温度相同,就与春制越年种相同保护。
秋制种人工越夏日数的长短与冬季浴消的不受精卵淘汰效果有密切的关系,25 ℃高温保护20 d不易剔除不受精卵,达不到质量标准;高温保护25 d有利于盐比分离剔除不受精卵,能达到质量标准;高温保护30 d盐比分离剔除不受精卵效果更好。对于中晚秋制种的蚕种高温保护天数应在25~30 d,有利于淘汰不受精卵。
蚕种质量不仅取决于饲育期的气象条件和饲育制种技术,而且与蚕种保护阶段的温湿度和技术处理紧密相关。
蚕种保护主要是指春用种的保护,其实质就是对蚕卵越年性的管理,其要领就是根据蚕卵不同时期的生理特征,给予合理的环境条件保护,从而使蚕种滞育期和解除滞育及其耐冷藏时间相协调,并使各卵粒之间的滞育及解除滞育活性比较一致,最后达到孵化整齐,蚁体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