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鱼虾混养新模式
2017-02-02广东省徐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黄钦忠黄邦双文图
■ 广东省徐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黄钦忠 黄邦双/文图
多种鱼虾混养新模式
■ 广东省徐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黄钦忠 黄邦双/文图
目前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是南美白对虾。我们通过多年的对虾养殖研究工作,对不同的养殖模式进行试验分析,提出多种鱼与对虾混养,主养品种对虾,养殖过程少换水或不换水、一年一造的养殖模式,养殖三年,每年获得好效益。
1.放苗前准备
1.1 池塘结构
对虾养殖池1#号池8亩、2#号池10亩都为长方形钝角南北向,水深2m,铺黑色地膜。每亩配备1马力/台的车轮式增氧机一台。自然纳水及抽水相配合。进水用60目滤网过滤海水后进入虾塘。
1.2 清塘与肥水
在上造收获后,将池水排到最低水位并且用高压水泵将池底冲洗干净,晒池到3、4月。虾池消毒通常在放苗前二个星期,虾池注水以刚好浸没整个池底为宜,施放30ppm的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剂,以杀灭残留在池底的病原生物和甲壳类等有害生物。第二天用20ppm的茶麸杀灭水生红血生物。第三天再加注经沙滤的海水1m,然后用0.3~0.4ppm的溴氯海因或其它消毒剂进行全池水体消毒,同时启动增氧机。
经消毒的池水会变得更清澈,静置3~4天后,消毒药物的药效逐渐消失,待池水呈现轻微黄绿色后,即可投放培育单细胞藻类的专用肥料培养对虾开口食料生物。虾苗放养前的基础饵料生物的培养是对虾养殖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基础饵料生物培养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放养虾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基础饵料生物通常是指浮游的单细胞藻类、底生藻类、轮虫、桡足类以及一些小型的底栖动物,对对虾苗来说,生物饵料的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是人工饵料所无法比拟的。虾苗放养初期若水色培育得好,池塘中饵科生物丰富,则虾苗生长快,成活率高,且个体生长均匀;否则相反。
施肥遵循少量多次原则,一般第一次施放肥量为1~1.5kg/亩,1~2天后根据水色的浓淡再酌情追加,培池7天后虾池水色呈为黄绿、茶色、茶褐色等水色,透明度40~50cm时即可放苗。
2.虾、鱼苗放养
2.1 虾苗选择与放养
优质的虾苗是提高成活率和提高产量的重要保证。虾苗选用经业务部门核准具备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信誉高、信得过的生产场;虾苗要求品种纯正、规格整齐(其体重差异在10%以内)、体质健壮、无病或无特定病毒虾苗。肉眼观察,健康虾苗群体发育整齐,肌肉饱满透明,附肢中色素正常,胃肠充满食物,游动能力强,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无外部寄生生物及附着污物。虾苗规格1cm左右。
虾苗放养选择在晴天上午或傍晚,忌在中午太阳直晒或雨天水质混浊时放苗。放养要求育苗池和养殖池的水温差不超过2℃,盐度不超3‰,且放苗前必须试水。放苗密度为4万/亩。
2.2 鱼苗选择与放养
2.2.1 鱼苗选择
鱼苗靠自然海区捕获。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表无明显损伤、出血或充血及寄生虫,无畸形,体色亮泽,游动活泼迅速,逆水性强的鱼苗。
2.2.2 鯻鱼苗
鯻鱼为暖水性小型底栖鱼类,可进入河口生活,昼夜垂直移动明显,摄食虾、蟹和小鱼。为习见经济鱼类。在鱼虾混养中可直接捕食发病虾及死虾,从而切断对虾病源的传播。
待虾苗放养20天,在对虾已适应池塘环境且活动较灵活时,再每亩投放300尾全长为2~2.5cm的鯻鱼苗。
2.2.3 篮子鱼
暖水性近岸小型至中大型鱼类。幼鱼大都成群栖息于枝状珊瑚丛中,以死珊瑚枝上的藻类为食,有的则待在混浊的红树林区或河口区成长。成鱼则成群洄游于珊瑚礁区,有的则生活于混浊的河口或港口区。由于其食性杂,可摄食网箱及池塘中藻类和附着物,在鱼虾混养殖中具有清洁水体、优化水环境的功能且经济价值高。
待虾苗放养25天后每亩投放350尾全长为3cm左右的篮子鱼苗。
3.饲养管理
3.1 日常管理
根据对虾的生长、摄食、游动等生命活动情况,以及天气、潮汐、水温和水质等养殖环境与条件变化情况,定期进行水质观测和检测记录对虾的体长、体重的变化等,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有效管养措施,使养殖对虾能健康正常生长并努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根据各种情况决定开动增氧机与否,并根据周围其他虾池对虾发病与否、水质和潮汐变化决定是否换水。一般放苗后一个月慢慢加满池水。
3.2 饵料投喂
虾苗进塘后第二天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对虾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选择不同型号的饲料,一般随着对虾生长从0号料逐步提高到1号、2号、3号。投喂次数为投苗后一周内日投喂1次,投料时间为下午5∶30时,后增加到日投喂2次,分上、下午投喂,投苗15~20天后慢慢增加到日投喂4次,投喂时间分别为6时、11时、17时、22时。冬季有寒潮影响或水温低时投1~2次,日投喂量根据对虾体重适当增加,一般养殖前期为对虾体重的5.5%~11%,中后期为3.3%~5.5%。投饵量根据水温、天气情况、水质肥瘦、周围其他虾池是否发病、对虾摄食等情况掌握。在水温低、刮风下雨、水质肥、周围其他虾池对虾发病时尽量少投料、甚至不投料,以保证池水水质的稳定。
投料方法采用四周遍洒的方式;投料量的控制:以在投料后60~90分钟摄食完为准,并且在下半夜溶解氧低时不投料。
3.3 巡塘观测
巡塘是对虾养殖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巡塘,观察对虾的摄食、活动情况和池塘水质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可随时了解堤坝是否安全,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便能立即采取应急补救措施,并做好生产记录。
3.4 病害防治
多种鱼与对虾混养虽能减少对虾发病率,但不能说对虾绝不发病,所以在鱼虾混养中也要坚持“以防为主”。
对虾生活在养殖水体的底部,人们通常很难观察到它们的活动和摄食,一旦发病,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患病个体大部分失去食欲,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很难奏效。特别是目前对养虾业危害最大的白斑综合症,病情出现多呈暴发性,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治疗此病的特效药物。因此,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必须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通过消除传染源,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对虾自身免疫力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确保对虾养殖的高产稳产。
通常是通过控制投料量及根据水质情况,投用光合细菌来稳定水质,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如果发现有病虾应立即增放体长为4~5cm大个体鯻鱼以捕食带病对虾从而彻断病源。
3.5 收获及结果
每年只养殖一造,一般在每年4~5月放苗,每造经3~4个月的养殖收获。2016年,1#池养殖95天收获对虾5000公斤,鱼1500公斤;2#池养殖106天收获对虾5800公斤,鱼2000公斤,对虾出售价格为48元/公斤,鱼出售价为24元/公斤,总收入58多万元。获利35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