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雀鱼的规模化养殖及繁育技术

2017-02-02刘进军

河南水产 2017年2期
关键词:雄鱼观赏鱼仔鱼

刘进军

(许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许昌461000)

孔雀鱼的规模化养殖及繁育技术

刘进军

(许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许昌461000)

孔雀鱼因其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深受观赏鱼饲养族的青睐。本文介绍了孔雀鱼规模化养殖所需的设施条件和水质条件、人工繁育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及常见病防治,供广大观赏鱼爱好者参考。

养殖;繁殖;技术;孔雀鱼

孔雀鱼别名彩虹鱼、百万鱼、库比鱼,原产于南美州的圭亚那、委内瑞拉、西印度群岛等的江河流域,隶属于鳉形目、花鳉鱼科的小型热带观赏鱼。在众多的观赏鱼品种中,孔雀鱼是热带观赏鱼中最常见、又颇具观赏价值的品种之一,具有品种多、繁殖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等优势,非常适合进行规模化养殖。但孔雀鱼寿命较短,对水质等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是一种不容易养殖的鱼类。现将孔雀鱼养殖技术及繁育要点介绍如下:

1 养殖场地的设施和工具

1.1 水源

为经过晾晒或沉淀的井水或自来水,一般使用深井水。深井水洁净,无寄生虫或病原体,但温度低、溶氧量少,必须经过晾晒或沉淀后才能引用。水温应稳定在22~26℃,水质为弱碱性,pH值在7~8.3之间。因孔雀鱼对药品和氯气的反应很剧烈,水中的残留氯是造成孔雀鱼大量死亡的罪魁祸首,所以养孔雀鱼的自来水要经过充分的晾晒。

1.2 光照

光照对于孔雀鱼的养殖较为重要,在黑暗中的孔雀鱼不接受饵料,孔雀鱼的色泽也会比较暗淡,而在有光线的情况下,会增加抢食速度,减少残饵过多污染水质的机会,孔雀鱼的色泽也会比较亮丽。有条件最好设置在室内比较明亮的地方,既可以弥补光纤不足,又节约了电费开支。

1.3 场地规划

1.3.1 保温设备

孔雀鱼属于热带鱼,适宜20~30℃的温度范围。在北方地区进行热带鱼的常年养殖,一般采取建塑料大棚和配备锅炉房的形式,保证越冬的水温条件,锅炉的吨位根据供暖面积而定。

1.3.2 晾水池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水先晾水”,说明了晾水的重要性。晾水池一般建在养殖场靠近出口的锅炉房附近,以便升温,其面积视养殖场的规模而定,以能保证养殖池换水为宜。

1.3.3 饵料处理池

孔雀鱼属于杂食性、偏动物食性鱼类,为保证其色泽艳丽、健康、快速地生长,必须投喂充足的动物性饵料,规模化养殖可以结合投喂配合饲料。常规养殖投喂营养丰富的红线虫,红线虫一般从野外自然水域捞取,必须先放到饵料处理池中,吐净泥沙消毒后方可投喂,否则就会带来鱼病隐患。

1.3.4 仔鱼培育池

初生仔鱼口径小、消化能力差,此阶段又是决定其成活率的关键,一般选择投喂脱壳卵或孵化24h以后的丰年虫。仔鱼培育池面积和水深不宜过大,面积以长3 m×宽2 m、水深20~30 cm较为适宜。为保证溶氧和水温,必须同时配备充氧和加温设施。

1.3.5 亲鱼繁殖池

因为孔雀鱼属于小型观赏鱼,为保持养殖池规格一致,亲鱼繁殖池面积和水深与仔鱼培育池基本一致,可以相互通用。但亲鱼繁殖池要求有亲鱼和仔鱼的隔离设施,以便出生后的仔鱼不被成鱼吞食。

1.4 常用工具

1.4.1 塑料管或胶皮管

塑料管或胶皮管在换水时用于进排水,还可用于吸除池底的残饵、粪便及代谢物。进水时可以直接打开进水阀,引入蓄水池中的养殖用水;排水时,为避免孔雀鱼被一同吸出,一般在进水口插上带小孔的漏斗样塑料头,采用虹吸法吸除池底的残饵、粪便及代谢物。

1.4.2 捞鱼网

每个养殖池必须配备一个专用捞鱼网,用于清洁鱼池、捞出病鱼和选鱼等使用。捞鱼网必须专池专用,避免鱼病的传播和蔓延。

1.4.3 其他工具

如拦鱼网、小网箱、脸盆、水桶、刷子、温度计等。

2 孔雀鱼规模化养殖的品种及选择

孔雀鱼雌鱼体长可达6 cm以上,背鳍正常,尾鳍长约占体长的1/2;雄鱼体形修长,体长3~5 cm,背鳍长而飘逸,尾鳍长可占体长的2/3左右,尾鳍张开似孔雀开屏,故名孔雀鱼。目前对孔雀鱼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有的以色泽命名,有的以尾鳍命名,名称叫法比较混乱,比较常见的孔雀鱼分为以下几种:单色组、缎带组、礼服组、燕尾组、马赛克、蛇纹组、特殊尾形组。

3 孔雀鱼的繁殖技术

3.1 亲鱼的选择和培育

选择亲鱼一般从幼鱼开始。挑选色彩艳丽(如豹纹)或纯净(如礼服)的,各鳍长大而舒展,尾鳍厚实不易撕裂,花纹相间而不乱,健康不易生病的鱼。孔雀鱼的平均寿命仅2~3年,选择繁殖力最好的几个月用于繁殖使用。雌鱼个体大、脊背有些弓起时,已接近老年,不再适合做亲鱼,应该及早处理。同一个品种在同一个池中养殖,才能繁殖出品质纯正的仔鱼,避免不同品种放在同一个池塘中,发生种间杂交。一般选择符合亲本性征的成熟亲鱼,最好选择来自同一池塘的雄鱼,与其他池塘同一品种的雄鱼(避免近亲繁殖,引起种质退化)交换后,雌鱼多于雄鱼放在一起养殖,雌雄比例接近于3:1。

3.2 雌雄鉴别

一般以肛鳍为主要分辨标志,雄性鱼的肛鳍呈尖条状,雌性鱼的肛鳍呈扇状。在体色和体型上也很容易鉴别,雄性鱼颜色鲜艳,尾鳍宽大,体型瘦长,背鳍长条形,臀鳍部分鳍条演化成长形输精器。雌鱼体型肥大,颜色较暗淡,腹部膨大鼓出,近肛门处有1块明显的黑色胎斑,是临产的征兆。

3.3 亲鱼入箱

把配好组的同一品系的孔雀鱼亲鱼200组放入网箱内,雄鱼200条,雌鱼600条,雌雄比例3:1,然后把曝气头的出气量调到适度范围。

3.4 雌雄交配

发情的雄鱼尾部展开好似“孔雀开屏”,用斑斓的色彩来吸引雌鱼,并追逐雌鱼。交配时雄鱼用交换器前端钩住雌鱼生殖孔,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交配时间每次约1秒钟,但次数较频繁,待其交配后将雄鱼捞出,此鱼可连续生殖数次。

3.5 产仔

当雌鱼腹部膨大鼓出,近肛门处出现一块黑斑是临产的征兆,其颜色越黑表明越接近临产时间,这时可看到雌鱼下腹部仔鱼的容姿和大眼睛。多数雌鱼在傍晚或黎明前完成产仔。产仔时雌鱼的下半身往下,头部拉近水面,有时上下沉浮,或突然冲撞一下,又停止,胸鳍拍动较平常快,尾鳍和腹部会间接性收缩一下,这时尾部稍稍扬起,仔鱼像颗小圆球被弹出。仔鱼通过20目网眼落入池底,这样就把雌鱼和仔鱼分开,避免雌鱼吃掉仔鱼。雌鱼产完仔后捞出转到其他池子饲养,把产仔网箱撤掉,进入仔鱼养殖阶段。池塘中的仔鱼密度达到一定数量后,及时将亲鱼转移到洗刷干净、消毒备用的其他池塘中,继续饲养和繁殖。

4 饲养管理技术

4.1 投喂饵料

刚孵化的丰年虫无节幼体,大小及营养价值非常符合开口仔鱼的需求。从仔鱼出生第二天起,每天投喂2~3次孵化的丰年虫无节幼体。丰年虫无节幼体的孵化数量依据规模而定。孵化方法:取改装的两个5L容量的塑料桶倒置吊起来,轮流用配好的孵化用水 (可以取水池中的水加食盐10~15 g/L)充氧孵化,第一天喂前一天孵化的无节幼体,第二天喂第一天孵化的无节幼体,这样轮流孵化以提供鱼苗摄食所需。食用丰年虫的仔鱼体质健壮,色泽亮丽,抗病力强,生长迅速。随着鱼苗个体和口径的增大,可以逐渐改投红线虫。

4.2 水质管理

出生后的仔鱼个体小,抗病力弱,对水质的适应能力远差于成鱼,尤其是出生后20 d左右的巴西扇和蓝礼服仔鱼,因为水质适应力差,死亡率经常超过60%。所以加强水质管理非常重要,水质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亲鱼繁殖前,对池塘和使用工具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②根据水质情况,定期换入等温清洁的养殖用水。③定期投喂新鲜的活饵并消毒水体,切忌因饵料剩余败坏水质。④仔鱼放养密度适当降低,减少伤亡。

4.3 日常管理

每天巡池,观察和记录孔雀鱼的出生、生长、销售和死亡等情况;注意观察和检测池塘水质;定期消毒池塘和使用过的工具,尽量做到工具专池专用;及时清除死亡和患病个体,对患病鱼池采取适当措施,避免鱼病的暴发和流行;对新购入的红线虫,要有专池接收,并用流水冲洗24 h以上才能投喂。

5 常见疾病防治

5.1 赤皮病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以鱼体两侧及腹部明显。背鳍或所有鳍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鳍条之间组织破坏,若鳍条呈现扫帚状,称为“蛀鳍”,主要是水质变坏、操作不当或被其他鱼咬伤引起。投入适量土霉素或使用亚甲基蓝药水或淡食盐水饲养,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2 细菌性烂鳃病

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明显。病鱼游动缓慢,常离群独游,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镜检鳃丝肿胀,末端黏液增多,严重时鳃盖中央内表皮腐蚀成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可全池泼洒漂白粉1 g/m3或三氯异氰脲酸0.3~0.5 g/m3。

6 小结及建议

6.1 同品种雌雄混养

也就是将同一品种的多尾雌雄孔雀鱼合养在一个池子里,便于它们自由交配繁殖后代。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不要养在一起,以免造成后代品系不纯。

6.2 不同品种雌雄分离饲养

也就是分别将不同品种的雄鱼单独合养在一边,雌鱼单独合养在另一边,在繁殖的时候挑选合宜的雌雄鱼合池。以避免过度交配对亲鱼造成损害,维持后代品系纯正良好。

6.3 保持清新水质

水质过差孔雀鱼色彩暗淡,需要定期换水,保持清新水质,增加水体溶氧。

6.4 控制好水温

孔雀鱼是狭温性鱼类,对水温的要求比较苛刻,对水温的变化特别敏感,因此必须控制好水温。水温超过29℃以上时,孔雀鱼会加快衰老,应兑水调节水温。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and breeding technology of Poecillia reticulate

Liu Jinjun

(Aquaculture Technology Extending Station in Xuchang City,Xuchang 461000,Henan,China)

Poecillia reticulateis favored by feeders of fancy fishes,as they own rich color,various shape and high fertility.The paper introduced conditions of facility and water quality,breeding technology,produc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mmon disease for its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which was helpful for fish amateurs.

aquaculture;breeding;technology;Poecillia reticulate

2017-02-10

刘进军(1964-),男,汉族,水产工程师,在基层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30多年,主要研究方向是名特优新品种引进、技术推广及人工繁育工作。

猜你喜欢

雄鱼观赏鱼仔鱼
浅析影响仔鱼开口摄食的因素
半滑舌鳎基因编辑快速生长雄鱼通过现场验收
浅析我国观赏鱼产业发展及鱼种变化(上)
海洋鱼养殖与旅游观赏的互联性——评《观赏鱼养殖技术》
斗鱼为什么喜欢争斗
齐口裂腹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生长点的确定
观赏鱼喂食须知
虹鳟伪雄鱼与正常二倍体群体血清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有些观赏鱼只能看不能摸
Alice台风对东海鲐鱼鱼卵仔鱼的输运和存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