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猪场疫病防控
2017-02-02万遂如
万遂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吉林 长春 130122)
新常态下的猪场疫病防控
万遂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吉林 长春 130122)
自2016年农业部下发《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以来,全国养猪生产布局和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据农业部调查,2015年以来全国有500万户中小规模散养猪户退出养猪行列,约占全国总养猪场户的10%,直接带来产能下降700万头猪以上。2016年水网地区133个主要生猪生产县禁养区内关闭或搬迁养猪场24 659个,减少生猪存栏282万头。目前养猪生产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向着养猪业与种植业相结合的循环养殖模式转型升级。在当前这种形势下,养猪场的疫病防控工作该如何开展?本文就此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养猪场参考。
1 在新常态下转变防疫观念
1.1 认清当前养猪生产发展的新形势
在新常态下,我国养猪生产面临着资源制约增强、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和发展方式转型等诸多挑战。目前养猪生产正在由分散、小规模饲养、粗放型经营向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转变,加快养猪生产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以促进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过去那种分散于各家各户饲养、低投入、低成本、粗放经营;无技术支撑、滥用兽药与抗生素;违禁使用添加剂与过度依赖疫苗防控疫病的时代已逐步消去。因此,面对当前养猪生产发展新形势与新情况,一定要改变思想观念,创新现代养猪技术和方法,以适应新常态下防控动物疫病工作的开展。
1.2 充分认识防控好猪场疫病的重要性
国家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2016年国家又印发了《“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要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习近平主席指出:“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到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因此,认真做好养猪场的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保障猪只健康生长、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要确保猪只产品的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心身健康。
1.3 建立新的动物疫病防控模式
在防控猪场疫病中一定要坚持“管重于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采取疫病监测、隔离、淘汰、净化及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等技术措施,向“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的防控疫病模式发展。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轻饲养管理,重药物治疗,忽视生物安全,频繁使用疫苗免疫,滥用抗生素与药物添加剂等实施防控疫病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防控猪场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实现生态养殖,最终达到通过防控好猪场的疫病进而保障猪只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目的。
2 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体系的构建
目前规模化养猪场在猪场硬件建设、引入优良种群、饲喂优质全价饲料、科学生产流程管理等方面均已达到一定水平,使猪只的生产性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由于疫病常年不断的发生与饲养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也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制约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养猪场疫病防控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好与坏,应高度重视。规模化养猪场要想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一定要科学的建立疫病防控体系。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方面。现将其要点阐述如下,供参照运用。
2.1 猪场环境控制
2.1.1 猪场选址与布局 按照农业部颁发的《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和要求,结合猪只自身生物学特征、行为学特点、猪的动物福利,科学合理选择猪场场址建筑设计和布局猪场。一般猪场内设计应严格执行生产区、生活区、行政管理区、隔离区、无害化处理区等相互隔离的原则。生产区内人员、物质、药品、饲料、猪群等固定流向和路径,消毒后进入生产区;粪污与病死猪只、污染物等要严格单向流动。生产区应采取三点式饲养管理,即种猪群与哺乳仔猪为一点、保育猪为一点、肥育猪为一点,点与点之间相距应在1 000米以上,各栋猪舍之间距离不应少于25米。猪场四周可设置隔离林与防风林带,猪舍之间的道路两旁应植树种草、绿化环境。这样不仅为猪群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育环境,又便利生产管理,也为猪场疫病防控工作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1.2 猪舍内环境控制 猪舍内部要配备湿帘、风机、暖气以及降温与通风设备等,保证舍内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光照充足、干燥卫生、排水与清理顺畅。一般猪舍内要求温度最好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在50%~75%为宜。要定期检测猪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好饲养密度,保证猪只正常的活动空间,尽可能给猪只提供符合猪生物学特性的舒适的良好生长环境。
2.1.3 环境消毒 猪场消毒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防制疫病在猪场发生与流行,这是防制传染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疫病防控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要高度重视。养猪场实行“全进全出”的隔离饲养制度,猪只全部退出猪舍后,要立即清扫干净,检查并修整好舍内的各种设备与用具,然后用高压冲洗机彻底冲洗地面、料槽、饮水器、猪栏、猪圈、进气口、通道、粪尿沟及各种用具等,干燥后选用优质的消毒剂反复消毒3次(最后1次可更换1种消毒剂),空舍3~5天后可进入新的猪群。猪群进入后,正常生产时,每周带猪消毒1次。猪舍入口、通道及人员、工具等要每天消毒。物品、药品及器械等随时进入随时消毒。饲管人员进入猪舍之前要在淋浴室彻底淋浴后进入更衣室换穿生产区工作服,定向流动进入猪舍的更衣室再更换舍内工作服、鞋、帽等,才可开展工作,不准串舍。生产区内的工作用车(如运送饲料车等)使用前消毒1次,用完后再消毒1次,不直接进入猪舍。外地车辆与人员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猪舍外环境每月大清扫1次,彻底消毒1次,以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有利于防制外界病原体的传播,而引发猪场疫病的发生。
2.1.4 饮水线消毒 饮水系统是许多病原微生物通过饮水经消化道感染而引发疫病的重要来源,养猪场往往不重视饮水系统的消毒。猪舍内的饮水系统应每季度在水箱中加药对饮水系统分区域消毒1次,对消毒的管道浸泡消毒6小时之后再进行冲洗,特别要注意饮水器的消毒与清洗。
2.1.5 及时清除猪舍内粪污 猪舍内的猪粪、尿液及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微生物,猪舍潮湿温暖的环境又为其提供了适宜的繁殖条件,对猪只健康威胁很大。因此,每天及时清除猪舍内的粪尿及污物和污水,以减少猪舍内部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对有效防控猪场疫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猪舍内要常年保持干燥、清洁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的粪污与污水,常通风换气,除去空气中的尘埃,少用水冲洗圈栏与地面,以减少猪只接触到的有害微生物数量。猪场的粪污可按2014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集中处理,建沼气池发电,有机肥料厂生产有机肥等,最终达到资源化利用。
2.2 猪的饲料
饲料是猪只生长的物质基础,其费用占养殖总成本的60%~70%。猪的营养是科学配制猪饲料的基础,根据“理想蛋白质模式”合理调配氨基酸平衡饲粮,对饲料进行膨化或颗粒化加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可减少粪便干物质和氮的排放量。养猪场要严禁在猪饲粮中添加抗生素与违禁添加剂,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要大力提倡使用生物饲料,因为生物饲料是采用生物发酵法或化学合成法生产的氨基酸与蛋白质等物质,包括单细胞蛋白饲料、菌体蛋白饲料、真菌饲料添加剂、氨基酸类、微生态添加剂及发酵饲料等。如菌体蛋白粉是以谷物、薯类的淀粉及食品发酵工业有机废液为原料,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借助酵母菌细胞合成的全价蛋白质(粗蛋白质含量>45%)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生长因子(UGF)等。这种高蛋白饲料可用于猪的养殖生产,能改进饲料的利用率与转化率,改善饲料品质,促进猪只生长,提高猪的存活率与生产性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还可降低饲养成本。目前养猪生产中常用的生物饲料有微生态饲料添加剂、饲用酶制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微生物发酵饲料及饲料酸化剂等。
2.3 驱虫、灭鼠、杀虫
定期驱虫、灭鼠、杀虫是养猪场一项经常性的防控疫病的技术措施,要常年坚持,认真落实,作为一项制度贯彻执行。
2.3.1 科学驱虫 种公猪每年驱虫3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0天驱虫1次;妊娠母猪产仔前20天驱虫1次;保育仔猪转入肥育前驱虫1次;肥育猪于肥育中期(出栏上市前2个月左右)驱虫1次;外购猪群在隔离30天的检疫期间驱虫1次。方法为: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1次即可;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 0.3 毫克,1 次内服;“通灭”或“全灭”,每33千克体重1毫升,肌注1次即可。或者于1吨饲料中加2克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粉,拌匀后连续饲喂7天,间隔10天后再喂1周即可。安全、效果好。
2.3.2 灭鼠 据有关研究报告,我国的老鼠超过30亿只,每年偷吃粮食约250万吨,超过我国每年进口粮食的总量,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人民币。养猪场要每季度全面灭鼠1次,鼠类能传播50多种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猪群的健康,对养猪场生产具有破坏性。可选用灭鼠药物立克命(拜耳),直接撒施于老鼠出入处,灭鼠彻底,效果好;也可用杀鼠灵,取2.5%药物母粉1份、植物油2份,加水适量制成每粒1克大小的面丸投放,老鼠乐意食入,灭鼠效果尚佳。
2.3.3 杀虫 吸血昆虫如蚊、蝇、蜱、虻、蚤、螨等具有数量多、品种多、繁殖快、分布面广的特性,是许多疫病的传播媒介。它们可携带细菌100多种、病毒20多种、原虫30多种,可传播100多种人畜共患病。特别是在高温潮湿的季节,吸血昆虫大量繁殖并进入猪舍,直接危害猪只的健康,要特别注意杀虫。方法可选用:1吨饲料中添加诺蝇净(即1%预混剂500克)连续饲喂7天;或者用0.05%蚊蝇净喷洒猪舍内的地面、栏圈、窗台及门前等,也可喷洒猪体,每周2次,安全、效果尚佳。用0.05%蝇毒磷溶液或0.1%力高峰(拜耳)溶液或1∶50的拜虫杀溶液喷洒猪舍与猪体,能杀灭各种吸血昆虫和体外寄生虫,安全、效果好。同时猪舍要挂门帘、装纱窗、搞好卫生、保持干燥。舍外要填平低洼地、疏通排水沟,全部铲除各种杂草杂物,尽可能减少吸血昆虫栖息的场所。
2.4 疫病检疫与免疫监测
2.4.1 疫病检疫 检疫是利用各种诊断方法对猪只进行疫病检查,以发现病猪及隐性感染的猪只,这是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养猪场从外地引入新猪群时要严格地进行产地检疫或口岸检疫,阳性猪只一律不准引入,阴性健康猪只方可引进。这样通过检疫,可有效防制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健康猪只带入疫病的风险,降低了猪场外来疫病侵袭,确保猪场的安全。引进猪群到场后要在隔离区猪舍饲养,隔离检疫30天,除了进行临床检查与观察之外,还需采取血液及其它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查。可应用荧光抗体技术、RT-PCR、核酸探针及基因芯片技术等直接检测病原体,阳性猪(带病毒猪只)一律淘汰处理,阴性猪方可进入生产区隔离饲养。
2.4.2 免疫监测 免疫监测是免疫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免疫预防成功率有效、科学的一种技术手段。猪场通过免疫监测能正确发现猪群中是否存在隐性感染疫病者,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免疫接种疫苗提供有力支持并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同时也为猪疫病的预警机制提供第一手基础资料,显示其在动物疫病防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养猪场每季度应采取样品进行1次免疫监测,种猪群按5%~10%的比例、仔猪按5%比例进行采血送检。以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检查病原体;以抗体检测技术如ELISA试剂盒、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或者血清中和试验等检测抗体水平。根据病原体检查结果,建立无特定病原猪群;根据检测抗体水平结果,可对猪群免疫预防接种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或合理调整猪场的疫苗免疫程序。当猪只抗体水平下降时,应及时补注相应疫苗。
2.5 免疫预防
免疫预防是养猪场疫病防控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也是预防猪群某些传染病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养猪场要根据当地猪只发生传染病种类和流行规律,结合猪场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抗体监测结果,认真的全面进行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确定最佳的免疫时机,有计划地实施疫苗免疫预防。目前,规模化猪场应重点实施猪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乙型脑炎及病毒性腹泻等疫病的疫苗免疫接种,以确保猪只健康生长。猪蓝耳病是否实施疫苗免疫预防,应根据猪群实际情况而定,不要盲目使用疫苗。细菌性疫苗可以少用或者不用,药物保健能发挥良好的预防作用。疫苗免疫预防不是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次数越多猪群的免疫水平就越高,猪只就越健康,千万不要过度依赖疫苗免疫预防。实践证实,疫苗免疫接种种类过多、注射剂量过大、接种次数频繁均会降低猪只的免疫应答,导致猪体产生免疫麻痹和免疫耐受,最终造成免疫失败,而且浪费疫苗,增大养猪生产成本,得不偿失。
2.6 药物保健
养猪场实施药物保健是预防猪只疫病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其预防用药原则是根据当地猪病发生与流行的规律、特点、季节性,结合养猪场猪群状况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等,对不同日龄和不同生产阶段的猪只,有针对性地选择优质药物,有计划地实施投药进行药物保健预防。目的是要达到提高猪只的免疫力与抗病力,保护猪只的生产性能,防制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养猪场实施药物保健可以不使用抗生素与激素类药物,应大力使用抗生素替代品,如基因工程干扰素、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免疫核糖核酸、胸腺肽、免疫球蛋白粉;中兽药制剂如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灵芝多糖、甘草多糖、柴胡多糖、板蓝根多糖、鱼腥草多糖、猪苓多糖等;生物抗菌药物如抗菌肽、溶菌酶、细菌素、植物内生菌等;生物饲料添加剂如微生态制剂、饲用酶制剂、益生菌、酸化剂、功能性氨基酸及功能性蛋白小肽等。这些制剂具有作用高效、安全、无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无药物残留等特点。可以通过饲粮中添加饲喂或饮水中给药实施保健预防,是目前最为理想的猪只保健预防制剂。仔猪出生后第1天开始保健预防3天、仔猪开食后再保健预防7天;仔猪断奶前3天至转入保育舍后继续保健预防9天;仔猪转入肥育舍后保健预防7天,肥育中期(出栏上市前2个月)保健预防12天;后备母猪于第1次发情配种前20天保健预防12天,生产母猪配种前20天保健预防7天、妊娠中期保健预防7天、产仔前7天与产仔后7天连续保健预防1次;种公猪保健预防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母猪的方案实施保健预防。实施药物保健预防时,要针对性地选用优质的药物,按药物说明书规定的用药剂量与用药方法使用,不要任意增大或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不要长期投药,更不要滥用药物。针对病原体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严重;病原体发生变异,毒力与致病力增强;猪群免疫抑制严重等,可采取联合用药进行保健预防。但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严防事故的发生。
2.7 疫病净化
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集成创新,也是兽医卫生安全监管机制在行政执法、部门监管、动物防疫机构技术支撑服务、养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方面的融合联动和机制创新。养猪场实施疫病净化,清除疫病的病原,清除疫病发生与流行的隐患,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益,是实现生态养猪、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养猪业转型升级的必经途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核心技术是优质有效的疫苗和鉴别诊断检测方法。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在全国初步建立起较完善的动物疫病监测检疫体系和支撑动物疫病净化的成熟技术,已经形成了在全国开展动物疫病净化的集成技术和专项监测净化技术,为开展动物疫病净化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农业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作出的规定和目标计划用10年时间(从2012年开始)对全国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进行净化,采取“逐场推进,分层实施,技术集成,示范创建”的总体思路。坚持分病种、分阶段、分区域地开展净化。目前,规模化养猪场猪疫病净化的重点是种猪群,以猪瘟、猪口蹄疫、猪伪狂犬病、蓝耳病为主要净化对象。因为这些疫病是危害猪只最为严重的疫病,同时这些疫病均具有优质有效的疫苗和有效区分感染猪只与免疫猪只的诊断检测方法。故可通过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疫病监测与检疫发现患病猪只或感染猪只,再通过淘汰、消毒、无害化处理,培育健康猪群,以达到净化猪场疫病之目的。在净化策略上可结合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以种猪场为龙头,有计划地带动规模化养猪场和自然区域的净化。在净化方式上,要根据病种不同、感染程度不同、防控目标不同,分别采用垂直净化和水平净化两种不同的净化模式,以场为单位开展猪群区域性水平净化,探索“种、场、区、点”的净化模式。无论采取哪种净化模式,疫病的净化工作必需与养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严格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和粪污无害化处理措施紧密相结合,才能有效达到疫病净化的最终目标。当前国家应尽快制定动物疫病净化相关的法规和行政措施,进一步完善集成净化技术加以推广应用,建设典型示范猪场,同时要建立净化评估体系与评估净化效果标准,发放一定的净化疫病专项资金,积极引导养猪场逐步走上动物疫病净化之路。
2.8 疫病治疗
养猪场有时可能会发生疫情,对发生严重传染病的猪只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扑杀、淘汰、隔离、消毒处理,不用进行药物治疗。对一般性危害不大的传染病发病猪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临床上可采用细胞因子疗法、抗病毒疗法、抗细菌疗法、对症治疗与支持疗法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药物选用基因工程干扰素、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以及各种相关的中兽药制剂,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类药物,可用抗菌肽、溶菌酶及细菌素等生物抗菌药物,既安全、无毒副作用,又无药物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疗效又好。可经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或饮水给药,使用十分方便。
3 结束语
养猪场疫病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猪场的多个方面。饲养遗传性能优良的种猪群,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与条件,饲喂营养平衡的饲料,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确保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处于最佳水平;通过优质有效的疫苗免疫预防提高猪只的特异性免疫力;净化猪群疫病与实施药物保健等,减少猪群感染疫病几率;同时重视科技人才与饲养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技能培训和队伍建设,这是搞好猪场疫病防控的第一要素。只有这样才能使猪只健康生长并取得良好的疫病防控效果,从而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养猪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理想目标。
(编辑:柳青)
S858.28
A
1002-1957(2017)05-0093-04
2017-07-27
万遂如(1938-),男,江西南昌人,教授,主要从事家畜传染病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名誉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