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栽培中茶黄螨和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技术

2017-02-02孙洪华

吉林蔬菜 2017年3期
关键词:斑潜蝇黄褐色美洲

孙洪华

(梅河口市新合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135000)

蔬菜栽培中茶黄螨和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技术

孙洪华

(梅河口市新合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135000)

1 茶黄螨

形态特征:雌螨长约0.21毫米,体躯阔卵形,腹部末端平截,淡黄色至橙黄色,半透明,有光泽。身体不分节,体背部有一条纵向白线。足4对,较短。雄螨长约0.19毫米,体近六角形,腹部末端为圆锥形,足长而粗壮。卵长约0.1毫米,椭圆形,无色透明,卵表面具有瘤状突起。幼螨长约0.11毫米,淡绿色,足3对,体背有一白色纵带,腹末有1对刚毛。若螨长约0.15毫米,是一静止阶段,外面罩着幼螨的表皮。

寄主与危害:茶黄螨食性较杂,主要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以及芹菜、木耳菜、萝卜等蔬菜。被害叶片增厚僵直、变小或变窄,叶背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带油渍状光泽,扭曲。花蕾畸形,受害重的则不能开花。

茄子幼果受害,脐部变黄褐色,被害部位停止生长,果实膨大后果皮龟裂,裂口深达1~3厘米,种子裸露,果实味苦而不能食用。果柄和萼片呈灰黄褐色,严重受害可造成植株顶部干枯。黄瓜、番茄受害时呈秃尖。甜(辣)椒受害则植株矮小、丛生,落叶、落花、落果,形成秃尖,果柄、果实变黄褐色,暗无光泽,果实不能长大,肉质发硬。由于茶黄螨较小,肉眼很难发现,危害又和病毒病症状、生理病害有些相似。

防治方法:搞好冬季日光温室害螨的防治工作,铲除地头、沟边、田间杂草,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并集中焚烧,以降低越冬虫口基数,减轻春季危害。

苗床面积小,虫口基数低,便于施药防治,定植前应做好药剂防治工作。目前化学防治仍是对付茶黄螨的有效手段,防治关键在于及时用药,即在点片发生时,重点施药挑治,封锁中心区,防止扩散。同时对全田进行喷药保护。喷药时重点喷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嫩茎、花器、生长点及幼果,同时注意交替轮换用药。可喷洒5%尼索朗乳油、5%卡死克乳油、2.5%天王星(联苯菊酯)乳油2000倍液;35%杀螨特乳油、73%克螨特乳油1000倍;21%灭杀毙乳油20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倍;15%扫螨净乳油2000倍液喷雾。

2 美洲斑潜蝇

又称蔬菜斑潜蝇、美洲甜瓜斑潜蝇、苜蓿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3~2.3毫米,淡灰黑色,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黄色,翅长1.3~1.7毫米,触角和额鲜黄色。前足棕黄色,后足棕黑色。腹部大部分黑色,但背板边缘黄色。卵形米色,轻微半透明。幼虫无头,蛆状,初孵无色,渐变淡黄色,后期橙黄色。蛹椭圆形,腹面稍扁平,橙黄色。

寄主与危害:生产上以葫芦科、茄科、豆科作物受害最重,多危害黄瓜、西瓜、甜瓜、西葫芦、丝瓜、辣椒、番茄、茄子、马铃薯、菜豆、豌豆、萝卜、白菜、青菜等。美洲斑潜蝇常以幼虫蛀食叶片上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细胞,形成曲折的蛇形隧道。成虫的取食和产卵孔造成一定的危害。美洲斑潜蝇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危害植物的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输导。

防治方法:加强检疫仍是防止该虫传播危害的主要方法之一。一旦发现应及时封锁扑灭。对来自疫区的菜苗和其它繁殖材料进行药剂处理后方可用于大田栽培。

美洲斑潜蝇是一种多食性害虫,但对寄主植物的喜好程度仍有明显的差别。豇豆与葱类间作、套种,具有吸引天敌、降低斑潜蝇危害的作用。在多层覆盖大棚内和发生世代较少的地方,定期清除有虫叶、有虫株并集中处理,有一定效果。

美洲斑潜蝇天敌有潜蝇茧蜂、绿姬小蜂、双雕姬小蜂等,利用天敌可减轻危害。

化学防治:美洲斑潜蝇繁殖力强,世代重叠。幼虫孵化后即潜入叶片表皮内取食叶肉,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防治应在化蛹高峰后9~10天喷药,采用连环喷药法,隔7天左右喷1次,能有效地控制幼虫高峰期的危害。农药应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害虫对各种农药产生抗性。喷药时注意雾点要细,上下结合,力求均匀,每亩用药液50千克。同时,要注意保护天敌,尽量选用生物杀虫剂。常用药剂有:1.8%爱福丁3000倍液,20%速克杀丁或10%兴棉宝1200倍液,20%好年冬或杀虫双600倍液,2.5%功夫或48%乐斯本1000倍液,18%烟碱乳油或3.5%苦皮素2000倍液,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10.16627 /j.cnki.cn22-1215/s.2017.03.021

猜你喜欢

斑潜蝇黄褐色美洲
美洲野牛当宠物
美洲动物
长颈鹿
不同诱捕装置对美洲斑潜蝇诱捕效果比较
瑟瑟的梦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
美洲大蠊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西结合
温室菜豆生产中斑潜蝇的综合防治
美洲斑潜蝇识别与防治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