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颈天牛的防治方法
2017-02-02孙伟
桃红颈天牛的防治方法
桃树红颈天牛主要危害桃、李、梨、梅、樱桃等。幼虫在木质部蛀隧道,造成树木中空,皮层脱离,使树木衰弱,常引起死亡。
一、桃树红颈天牛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28~37毫米,体黑色发亮,前胸背面大部分为光亮的棕红色或完全黑色。头黑色,腹面有许多横皱,头顶部两眼间有深凹。触角蓝紫色,基部两侧各有一叶状突起。前胸两侧各有刺突一个,背面有4个瘤突。鞘翅表面光滑,基部较前胸为宽,后端较狭。雄虫身体比雌虫小,前胸腹面密布刻点,触角超过虫体5节。雌虫前胸腹面有许多横皱,触角超过虫体两节。
卵:卵圆形,乳白色,长约6~7毫米。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42~52毫米,乳白色,前胸较宽广。身体前半部各节略呈扁长方形,后半部稍呈圆筒形,体两侧密生黄棕色细毛。前胸背板前半部横列4个黄褐色斑块。
蛹:体长35毫米左右,初为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前胸两侧各有一刺突。
二、生活史及习性
一般2年发生1代,以幼龄幼虫(第1年)和老熟幼虫(第2年)越冬。成虫5月上旬至7月中旬出现。成虫羽化后在树干蛀道中停留3~5天后外出活动。成虫有假死性。常见成虫于午间在枝条上栖息或交尾。卵产在枝干树皮缝隙中。一般近土面35厘米以内树干产卵最多,产卵期5~7天。产卵后不久成虫便死去。卵经过7~8天孵化为幼虫,幼虫孵出后向下蛀食韧皮部,当年生长至6~10毫米,在皮层中越冬。次年春天幼虫恢复活动,继续向下由皮层逐渐蛀食至木质部表层,先形成短浅的椭圆形蛀道,中部凹陷;至夏天体长30毫米左右时,由蛀道中部蛀入木质部深处,蛀道不规则,入冬老熟幼虫即在此蛀道中越冬。第3年春继续蛀害,4~6月幼虫老熟时用分泌物黏结木屑在蛀道内作室化蛹。幼虫期历时约1年又11个月。蛹室在蛀道的末端,老熟幼虫越冬前就做好了通向外界的羽化孔,未羽化外出前,孔外树皮仍保持完好。幼虫由上而下蛀食,在树干中蛀成弯曲无规则的孔道。蛀道可到达主干地面下6~10厘米。幼虫一生钻蛀隧道全长约50~60厘米。在树干的蛀孔外及地面上常大量堆积有排出的红褐色粪屑。受害严重的树干中空,树势衰弱,以致枯死。
三、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成虫。成虫出现期(5~7月)在一个果园一般不超过10余天,并且比较整齐,在此期间捕杀成虫,收效较大。
2.树干注药杀死幼虫。用70%吡虫啉加10%氯虫苯甲酰胺按1∶1比例混配后兑水30倍,可直接找到蛀道口注射,也可用电钻斜向下45度打孔后,向孔内注射上述药剂,用药量:胸径10厘米以下的树注射10~15毫升,胸径10~20厘米树注射20~30毫升。也可以针对虫害发生轻重用上述药剂兑水200倍灌根,早春发现粪屑时灌根效果明显。
3.化学防治。在果园内均匀悬挂糖醋灌诱捕成虫,同时根据诱捕成虫的数量,判断成虫发生的高峰期,然后决定用化学农药防治。化学防治一般在成虫发生高峰期进行,用2.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加2%阿维菌素缓释胶囊1000倍液,均匀喷雾;或10%绿色威雷1000倍液均匀喷雾。杀死成虫的同时兼治幼虫。
(孙伟山东省青州市花卉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