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的价值评估及研究

2017-02-02王薇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4期
关键词:医学科层级重症

王薇

合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泸州 646200

重症医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严重创伤、重症休克、脏器功能衰竭或脏器移植的患者的抢救与治疗,是危重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屏障。ICU是重症医学的临床治疗单元。ICU的能力水平体现了医院在危重症抢救方面的能力。在ICU的创建历史中,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最先提出了将危重患者集中救护与管理的理念。在重症医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不光是重症医学科的医疗理论与操作技术得到巨大发展,重症医学科护理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由于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与普通病房患者有巨大差别,特别是因为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迅速,治疗操作远多于其他科室;患者有更多的重要管道需要维护,有较多使用的药物需严密观察护理;患者大多无生活自理能力,需加强基础护理等。因此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事无巨细,都需要临床护士投入较多的精力努力完成。ICU护士是一类特殊的职业群体,其主要为危重患者提供健康服务,其是一种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工作[1]。而由于ICU护士工作紧张、复杂,再加上所面临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因而使得与一般科室护士相比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因此为了改善ICU护士的心理状况,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就必须对其加强护理管理[2-3]。该文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该院ICU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从而对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的价值进行了研究与评估,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ICU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护士28名、男性护士2名。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30.25±7.18)岁。其中,中专学历12名、大专学历14名、本科学历及以上4名;工作时间0.5~23年,平均工作时间(10.58±5.17)年。职称:副主任护士及以上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5名、护士10名。

1.2 方法

通过对30名ICU护士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即分层级培训、APN连续性排班、制定质量标准与工作指引、考核晋级等。具体为:①设置层级。即设置5个层级护理岗位,包括助理护士、初级责任护士、责任护士、专业护士、专科护士等。②APN连续性排班。根据合作、沟通、管理、教学、专业能力等对各层级护士进行分组,即分为7个小组,组长为专业护士,采取连续8 h工作制。层级分组结合排班,保持固定组员、组长搭配。③制定质量标准与工作指引。即结合科室相关情况,对护理质量标准、应急预案、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仪器使用与保养、床边工作指引、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和制度等进行制订。④分层培训。各层级护士培训内容为均有不同,即助理护士:礼仪训练、病区管理和医院规章等制度、消毒隔离技术、患者卫生清洁、鼻饲饮食观察与要点、医院饮食种类、出入液量、生活护理、患者安全和卧位、紧急事故处理、病房文秘、职业暴露经济处理、安全防护基础知识等。初级责任护士:常见护理问题、药物、护理技术、治疗检查、常见疾病、护理记录、伦理与护理、常见法律、案例分析、文献查阅、问题分析与处理、品质管理。责任护士:疑难患者或重症患者护理、护理生涯规划、患者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处理、护理与法律、护理品质持续性改进、护理标准制定、危机处理等。专业护士:急救与监护、危重病护理基础知识和既能、监护仪器使用与管理、判断和分析监护参数、临床观察、消毒隔离、危重患者护理问题、控制医院感染。经选拔合格后,送至护理学会举办的专科培训班进行系统培训,时间为1年,即可逐渐晋级。

1.3 观察指标

比较ICU护士实施前后其心理状况、护理质量评分等。①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实施前后ICU护士的SDS、SAS评分。SDS标准>53分则说明存在抑郁症状;SAS>50分则说明存在焦虑症状[4]。②采用自制护理质控标准评价实施前后ICU护士护理质量,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服务实施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处理数据过程中,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并分别用[n(%)]、(±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ICU护士心理状况对比

实施后,ICU护士SAS、SDS评分等与实施前相比下降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ICU护士心理状况对比[(±s),分]

表1 实施前后ICU护士心理状况对比[(±s),分]

时间SAS评分SDS评分实施前(n=30)实施后(n=30)tP 48.33±11.29 35.12±12.08 4.658 5 0.000 52.98±10.34 36.07±11.02 6.524 9 0.000

2.2 实施前后ICU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实施后ICU护士护理质量评分与实施前相比改善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ICU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实施前后ICU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时间 基础护理 病区管理 护理文件书写 护理服务实施实施前(n=30)实施后(n=30)tP 90.05±6.23 98.48±1.02 7.786 3 0.000 85.23±8.24 96.35±4.25 6.993 5 0.000 83.12±10.48 98.85±1.02 8.710 8 0.000 88.43±6.45 98.66±2.14 8.777 6 0.000

3 讨论

在ICU病房中,护士面临的大多为危重患者,其抢救工作复杂且较多,再加上患者病情变化快,尤其夜班护士既要保证患者不出意外,又要完成繁重的护理任务,因而其容易出现身体疲劳以及高度紧张心理状态[5]。而通过在ICU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即合理安排不同层级人员的工作时间,促使护理人员能有效配合,并提升护理工作质量,这样既能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救治,又能确保护士不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利用层级管理,还能显著提升护士的护理质量,即通过优化排班,改善工作时间,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等,则能保证护士在充足睡眠与休息的基础上,降低其心理压力,提升其工作热情,从而促使其发挥更大的工作潜能[6]。

该文的研究中,实施后,ICU护士SAS、SDS评分等与实施前相比下降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ICU护士护理质量评分与实施前相比改善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看出,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的价值非常显著,能有效改善ICU护士心理状态,并显著提升其护理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李威,彭粤铭,曹静.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4):56-58.

[2]王砚丽,邢彩霞.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提高ICU护士心理状态和护理质量的实践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0):752-754.

[3]杨玉霞,徐琳.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病房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0):166-168.

[4]雷娟,范光伟,申雪莹.层级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技能与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西部医学,2016,28(7):1025-1029.

[5]邓燕,刘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0):108-109.

[6]张莉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9):52-54.

猜你喜欢

医学科层级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