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质健康测评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①

2017-02-02高明阳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4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态度体质

高明阳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关系着大学生未来在竞争激烈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程度比较高。但与期望值相反的是,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翁及体质健康受益者的大学生对于体质健康测评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基于调查分析,充分研究体质健康测评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能够精准地把握大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本文将调查某大学生全年级300名学生,通过抽样调查、发放问卷等方式来探析体质健康测评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分析与建议。

1 调查方法

为了确保调查的充分性及调查群体的广泛性,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特选择某大学生大一至大四全年级的300名学生。同时为了兼顾文理科学生对锻炼行为的认知不同,特进行了科学的分层抽样。

1.1 抽样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从某大学的不同学院中选择调查对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0~3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质健康测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调查群体的平衡性,避免出现调查误差等问题。同时,为了确保整体调查的平衡性,还需要做好男女生的协调。按照该学校2∶1的男女比例,选择男生200人作为调查对象,选择女生100人作为调查对象。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要进行问卷的发放。

1.2 问卷调查

通过设置题目,发放问卷的方式,能够获得比较准确的答案。这其中问卷发放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80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达到了93%。其中文科生100人,理科生100人,工科生100人。在实际的调查中,发放量化表。首先,向调查对象发放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在这个表格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进行科学选择,内容包括体育锻炼的时间H、强度T、频率L等,每个具体的项目按照1~5分不等。体育锻炼量W作为最终的考核指标,是依据上述三部分内容而获得的,具体的公式为:W=T×(H-1)×L。通过这种量化表的计量,学生可以判断自身的锻炼量,20分、42分分别作为不同等级锻炼量的中间值,<20分为小锻炼量,介于20~42分之间为中锻炼量,超出部分为高锻炼量。其次,向调查对象发放锻炼态度量表。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是关键。因此,判断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态度认知,需要建立在科学的态度调查上。该量化表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态度及认知分为8个子部分,每个部分作为支撑学生体育锻炼的一种力量。最后,利用体质健康测评法来对被调查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判断与分析,内容包括短跑长跑、肺活量的测量等。

2 调查结果

通过科学全面的调查,全面分析了体质健康测评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并获得了准确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2.1 男生锻炼量明显优于女生

在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发生过程中,锻炼量是非常基础的因素。通过调查,可以发现200名男生的锻炼量明显高于女生。男生的锻炼量的平均值为35.56分,女生锻炼量的平均值为21.03分。通过直观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男生注重体育锻炼,在实际的锻炼过程中,锻炼时间可以得到保证,锻炼的频率也比较高。女生的锻炼量相对不足,在100名受访女生中,只有42人达到了中锻炼量的标准,仅11人达到了高锻炼量的标准。男生的锻炼量相对比较高,200人中,45人为小锻炼量,75人为中锻炼量,70人为高锻炼量。相比男生,女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知不准确,部分受访女生认为,体育锻炼仅仅是课堂上的内容,在闲暇时间,没有多余的精力和体力来支持体育锻炼。

(1)性别及学科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基于科学的数据判断及认知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学院的人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的锻炼行为是存在差异的。男生明显优于女生,这主要是基于男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及兴趣,以及男生自身的体质情况。相比之下,女生的锻炼行为得分不高,主要在于她们对于体育锻炼的态度存在偏差。受访的大部分女生,即便她们的锻炼量处于一个合理,甚至比较高的分值,但她们对体育行为的认知也是存在问题的。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不足,同时她们对体育锻炼还存在着较大的偏见,认为锻炼行为会不利于减肥,形成肌肉,不利于塑造良好的形象。同时,基于调查,可以发现不同学院的学生的锻炼行为也是存在差异的,文科生普遍高于理科生。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社会对文科生的偏见,反而激励着文科生加强体育锻炼,重视锻炼行为。

表1 男女锻炼量的差异

(2)锻炼态度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

基于上述调查,可以发现锻炼态度是可以分为8部分内容的,但不同的内容对于锻炼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除“主观标准”这一维度外,其余7个部分内容都明显推动着锻炼行为,主导着学生的锻炼行为。比如情感体验,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度越高,越会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对于理科生而言,他们逻辑思维缜密,理性思维比较浓厚,但感性思维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社交能力。通过参与体育锻炼,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能够推动理科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再比如行为习惯,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习惯,能够形成一定的自觉意识,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

3 讨论与建议

体质健康测评能够帮助大学生真实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能够帮助大学生准确把握锻炼行为的方向及重点,进而有效提升体育锻炼的水平,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体质水平。

3.1 体质健康测评能够指导锻炼行为

体质健康测评是一项综合性的维度,既包括身高、体重等基础项目,也包括耐力跑、冲刺跑等项目。科学的体质健康测评,通过人工测试和自动测试的综合,能够全面分析大学生当前的身体状况及体能状况,这无疑能够指导大学生的锻炼行为,强化大学生的锻炼态度,使得大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自身的薄弱项,明确锻炼的方向和重点。同时,学校在进行体质测评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一进行,而是采用群体测评的方式,这就使得学生能够在互相的督促及借鉴中,找到自己与同学的差异,进而优化学生的锻炼态度,激发学生的的锻炼欲望。实践证明,科学的体质健康测评,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锻炼态度对体质测评的正相关作用,以此来规范大学生的锻炼行为。

3.2 体质健康测评对锻炼行为的间接影响

虽然体质健康测评能够指导大学生的锻炼行为,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研究和认知,可以发现体质健康测评对于锻炼行为的影响是间接的,锻炼态度在体质健康测评影响锻炼行为的模型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通俗点理解,就是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及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锻炼行为的影响可能是比较小的。这主要是因为客观因素的存在,对于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是具体直观的。比如体质健康测评只有符合标准,达到及格分,学生才可以获得学位证,否则只能领取到毕业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学生积极体育锻炼的欲望,使得他们从主观上认知到体育锻炼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即便中介作用不完全,但在实际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中介作用的调节,以充分激励学生的锻炼行为。

4 结语

体质健康测评是大学生体能测试的一面镜鉴,学生应该重视体育健康测评,并努力纠正自身的态度,充分提升自身的锻炼量,有效发挥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的正相关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状况,才能真正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陈善平,张中江,潘秀刚,等.学校体育政策态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2):110-115.

[2]马爱民.体质健康测评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6(8):726-728.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态度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