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茄子产业发展现状及茄子性状评价方法进展

2017-02-01樊绍翥

吉林蔬菜 2017年6期
关键词:抗寒性茄子种质

樊绍翥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我国茄子产业发展现状及茄子性状评价方法进展

樊绍翥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10.16627 /j.cnki.cn22-1215/s.2017.06.026

1 我国茄子产业发展现状

1.1 我国茄子栽培现状

东南亚是世界茄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茄子生产国。根据FAO数据统计,中国茄子的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的52.2%;其次是印度,约占世界茄子种植面积的31.3%;非洲及欧美国家也有栽培,但种植面积不大。

茄子适应范围较广,栽培管理简单,生长期长,产量较高,是夏秋季节的主要蔬菜之一。目前我国利用设施栽培实现了茄子的周年供应,茄子栽培面积约为71万hm2,其中面积最大的4个省依次是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黑龙江省茄子的栽培面积为2.1万hm2占全国茄子栽培面积的2.8%,占黑龙江省蔬菜生产面积的5%,是黑龙江省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我国茄子种质资源现状

由于茄子种内变异丰富,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可分为野生茄、半栽培茄、栽培短茄(圆茄、卵茄)和栽培长茄,《中国蔬菜品种志》的茄子品种则按圆茄、卵茄、长茄及野生茄分类。除此之外,还可根据植株的形态、大小、色泽及成熟期的早晚对茄子分类。按植株的形态可分为直立性和横蔓性2个类型;按照果实颜色分为紫茄(黑紫、深紫、鲜紫、浅紫、紫红、紫绿相间条纹色)、绿茄(深绿、浅绿、青绿色、也有白绿相间条纹色)、白茄(深白色、浅白色)等;按成熟期的长短可分为早熟、中熟及晚熟3个类型,而上述性状和分类又密切关联交叉。例如果实大而圆的品种多属晚熟种,果实小而植株矮的品种多属早熟种。

我国茄子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自“六五”以来一直进行,“七五”(1986~1990)期间茄子入库1013份,而到“八五”末就增加到1452份,此时占入库总数的5.29%,至2014年底国家种质库共存茄子品种资源1601份。根据国内多部植物志的记载,在茄属中,我国约40种,14个变种,云南统计数29种,西藏统计数10种。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龚亚菊等对从云南省各地收集的103份茄子种质资源进行观察,发现云南的茄子类型丰富,24份野茄大多生长在西双版纳、思茅、红河等南部湿热地区,多为半栽培种和近缘野生种,未见有病害发生,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茄子因其容易种植而在全国各地都作为主要蔬菜,使其具有栽培面积大,品种资源极其丰富的特点。

虽然国内茄子种质资源丰富,但存在育种亲本遗传基础较为狭窄、抗逆及抗病特异种质资源匮乏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茄子遗传研究与新品种选育进程,制约着茄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引进国外优质茄子种质资源对打破国内当前茄子育种面临的瓶颈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解决国内相应茄子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另一方面扩增了国内茄子种质资源的长期储备,从而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茄子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1.3 我国茄子品种分布现状

茄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区域广泛,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各地消费习惯和生态气候不同,茄子的外观品质必须符合当地的消费习惯,不同地区对茄子果形和果色的要求均不相同。茄子在我国长期栽培驯化过程中,随各地生态环境和消费习惯的不同,形成众多相对稳定的地方品种类型。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中部、河南、山东北部和山西大部分地区)以栽培圆果茄为主;东北黑、吉、辽和华北内蒙古东部以黑紫色长棒形茄为主;江苏南部、浙江、上海、福建、台湾等地主要以紫红色长条形茄子为主;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茄子品种类型较多,主要是紫红色长棒形或卵圆形品种,同时绿色和白色果皮品种也有一定的数量;广东、海南和广西一带栽培较多的是紫红色长果形品种,伴有部分白色和绿色果皮品种栽培;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和青海等地主要栽培紫色卵圆或高圆形茄子,也有部分绿色果皮和白色果皮品种栽培;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长果形和圆果形品种均有栽培,长果形品种中以长棒形居多,圆果形中以卵圆形和长卵圆形居多,果皮色多数为紫色。

1.4 我国茄子产业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各省及市、县各级政府非常重视蔬菜产业化建设,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引导、推动下,相继成立了蔬菜瓜果产业协会和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蔬菜交易市场等中介组织,并且在资金等各个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与帮助,促进了信息的收集、利用和沟通,提升了茄子生产水平及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但是就科研、生产与消费而言,茄子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前景广阔。

科研方面,应用基础理论、育种技术研究相比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作物还比较薄弱,应予以加强。

育种方面,由于我国是茄子生产大国,相比国外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目前美国、荷兰等国家茄子品种已经进军我国茄子种子市场,需要加大茄子育种力度。

消费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理念已经发生了改变,不仅要求茄子好看好吃,而且要求安全有营养,应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引导和宣传,以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为目的,从市场中寻找研究课题,特别是要加强茄子安全生产技术研究。

2 茄子性状评价方法进展

品质育种是蔬菜育种的重要指标,由于不同的消费习惯,各地对茄子的果实形状和颜色这两项外观品质指标的要求不一致,因此,育种工作者将茄子的外观品质作为主要育种目标,以选育出适合各地消费习惯的茄子品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茄子的营养价值,因而,育种工作者对开展茄子的品质育种越来越重视。

姚千元等对茄子果实中主要成份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P、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不同果形和果色茄子中含量差异显著。高梅秀等对茄子种及其品种的根、茎、叶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茄子作砧木对嫁接植株酶谱的影响较大,增强了其抗病性。柳李旺等对10个番茄品种和7个茄子品种的抗热性、VC、抗黄萎病和干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为更好利用野生种的优良性状和扩大栽培种基因库提供了理论依据。

茄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大体与番茄、辣椒类似,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20℃以下,受精和果实发育不良,低于15~17℃容易落花,低于13℃生长停止。目前我国茄子栽培的主要模式为设施栽培,茄子在反季节保护地栽培时,经常面临低温的不利环境。因此,开展茄子抗寒性鉴定及其材料筛选的研究,对茄子的抗寒性育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茄子抗寒性可以在营养品质、抗氧化酶、冷害指数、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及脯氨酸含量等指标上表现。测定植物抗寒性的方法如电导(EL)法、全株冰冻测试(WPFT)法、叶绿素荧光(CF)法、电阻抗图谱(EIS)法和差热分析(DTA)法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为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的测定植物抗寒性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测定方法,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用电阻抗图谱法(EIS)测定植物的抗寒性不需要进行耗时的化学测定,也不用对植物样本进行温育,是一种快速实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测定植物抗寒性的方法。

茄子黄萎病是茄子生产上的重大病害,成为茄子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严重危害和阻碍着茄子生产的发展。筛选茄子抗黄萎病突变体可以推动茄子的抗病育种工作。野生种和半野生种对黄萎病的抗性较强,但它们的园艺性状如果色和品质等一般不好。在国外最新发现一种抗黄萎病的野生茄子品种,但基因分析还在进一步研究中。目前对该病害的防治主要采用溴代甲烷氯化苦及水蒸气对土壤进行消毒,或使用高剂量的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灌根,这些方法不仅成本昂贵且污染环境。嫁接防治的砧木均为野生种,虽然效果好,但成本高,操作繁琐。选育和利用抗黄萎病品种是解决这一难题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关于茄子利用氮高效遗传改良和评价研究的报道较少。氮高效品种能高效吸收土壤氮素,减少氮素损失对环境的影响,并高效形成籽粒产量和果实产量。到目前为止,对作物氮效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麦、水稻等大田作物上,关于蔬菜作物氮高效遗传改良研究的报道很少。野生品种一般具有较好的耐瘠薄能力,通过远缘杂交可以将这一优良性状导入到栽培茄中。

[1]张念,王志敏,于晓虎,丁泽琴,汤青林,田时炳,王永清,杨洋,宋明.茄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形态标记分析.中国蔬菜,2013年14.

[2]申爱民.我国茄子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科技,2007,(21):64-67.

[3]乔燕春,曹翠文,林鉴荣,李兆龙.茄子重要性状表型多样性及其在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热带农业科学,2015年03期.

[4]徐长城,肖长惜.湖北省茄子产业的现状与展望.长江蔬菜,2009,(1):1-2.

[5]李宁,姚明华,焦春海.亚洲及非洲茄子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23期.

[6]中国蔬菜品种资源目录第一册.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万国学术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抗寒性茄子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西番莲不同种质资源抗寒性测定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茄子
愿你的成长路上有“茄子”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小捣蛋鬼
巴梨的抗寒性试验情况初报
马铃薯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抗寒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