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2017-02-01郭艳珍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解剖学标本教学资源

●郭艳珍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郭艳珍

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对临床医学和医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化技术直观、生动、信息大,在基础医学教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具有广阔的前景。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为进一步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数字化教学技术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建立、开放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尝试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模式。

数字化技术;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逐步步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影响着不同的领域,也影响着医学领域[1]。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教育,影响着医学面貌。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形态学基础课程,影响着后续医学教育。为了提高其教学质量,拓展教学思路,我们将数字化技术引入教学中,使课程学习内容具更具实效性、层次性、可操纵性,以期解剖学的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合理[2-3]。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解剖学教学应用数字化虚拟人体

1.1 数字化虚拟人为虚拟解剖学提供了技术支撑、数据基础

美国开展“可视人计划”(VHP)以来,依托1994年11月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开发的男性VHP解剖数据,开发了许多应用软件[4]。国内自2001年提出我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的规划后,将“数字化虚拟人体模型构建及海量储存”和“数字化虚拟人体若干关键技术”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的“863”计划项目,于2003年2月提交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VCH-F1)数据集,数字化虚拟人体利用计算机定量分析并精确模拟,使人体生物学信息数字化与可视化,为人体解剖学和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提供了基础[5]。

1.2 传统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老师讲解,结合模型、标本、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配合尸体解剖操作练习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但是近年来各大医学院校都存在教学尸体紧缺的现象,尸源不足导影响学生解剖操作和教学示教标本,影响教学质量;(2)传统解剖学教学所用的尸体和标本都经甲醛处理,甲醛具有挥发性和致癌性,气味刺鼻,教师和学生如果长时间吸入甲醛,会影响其身体健康,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积极性,学生因受不了甲醛刺激气味,甚至不自主流泪,无法进行解剖操作,甚至在老师示教时远远地站在一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3)学生对人体结构的整体认识不足,在操作中不能有效操作、盲目切割,导致尸体资源浪费。

1.3 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的优势

(1)增强可视化效果:数字化虚拟人体数据集整合和聚集了人体内部多种结构和器官,建立了完整、连续、精细的人体三维解剖图像。通过数字化虚拟人体虚拟模型,学生据自己的意愿,从各个角度、各个部位观察人体结构,还可以对任意部位切割,对所观察结构放大、平移、旋转,从而清楚地了解人体各器官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数字技术让学生对人体结构有整体的认识;(2)拓宽教学资源: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查阅大量数字化人体解剖图像,与对应的CT、MRI等影像图片结合,加深对人体解剖学的掌握;(3)提高教学质量:数字化技术直观、生动,可以缓减解剖学教学中尸体标本紧缺程度,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降低教学成本,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 建立和开放数字化教学平台

2.1 数字化技术在课内外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教学可以为人体解剖课堂提供海量的互动性学习资料,利用人体解剖学教学配套数据库和相应的软件,通过案例教学以加深学生对人体组织结构的掌握,并通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了解相关的临床内容,巩固人体解剖学知识[6]。高年级学生在后续临床课学习过程中还可以此平台对不熟悉或已经遗忘的内容复习。

2.2 数字化处理实验室原有的珍贵标本共享

(1)人体解剖实验室陈列一些珍贵的尸体教学标本,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学生进行解剖操作机会有限,学生没有充足的的时间仔细观察。因而,将实验室珍贵标本进行数字化图片处理,将图片上传至网站上,以方便学生学习;(2)将实验室的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等学习资源共享到数字化平台上,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可供学生随时随处学习;(3)近年来,各大医学院校不断扩招,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被动消极,严重依赖老师,效率低下,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自行网上获取学习资源,利用数字化资源提前预习、课后及时自我测验、复习课上所学知识;数字图像附有文字说明,易于学生理解,加深记忆;数字技术整合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素材,多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热情,学生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及进度自主学习,遇到问题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解决,也可直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我们就学生对数字化技术教学的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学生表示数字化技术教学对自己的学习很有帮助,80%的同学表示对此教学模式比较感兴趣。但是建立数字化图像数据库较为复杂,教学资源数量有限,因而数字化教学虽受学生欢迎,但只能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1]任银祥,王德贵,宋焱峰.数字化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31):162-163.

[2]谢溢.数字化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4,07:183.

[3]王曼娜,贾新云,杨燕平.数字医学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2,7(12):6-8.

[4]陈桃.数字化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5):199.

[5]齐莉.分析数字化可视人体在解剖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5,21(5):309.

[6]单伟,秦书俭,刘学.人体解剖学教学数字化资源库的建立[J].解剖科学进展,2013,09(04):388+391.

猜你喜欢

解剖学标本教学资源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