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7-02-01孙国亮
孙国亮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楚雄675000)
推进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思考
孙国亮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楚雄675000)
“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是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楚雄州是云南省水稻种子繁殖、调供中心。近年来,全州水稻种子销售量明显下滑,已严重影响到“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的推广步伐,影响云南省水稻生产与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通过对楚雄彝族自治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优势和下滑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推进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建议。
楚雄;水稻;种子产业;发展
水稻是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万hm2左右,中海拔稻区(海拔1500~1850m)粳稻面积30万hm2左右,是云南省居首位的稻谷主产区,被誉为“滇中粮仓”。目前“楚粳系列”是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约占全省适宜稻区面积的85%。据不完全统计,省内该稻区累计种植推广“楚粳系列”水稻品种452.98万hm2,增产稻谷43.47亿kg,实现农民增收103.1亿元。楚雄州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成为云南省水稻种子繁殖、调供中心,以“楚粳系列”为主的水稻种子常年销量600万~900万kg;然而最近几年销量急剧下滑,与本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1 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优势
1.1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品种,研发后劲足 品种是种业发展的源泉,谁有好的品种,谁就拥有市场。“楚粳系列”水稻品种选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选育经省级审定的“楚粳系列”品种32个,有4个品种被评为省优质稻品种;有11个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育成云南仅有的楚粳27号、楚粳28号、楚粳37号3个超级稻品种。近年又选育出楚粳40号、楚粳41号、楚粳42号、楚粳44号、楚粳45号并通过省审,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1.2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 楚雄州地处低纬内陆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州内海拔556~3650m。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67万hm2。繁种区域日照充足、光照好、温度适中、降雨偏少、干湿分明。年太阳辐射总量123.6~159.6kcal/cm2,平均年总日照时数2446.7h;年平均气温16.3℃,5-9月平均气温20.2℃,温度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年平均降雨量830.5mm,90.4%集中在5-10月。上述气候条件对水稻种子的生产、晾晒和收储极为有利,种子产量高,谷粒鲜亮、饱满,病虫害感染轻,发芽率高。
1.3完备的种子繁殖体系和销售体系 楚雄州现有州、县、乡农业(种植业)推广机构140个,专业技术人员1247人,多数在生产一线承担过水稻繁种、检验和收储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素质强;全州农村劳力充足,经过多年培训,已经熟练掌握水稻繁种技术,积极性高;州、县、乡、村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稻繁种技术管理体系,已建立起顺畅的销售渠道和营销网络。
1.4建设有高产、稳产水稻繁种基地,已具备种子产业化条件 从“九五”期间农业部投资建设楚粳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开始,本州先后建成了楚雄州常规稻麦良种加工中心、云南省高原水稻原种扩繁基地、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云南省水稻产业体系等项目。现已具备年生产水稻原原种2000kg、原种20万kg、大田用种2000万kg的种子繁殖、检验、精选、加工、包装和仓储能力。
1.5区位优势好,交通便利 楚雄州地处云南省中北部,东接昆明,南连玉溪,西邻大理,相隔曲靖、保山不远,周边与楚雄州多属中海拔稻区。与周边高速公路和铁路全线贯通,交通运输方便。
2 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过程和现状
2.1水稻种子产业发展过程 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分为4个阶段:(1)1949-1977年农家留种、集体调剂阶段。此阶段种子没有完全商品化,基本上是以粮换种,以种充粮。(2)1978-2006年种子公司垄断经营、统一供种阶段。1978年全州成立州、县(市)种子公司,最初以保障本州用种为主,到90年代后期远销省内外,销量突破500万kg。(3)2007-2014年以楚雄州农科所为主的过渡阶段。2007年种子体制改革,全州种子经营以楚雄州农科所为主,年销售水稻种子600万~900万kg,其中“楚粳系列”种子销售500万~800万kg,占80%以上;种子大量调供云南省12个地、州(市)和毗邻的四川、贵州、西藏等气候相似地区。(4)2015年以后市场经济阶段。2015年楚雄州农科所与经营脱钩,品种权以作价入股的方式组建楚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楚粳系列”水稻种子经营。
2.2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种子企业小、乱、散,人才缺乏,销量急剧下滑。目前全州生产、销售水稻种子的企业有5家,2016年销量不足400万kg,规模最大的楚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销售量仅为280万kg。种业企业人员不足30人,特别是州、县、乡农技部门与企业脱钩后,熟悉种子繁殖、检验的人员更为缺乏。
3 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种子体制改革滞后,改革不彻底 同时行使管理和经营职能的垄断经营体制持续30余年,直到2007年国家强制改制,改革明显落后于省内其他地、州;改制时也未扶持或组建起公司来接手种子经营;以楚雄州农科所为主经营的过渡期太长,种业错失了发展的好时机。
3.2品牌意识淡薄 种子体制改革以前,经营各自为阵,11家公司11个品牌,规模小,在“垄断”体制下经营,基本上不参与市场竞争,无法形成大的品牌;后来的过渡期,经营主体仍为事业单位,无法办理“两证”,只能挂靠别的公司,造成品牌形象弱化。
3.3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不断选育出超越主栽品种的新品种,是激发购种农户购买种子最大的动力。目前全州几个种子企业除个别开展小规模水稻育种外,大多未开展水稻品种选育工作。即使是云南省水稻育种实力较强的楚雄州农科所也存在品种资源少、育种手段单一、品种选育周期长、品种后劲不足等问题。
3.4质量意识淡化,种子质量下降 在事业单位体制下经营,由于竞争不强,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责、权、利不明确等原因,种子质量意识淡薄,种子提纯、复壮未严格按繁殖程序,质量下降。目前以楚源种业有限公司为主经营,技术人员缺乏、质量下降的问题仍存在。
3.5销售决策不当,种子价格过高 最近几年,种子企业未考虑稻谷价格低和常规种子可留种连用等因素,注重短期利益,盲目大幅度涨价,导致种子销售量下滑。此外2016年实行区域代理制,公司对部分区域代理商设置不合理,对代理商的品行、能力等把关不严,代理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高价销售,致使种子销售量下滑。
4 推进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建议
4.1做好顶层设计,建设产业龙头企业 省、州党委、政府应站在确保全省粮食安全高度对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做好顶层设计,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形式,加快本州种子企业改制重组;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到种子企业兼职或者离岗创业;种子企业也要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增强科研实力。共同打造一个集育、繁、推一体,“产权明晰、股权多元、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科技型企业。
4.2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创新是种子企业永恒的主题。楚雄州种业要加快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在自身科研能力不强阶段,就要借助科研院所力量搞研发,双方在真诚共赢基础上进行合作;科研单位的品种权,也可以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方式进入企业,企业也可以购买科研单位的品种权。
4.3塑造名牌种业 种子企业必须把建立品牌,拓展品牌经营,进而创立名牌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之一。种子品牌代表种子企业的种子质量和企业形象、信誉。购种农户面对名目繁多的种子品牌,往往就是看谁的牌子响、信誉好。
4.4销售决策科学,定价合理 种业在区域代理商、经销商的选择上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对品行不好的坚决淘汰;增加部分区域代理商的数量,形成合理的市场竞争,防止垄断抬价。常规水稻种子经营要以量取胜、薄利多销;制定合理的调拨价,同时对销售价和零售价也要作限制,保护农民利益;也可以采用统一零售价,对区域代理商按销量返利。
4.5诚信经营 只有诚信经营才能在行业内立足,才能不断发展。诚信经营要做到这几方面:种子企业对产业链上相关各方利益一定要统筹兼顾,言出必行;种子标签内容不夸大宣传、不隐瞒,真实全面;建立种子可追溯制度,各级销售品种、数量要货真价实,有记录、可查询,方便追溯;出质量问题要敢于面对、敢于担当,不逃避;积极协助种子管理部门维权,打击假冒种子;要有职业操守,不经营套牌种子、假劣种子。
4.6建立种子质量保障体系,抓好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主要抓好几个方面: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保障体系;严格按种子的提纯复壮程序生产原种,提高种源质量;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做好繁种田块的去杂、去劣工作;严格执行种子检验标准,质量不达标的种子坚决不收购入库;严格种子入库管理,不同品种、不同级别的种子要分区堆放,标记明显、清晰。
5 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前景及效益
水稻种子产业是惠及上千万水稻种植农户的重要产业。楚雄州供种区域面积约40万hm2,以每hm2播种量60kg,种子统供率目标70%计算,年需求种子1680万kg。按种子增产作用5%,每hm2稻谷平均产量8000kg计算,每hm2增产稻谷400kg,年增产稻谷1.12亿kg;稻谷按3.0元/kg计算,种植户年增收3.36亿元。
发展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举措。楚雄州多年来水稻种子收购价格高于当地稻谷价格1.0元/kg以上,可为全州繁种户增收1680万元以上。本州常规水稻繁种主要以一家一户为主,按户均繁种2000kg,可惠及8400户农户,每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还能为种子企业和销售商每年创造利润上千万元,同时还能带动全州运输、餐饮、酒店等行业的发展。
[1] 钟林光,王朝晖.关于我国种子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种业,2008(10):5-8
[2] 向平,唐江云,李晓,等.四川水稻种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J].杂交水稻,2011,26(2):7-10
[3] 李茜茜,乔鹏程,蔺锋.实施种业品牌战略的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2003(7):26-27
20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