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韭菜灰霉病杜绝腐霉利等杀菌剂残留超标
2017-02-01
科学防治韭菜灰霉病杜绝腐霉利等杀菌剂残留超标
近期,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的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显示,所抽检的样品中出现多批次韭菜的腐霉利项目不符合GB 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腐霉利的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除了山东,其他省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发布了韭菜腐霉利超标的抽检报告。
为此,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专门发布《关于韭菜中腐霉利的风险解读》。解读指出,腐霉利(procymidone)属于低毒性杀菌剂,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可用于防治黄瓜、茄子、番茄、洋葱等的灰霉病,莴苣、辣椒的茎腐病,油菜菌核病等。GB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规定韭菜中腐霉利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毫克/千克。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一、韭菜腐霉利残留超标原因分析
据农业部门调查,引起韭菜腐霉利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种植者施用该药剂防治灰霉病引发。韭菜灰霉病是一种在一个生长季中有多次侵染的病害,主要危害韭菜叶片,比较典型的症状包括白点、干尖和湿腐等。露地韭菜田和保护地韭菜田都有发生,露地主要在春秋季发生,5月零星危害,9月遇连阴天时可导致大面积发生。在保护地生产中,大棚、小拱棚韭菜10月下旬可见灰霉病发生,温室韭菜通常11月下旬即零星发生,此后逐茬加重,以春节前后发病最为严重,危害时间长达5~6个月。在收获期或者接近收获期发病,可导致减产10%~30%;若发病较早,未及时有效防治,易造成毁茬甚至绝产。此外,在韭菜贮运期间病菌仍可继续侵染,产生腐败异味,严重影响收获韭菜的贮运期和商品价值。
韭菜灰霉病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常用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百菌清、多菌灵等常规农药。药剂防治中存在超量用药、单一生长期多次使用单一农药甚至盲目选药等情况。腐霉利作为防治韭菜灰霉病的重要杀菌剂,随着施用年限的延长,各地韭菜灰霉病菌对于腐霉利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下降问题,造成腐霉利的施用频率和浓度不断增加;而韭菜收获期很短,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很难做到严格执行,导致腐霉利残留超标现象普遍。
二、科学防治韭菜灰霉病,杜绝腐霉利等杀菌剂残留超标的技术要点
防治韭菜灰霉病,应以采取调控保护地生态条件为基础,优先使用生物菌剂,科学使用杀菌剂,才能有效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综合植保部门专家的建议,措施如下:
(一)清除菌源
一旦发现韭菜灰霉病叶,应及时清出棚外,清理时用塑料袋包严,防止病菌孢子飞散传播。
(二)调控生态
灰霉病是典型的低温高湿病害,通过控制棚内环境条件,适当提高棚室温度、降低棚室湿度可有效降低灰霉病发生程度。选用保温和透光性好、具有无滴防雾效果的棚膜,上午及时放风,降低湿度,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80%以下。晴天的上午浇水,浇小水,并及时放风。
(三)生物防治
每667平方米可选用木霉菌(2亿活孢子/克)可湿性粉剂250克,或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芽孢/克)可湿性粉剂60克在发病前或初期喷雾。
(四)科学用药
1.轮换用药。在同一个生长季节选择有效的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轮换使用,减少风险杀菌剂的使用次数。
2.合理使用不同剂型农药。保护地在晚上或者阴雨天的防治可使用粉尘剂、烟雾剂,如5%万霉灵粉尘剂,或百(菌清)扑(海因)、百(菌清)速(克灵)烟雾剂进行熏蒸。白天晴天的上午,可使用可湿性粉剂、分散性粒剂等剂型的杀菌剂喷雾防治。
3.适期防治。发现轻微病害症状时,若韭菜尚不适宜收割,应尽快防治。喷药防治宜选用棚室湿度较低的时候,重点喷新叶及周围土壤,棚内支柱、墙体等被病菌污染的地方也应该喷到。
4.不得随意提高施药量和增加用药次数。单一药剂一个生长季节使用次数一般不可超过4次。
5.注意安全间隔期。收割与最后一次施药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切勿在安全间隔期内收割韭菜。
(本刊记者 毛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