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玉”专家刘宁的养鹅经
2017-02-01
“鹅-玉”专家刘宁的养鹅经
2017年7~10月期间,在每667平方米玉米地里放养25只大鹅,大鹅增重快,可产生50多千克有机肥;玉米增产10千克左右,玉米品质提高,可减少化肥施用量6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土地这“两增、一减、一提高”是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鹅-玉”(养鹅-种玉米)模式专家刘宁多年实践总结出的一套成功经验。
刘宁早年饲养过猪、牛,2003年,他依托农场小清河畔的天然资源优势搞起了大鹅养殖。他好学上进、肯于吃苦、下功夫钻研,饲养大鹅由几百只、几千只发展到2005年饲养并出售商品鹅达到30万只。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量大、天然草场有限,给大鹅放牧食草造成了困难。潜心研究、善于观察的刘宁发现,农场每年的玉米种植面积大,7月份开始玉米起身拔节后,底部的青嫩叶片正好是上好饲草,2005年,他把这个想法向农场有关领导请示汇报后得到支持。
此后几年,刘宁便开始了大胆地尝试,经过实践他总结出上述一套成功的经验。大鹅广食玉米底部青嫩叶片和鲜嫩杂草增重快,大鹅食用底部青嫩叶片又可促进玉米通风透光;通过田间放养,大鹅粪便还可促进玉米根系发达,不但增加玉米产量,还可以促进玉米早成熟、早脱水、提高玉米品质。
有了“鹅-玉”饲养的新模式,刘宁先后与湖南、广东、江苏、北京等地客商建立了联系,获得可靠销路。2015年,在八五三农场大力支持下,刘宁先后建成了大鹅饲养场、雏鹅孵化场、屠宰加工生产线和冷冻库,达到了年生产、加工、出售百万只商品鹅的生产经营能力。同时,还可为农场和周边地区养殖户提供鹅雏饲养,形成出售鹅雏、签约订单、商品鹅全部回收的循环经营体系。
2016年,刘宁又和八五三农场养殖户、贫困养殖户50多户携手联合成立大鹅养殖合作社,为他们提供鹅雏1万多只进行“鹅-玉”饲养。大鹅长成后刘宁回收,每只大鹅给养殖户带来11~15元的效益。他的这一模式和举动,帮助不少养殖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邵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