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7-02-01周新亮孟芹

保健文汇 2017年11期
关键词:舒适度呼吸衰竭通气

●周新亮 孟芹

分析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周新亮 孟芹

目的:探讨ICU呼吸衰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救治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方案临床价值。方法:选择ICU呼吸衰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救治的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随机分,就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n=40)与舒适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平均住院天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仅口鼻粘膜损伤1例,并发症率为2.5%;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1例,口鼻粘膜损伤3例,声带损伤2例,并发症率为15%,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呼吸衰竭患者在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快病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临床安全。

ICU;呼吸衰韵;有创机械通气;舒适护理

呼吸衰竭为临床ICU常见急危重症,多采用机械通气方案治疗,多数患者在救治过程中,意识保持在清醒状态,受住院时间长、不能用言语表达诉求、过分担心预后等多因素影响,极易出现悲观、烦躁等负性情绪,配合度不佳,对护理质量有更高的要求[1-2]。舒适护理为临床重要的一项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制护理模式,重视整个诊疗期间使患者心理、生理、精神等达到愉悦的状态,进而保障医护成效。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就引入舒适护理模式所起价值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 所用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ICU收治的呼吸衰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0例,均与《内科学》(第八版)制定的呼吸衰竭诊断标准符合。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7-71岁,平均(55.9±2.6)岁,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平均(4.6±0.4)d;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9-73岁,平均(55.7±2.5)岁。两组对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均自愿签署,并排除有器质性疾病及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合并者,组间自然信息可比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所收治病例应用ICU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护理方案,包括病情密切监测,日常生活照护等。观察组重视引入舒适护理模式概念,具体步骤如下。

(1)心理舒适护理。因患者无法通过语言对自身诉求表达,护理人员需对其面部表情密切观察,做出心理状况评估,并结合实际情况,就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制定。如意识清醒者,可采取播放轻音乐的方式,以使其注意力转移,减轻心理压力。若患者对ICU医疗设备有畏惧心理,可就设备的重要作用、使用意义向患者主动讲解,消除其恐慌情绪。另外,因ICU无家属陪护,护理人员需加大关怀力度,强调良好心态对促进疾病恢复的重要作用,使其有家庭般的温暖感,促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2)环境舒适护理。营造安静、舒适的ICU环境,病房的温度与湿度需在合理范围内控制,保持空气流通。病房及医疗设备需定期消毒,护理人员需完善手部卫生、清洁,以防引发医源性感染等系列并发症,使病程延长。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护理人员需和蔼可亲的提供医疗服务,护理操作多集中进行,各动作均需轻柔,以提高患者舒适度。(3)体位舒适干预。为防因肢体在治疗过程中过分外展或弯曲引发的受压现象,需主动协助病例对良好的体位进行摆放。可提供气垫床,以缓解长期卧床引发的疼痛。每2h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可与实际情况结合对软垫提供,对疼痛部位按摩,协助完成有效的肢体活动,以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吸痰舒适干预。就吸痰价值向患者强调,以使其负性情绪消除,提高遵医依从。另外,就有效的咳嗽动作向患者指导,使其掌握住排痰技巧,以缓解不适感。在吸痰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掌握其心律、血压等变化,若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汇报给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恰当救治。吸痰前后,需提供纯氧,以防患者因缺氧而影响生命安全。

1.3 观察指标

(1)舒适度评分:应用舒适状况量表(Kolcaba制定)对两组护理后舒适度予以评定,分值越高,越舒适;(2)对比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及平均住院天数;(3)满意度评分:由本院自制量表评定,包括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认真程度、态度等,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4)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舒适度评分、平均住院天数、满意度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率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情况

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81.6±4.5)分,舒适度评分为(90.4±2.6)分,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为(87.5±5.5)%,平均住院天数为(8.8±2.3)d;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74.2±3.4)分,舒适度评分为(72.4±5.1)d,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为(64.4±4.1)%,住院天数为(11.6±1.5)d,观察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

2.2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仅口鼻粘膜损伤1例,并发症率为2.5%;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1例,口鼻粘膜损伤3例,声带损伤2例,并发症率为15%,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

3 分析讨论

多数ICU收治的呼吸衰竭病例,在开展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易有口鼻粘膜损伤、声带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多种并发症发生,加之无家属陪伴,多有恐慌、焦虑等负性情绪,加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遵医依从,缓解心理压力,改善预后意义显著[3-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引入舒适护理模式,首先,通过开展心理护理,使患者负性情绪得以消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医护过程中可主动参与,增强了自我照护能力,保障了治疗过程顺利进行;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可愉悦患者身心,在增强舒适度的同时,降低不愉悦值;行体位舒适干预,可使生理舒适度增强,进而降低由受压引发的并发症率;行吸痰舒适护理,可使痰液有效排出,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4 体会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平均住院天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仅口鼻粘膜损伤1例,并发症率为2.5%;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1例,口鼻粘膜损伤3例,声带损伤2例,并发症率为15%,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ICU呼吸衰竭患者在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快病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临床安全。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安医院)

[1]黄妮娜,刘爱侠,卢嫦清等.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2):34-35.

[2]司琴,郑则广.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 ,2013,10(20):114-116.

[3]李秀玉.优质护理干预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7):32-33.

[4]张蓝丹.探讨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3870.

猜你喜欢

舒适度呼吸衰竭通气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