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芋头脱毒快繁技术规程

2017-02-01张培通殷剑美韩晓勇刘水东

蔬菜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种芋防虫网花叶病毒

张培通,殷剑美,王 立,韩晓勇,刘水东,吴 薇,常 蕾,罗 敏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2.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通 226541;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江苏 泰州 225300)

江苏省泰州、南通、常州等地是长江下游芋头重要产区,品种以多子芋为主,具有香、糯、嫩、滑的特征,这些地方特色品种各具独特风味和优良特性,是当地农家特产。然而长期的无性繁殖导致了芋头植株病毒严重、种性退化。目前国内报道发现的以芋为寄主的病毒有芋花叶病毒(Dasheen mosaic virus,D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1-2],其中芋花叶病毒(DMV)分布最广,危害最大。芋花叶病毒侵染天南星科植物并引起系统性症状或隐状,伴随产生羽状花叶、叶片皱缩向上卷曲、叶面褪绿黄斑等症状[3],田间调查可见,江苏省沿江地区优质多子芋花叶病毒感病植株达63.3%,芋头田间较普遍的花叶病毒感病症状为叶片皱缩卷曲[4]。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获得无毒或少毒再生植株,切断病毒感染途径,是解决芋头病毒严重问题的有效途径[5]。芋头诱导愈伤组织培养技术对芋头品种进行脱毒,脱毒率可达48.0%,并将脱毒组培苗进行快速扩繁,可获得大批量芋头脱毒组培苗,为脱毒种芋扩繁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6]。通过与靖江市绿禾蔬菜专业合作社协作建设“靖江香沙芋脱毒快繁体系”,为靖江香沙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了推进江苏省各地方特色芋头脱毒种芋的扩繁体系建设,根据多年研究结果和脱毒种芋集中快繁生产实践,总结出芋头脱毒快繁技术体系,可为全省各地区建立优质特色芋头脱毒种芋提供帮助和指导。

1 种芋生产基础条件

1.1 产地要求

脱毒种芋繁殖基地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灌溉水源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1)所规定的水源条件。

1.2 生产企业要求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要求。

1.3 脱毒种芋繁殖基地

1.3.1 基地构成

主要包括:组织培养室、脱毒核心种芋繁殖圃、脱毒原种芋繁殖田和脱毒种芋繁殖田。一般脱毒核心种芋繁殖圃、脱毒原种芋繁殖田、脱毒种芋繁殖田面积比为1∶12∶200。

1.3.2 组织培养室要求

组培室配套组成应包括准备室、接种室、培养室。

培养室须与脱毒核心种芋繁殖圃面积相匹配,按照每万株脱毒组培苗20 m2建设。

1.3.3 繁殖田块要求

田块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田块要求:田间灌排沟渠配套,水利设施齐全,达到“旱能灌、涝能排”,还要根据不同等级脱毒种芋扩繁要求,建设配套的防虫防护设施。

田块土质: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偏砂性壤土。

茬口要求:未种植芋头及甘薯、马铃薯、山药等地下根茎类作物1年以上。

2 芋头脱毒组培苗培育

2.1 外植体培养和处理

以芋头茎尖为外植体。选取保存完好、无病斑的芋头,经芋头质量0.2%的高锰酸钾(KMnO4)液消毒5min,用灭菌后的细沙覆盖整个芋头的2/3,放置于光照培养箱中促其萌发。当幼芽生长到1~3cm时切取茎尖,剥除茎尖外表2~3层叶片,流水冲洗1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泡30 s,用3%次氯酸钠(NaClO)溶液灭菌10~15min,无菌水漂洗5~7次。剥离茎尖外层叶鞘,在解剖镜下剥取0.4~0.8mm大小茎尖作为外植体。

2.2 愈伤组织诱导和组培苗芽形成

将剥取的外植体接种在MS+2,4-D 2.0 mg/L的培养基中,在温度(25±2)℃、光照度2 000~2 500 lx的培养室内无菌培养50~60 d,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芋愈伤组织在上述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再经60 d左右培养,形成芋组培苗芽。

2.3 病毒鉴定

将组培苗芽切下,接种在MS+TDZ 1.0 mg/L的培养基中,长出2片叶以上时(20 d左右),取部分叶片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4]进行芋头花叶病毒(DMV)的检测。保留无病毒组培苗进行继代培养。

2.4 继代培养

将无病毒组培苗继续培养。当植株萌发出的不定芽达2.0cm时,切下不定芽接种在MS+TDZ 1.0 mg/L的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一般连续继代培养不超过4次。

2.5 诱导生根

将高2.0cm以上、带有2片叶的健壮小苗切下,转入含0.02%活性炭的MS+NAA 0.5 mg/L+6-BA 0.1 mg/L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诱导生根,形成脱毒组培苗。脱毒组培苗培养30~40 d(根长3~5cm)后,可以移栽田间扩繁脱毒核心种芋。

3 脱毒核心种芋繁殖

3.1 基本要求

需在专业化种芋生产单位进行,应在架设防虫网的大棚内种植,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田间管理和去杂汰劣操作。

3.2 防虫网棚建设

防虫网选用0.30~0.45mm孔径的优质尼龙纱网,种芋大棚应空间充裕(棚高2 m以上,宽6~8 m),结构稳定,利于田间作业,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

3.3 炼苗处理

最佳栽植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上旬。移栽前1周将脱毒组培苗置于常温环境中炼苗,避免阳光直射。移栽前1 d打开瓶盖炼苗。

3.4 移栽种植

防虫网大棚内纵向筑畦作为苗床,畦面宽1.2 m,畦高6~7cm,畦沟宽60cm,每畦种2行。按行距50cm在苗床上开宽15cm、深10cm的移栽行沟,沟内填充中性(pH 6.8~7.3)的常规蔬菜育苗基质,并浇透水。将炼苗后的脱毒组培苗洗净基部培养基,按株距30cm栽入移栽行沟。栽后及时喷水保湿,搭小拱棚并加盖遮阳网。移栽后的前2周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第2周开始10:00前和16:00后打开遮阳网,第3周开始揭掉遮阳网,注意勤浇水。苗期保持棚内温度15~25 ℃、基质含水量80%~90%。

3.5 病虫害控制

3.5.1 控制病害

每隔15 d左右,于晴天选用符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规定的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喷雾。

3.5.2 防治害虫

主要害虫为蚜虫、斜纹夜蛾和蛴螬,具体防治方法为:(1)蚜虫和斜纹夜蛾。根据预测预报,使用符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规定的适宜杀虫剂进行化学喷雾防治。喷药时间掌握在傍晚。(2)蛴螬。采用灌水灭虫或毒饵诱杀方法。根据虫害发生情况,选择晴天15:00左右开始灌水,保持浅水层至次日早晨,然后晾田2~3 d。

3.6 苗床管理

3.6.1 控制温度

生长前期温度控制在25 ℃以下,后期温度控制在25~30 ℃。当温度过高(30 ℃以上)时,应覆盖遮阳网或采取喷水降温。

3.6.2 水分管理

晴天早晚可轻浇小水各1次,阴天根据土壤温度、水分情况3~4 d浇水1次,保证基质不过干或过湿,以植株不出现缺水症状为宜。

3.6.3 肥料管理

全生育期只施肥1次。于7月下旬每667 m2苗床施硫酸钾复合肥(45%浓度,15-15-15)30 kg,或施用符合《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496)规定的氮磷钾等量的其他肥料,忌用含氯肥料。

3.6.4 保留分株

全生育期不除边萌、不去分株。

3.7 收获保存

3.7.1 适时收获

11月上中旬收获为宜。收获前20 d不浇水,保持土壤干爽,确保种芋干燥。

3.7.2 种芋处理

收获芋盘,不应掰下子孙芋,保持芋盘完整;清理芋盘上的泥土,晾晒1~2 d;用25%阿米西达悬浮液800倍液均匀喷雾,之后再晾晒1~2 d;用生石灰粉均匀包裹,入库保存。

3.7.3 越冬储存

将处理后的种芋盘摆放在仓库内,先铺1层稻草,然后摆1层种芋盘,再均匀撒1层干生石灰粉。如此摆放多层,堆高不宜超过1 m。库内温度控制在5~8 ℃,相对湿度维持在80%~90%,定期通风,保持仓库内清洁卫生。贮藏期间及时剔除烂芋。

4 脱毒原种芋繁殖

4.1 脱毒原种芋繁殖田要求

繁殖田要求同脱毒核心种芋繁殖圃。

4.2 脱毒种芋繁殖田防虫网棚建设

防虫网棚建设要求同脱毒核心种芋繁殖圃。

4.3 整地做畦

冬前深耕晒垡,每667 m2施入腐熟的牛羊粪2 000 kg,春季再次施牛羊粪1 000 kg。播种前筑畦,畦宽1.0 m,畦高6~7cm,畦沟宽40cm。

4.4 高质量播种

4.4.1 适期播种

适宜播期为4月上旬。

4.4.2 适量播种

每畦2行,行距40cm,株距30cm,每667 m2种植量约为2 500株。

4.4.3 播种要求

开沟播种,播种沟深度10cm,种芋均匀摆放于沟内,及时覆土。

4.4.4 除草覆膜

覆土后全田均匀喷洒96%精都尔乳油800倍液,并及时加盖黑色地膜。地膜必须贴紧畦面,四周用土封好。

4.4.5 促进出苗

播种出苗期间,土壤含水量以70%~80%为宜。若遇长期干旱,要及时浇水。发芽后及时破膜引苗。

4.5 足水促苗

苗期保持田间土壤含水量不低于60%。

4.6 病虫害控制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同脱毒核心种芋繁殖。

4.7 膨大期管理

4.7.1 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含水量在70%左右,干旱时及时浇水。7月份在缺乏有效降水的情况下,每隔5~7 d灌水1次,要“沟灌洇水,夜灌晨排”,不能大水漫灌,也不能长期淹水。8月上旬以后,灌水次数可减少,土壤偏干应及时灌水,灌水方法同7月份。

4.7.2 肥料管理

当幼苗达到8~9叶时(一般在7月中旬)及时追肥。每667 m2撒施菜饼60 kg+硫酸钾复合肥(45%浓度,15-15-15)30 kg,或施用符合《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496)规定的满足氮磷钾含量的其他肥料。

4.7.3 壅根培土

7月中下旬进行壅根培土。挖取畦间沟内泥土,培于芋头行上,壅土高度10cm以上。

4.8 保留分株

全生育期不要去除分株。

4.9 收获保存

收获方法及保存措施同核心脱毒种芋。

5 脱毒种芋繁殖

选择有经验的芋头种植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利用脱毒原种芋在大田进行扩繁,生产管理、保存方法同脱毒原种芋。

[1]李永伟.天南星科植物病毒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2.

[2]刘文洪,陈集双.侵染天南星科植物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其生态学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4):566-570.

[3]施世明,洪霓.芋病毒病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10(14):3-5.

[4]殷剑美,韩晓勇,王立,等.靖江香沙芋脱毒组培技术效应及种芋扩繁要点[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8):151-153.

[5]崔瑾.芋(Colocasiae sculenta L. Schott)脱毒快繁体系的构建以及组培苗无糖培养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

[6]韩晓勇,宋婷婷,王立,等.靖江香沙芋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50-52.

猜你喜欢

种芋防虫网花叶病毒
岚皋县魔芋种芋管理要点
魔芋种芋越冬管理技术
防虫网作用大 种类多巧选择
不同颜色防虫网下豇豆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华南地区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存在问题及技术改进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
魔芋种芋存储技术
我国甜菜花叶病毒基因与马铃薯Y病毒属其它家族序列的比较与分析
带多糖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烟草酶活性的影响
芯片技术检测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