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愿农民工讨薪不再成为新闻

2017-02-01

今日农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指挥棒用工用人单位

又是一年岁末时,随着元旦春节的日益临近,农民工讨薪的新闻又屡屡出现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讨薪难,可以说是一个老话题了。

前几年,40多位农民工在武汉街头跳起骑马舞,上演“讨薪style”,拜河神求发薪,农民工版新闻发布会讨薪,“元芳”讨薪等各种创意讨薪行为层出不穷,仍让人们记忆犹新。这些“创意讨薪”,博人眼球,只希望以此种方式引起舆论和社会关注,透出农民工兄弟的无奈与辛酸。

欠薪现象大多集中在建筑建材、加工制造等行业。这些领域,恰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层层转包、层层拖欠的现象极为普遍。农民工的权利常被悬置,因此必须加强对项目资金的有效监督。另外,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把压力转嫁到农民工身上。有的地方政府或是出于对招商引资的顾虑,或是将企业倚为支柱,从而缺乏主动追责的动力。再比如,出现拖欠工资现象的大部分行业,大多用工不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没有建立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的正常雇佣关系,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导致欠薪现象的发生。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本来干活拿钱是天经地义的事,用人单位应该主动履行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却因为农民工社会地位低,成了农民工讨薪的主动奋力争取。本来是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互惠互利互赢的局面,却因为黑心用人单位的自私自利,让农民工一年的辛苦付之东流。这种“老赖”的行为实在是有昧良心,为人所不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如果农民工辛苦一年拿不到工资,还谈何和谐的劳动关系?拖欠农民工工资列入“黑名单”、对省级政府实施年度考核、曝光拖欠劳动报酬典型案例、开展春节前治欠保支攻坚战……为了让2亿多农民工兄弟拿到工资高高兴兴回乡过年,国家最近连出4个大招,既有治标之举,又有治本之措,多管齐下,重拳整治欠薪问题。让“老赖”们不再耍“赖”!

破解拖欠农民工工资,急在治标,重在治本。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好考核指挥棒,是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的一大创举。树立考核 “指挥棒”,目的在于树立“风向标”,提高思想认识,从严从实考核督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这是我们治理社会难点痛点的一条宝贵经验。把保障农民工工资纳入省级领导考评,专题部署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彰显了对农民工权益重视的升级、彻底治理欠薪问题的决心,为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助力,对鼓励广大农民工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对扩大就业、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做好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摸清底数、抓紧清欠,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确保辛苦一年的农民工兄弟拿到钱回家。当然,政府各职能部门帮助追讨,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关键还得变被动为主动,事先防范,从源头规范项目审批、立项和合同签订等手续,加强对用工企业资金到位和劳务承包行为的监管,对农民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民工的契约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三者并重才能真正扭转欠薪局面,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才能不再发生农民工讨薪事件。让这个 “新闻”早日绝迹!

猜你喜欢

指挥棒用工用人单位
屏山县:念好“三字诀”助企破解用工难题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引导大医院走向的“指挥棒”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县级医院改革用好指挥棒
发挥医保指挥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