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区域产量保险的适用性讨论
2017-02-01马改艳
马改艳,周 磊
(1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州 350002)
广西甘蔗区域产量保险的适用性讨论
马改艳1,周 磊2
(1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州 350002)
广西现行甘蔗个人产量保险对推动广西甘蔗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行的甘蔗保险具有道德风险严重、保障程度低、经营管理成本高等方面的弊端,使其陷入了“供需双冷”的局面。区域产量保险因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个人产量保险的上述弊端,且广西具有诸如基差风险整体可控、甘蔗种植面积大及数据有保障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因此,在广西可推广甘蔗区域产量保险。要顺利推广甘蔗区域产量保险,要做好产品方案设计和财政补贴方面的工作。
甘蔗生产;个人产量保险;区域产量保险;适用性;广西
广西目前实施的甘蔗保险是仅保成本的个人产量保险,其保障程度较低[为800元(人民币,下同)/667 m2],这甚至弥补不了甘蔗种植的直接物化成本,而且现行的做法不分区域,在全区实行统一的费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凸显,保险公司也无法应对系统性风险,致使现行的甘蔗保险陷入市场失灵的困境。如何在当前国家与地方财力不足以及蔗农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尽量提高甘蔗保险的保障水平,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要提高保障水平,可选择甘蔗收入保险、甘蔗气象指数保险或甘蔗区域产量保险。但是收入保险需要更多的保费和补贴,气象指数保险需要非常完备的气象数据和基础设施,我国当前无法满足,而且气象指数保险的索赔需要投保人具有较广气象的知识,其理赔较为复杂、理赔纠纷多。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区域产量保险。所谓区域产量保险,简单说就是以特定区域农作物为保险标的、以农作物产量指数为保险责任的保险产品。在保险期间内当特定区域农作物产量低于保险合同约定的水平时,该区域所有投保农户都将获得赔偿;否则,都不会获得赔付,而不考虑该区域单个农户是否真正受灾而减产。然而,就目前广西的情况,在甘蔗保险上,该区适合推行区域产量保险吗?在广西推行甘蔗区域产量保险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为推行甘蔗区域产量保险需要在保险方案设计以及政府补贴方面做哪些工作?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1 广西现行甘蔗种植保险的弊端
广西是我国最主要的甘蔗产区,其甘蔗产量和糖产量均占全国的半壁江山,占比达65%以上,其糖业年产值达千亿元以上。甘蔗是多年生宿根作物,生长周期长,其各个生长期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有很大差异,这使它在各生长期很容易遭受各种灾害的影响。而广西历来是各种自然灾害高发、重发地区,这给甘蔗生产带来巨大影响。为帮助广大蔗农分散和转移农业生产风险,壮大广西甘蔗产业,早在1995年广西就在部分市、县开展了甘蔗种植保险,经过多年发展,2012年底甘蔗种植保险被纳入了国家政策性农作物保险的范围,成为政策性甘蔗种植保险。现行甘蔗保险(简称,下同)属于传统的个人产量保险。所谓个人产量保险,简单而言就是指保险公司基于投保农户个人的农作物产量情况进行赔付的保险,当投保人的农作物产量达到保险合同上列明风险造成保险赔付的条件后,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否则,就不能获得赔付。
1.1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严重
广西现行的甘蔗保险在全区实行统一的保险费率和保险赔付金额,没有划分保险区域,它以广西全区所有投保农户为一个保险单位,以全区甘蔗历年的损失数据为基础计算保费,因此,该保险保费体现的是全区甘蔗的平均风险水平,无法反映不同区域和农户之间的风险差异。这样,处于高风险区的农户就积极投保转移风险,而处于低风险区的农户就不购买保险;或者农户将风险高的地块投保,而风险低的地块就不投保。结果导致保险公司手中聚集的风险越来越高,使其经营不稳定,承保的积极性不高。理论上,要控制这种逆向选择的问题,保险公司要对每个参保农户分别制定不同的保险费,但这在实践中由于数据获取难度大、工作量大等问题而不具有可操作性;或者强行规定全区的所有蔗农都参保,这在实践中由于政治、经济各方面限制也不可行,从而使得现行甘蔗保险无法控制逆向选择问题。
除了逆向选择外,现行甘蔗保险也有较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表现在:(1)在受灾后还未成灾的情况下不积极施救,或者放松田间的日常管理,甚至故意在受灾时加重损失;(2)与蔗区的保险业务员或测产员“联合作弊”,夸大损失程度,现行甘蔗保险普遍是靠蔗区基层的村干部或乡镇干部推广的,这些展业人员有与参保蔗农“联合作弊吃保险”的动机;(3)伪造保险证据虚假索赔。
1.2 保障程度低、赔付不够公平合理
广西现行甘蔗保险是仅保成本的个人产量保险,其保障程度较低,保费仅为800元/667 m2,这甚至弥补不了甘蔗种植的直接物化成本,这个保额虽然能基本帮助蔗农灾后恢复生产,但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购买保险增加收入的蔗农来说,就没什么吸引力。
现行甘蔗保险规定在甘蔗生长期内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按照出险时已投成本占总成本的一定比例进行赔付。具体规定为:8月31日前发生保险事故,赔付保险金额的70%,即560元/667 m2;9月1日至9月30日发生保险事故,赔付保险金额的80%,即640元/667 m2;10月1日至10月31日发生保险事故,赔付保险金额的90%,即720元/667 m2;11月1日后发生保险事故,赔付保险金额的100%,即800元/667 m2。这初看起来合理公平,但实则隐含不少问题。比如:如果保险事故发生在8月31日前,有些蔗农可能要外出打工,就将后期的成本提前投入,按照现行赔付标准,蔗农只能得到560元/667 m2的赔偿;而如果保险事故发生11月1日后,但蔗农对甘蔗没有成本投入,就能获得800元/667 m2的赔付。显然,这样的规定是不合理、不公平的。
1.3 承保的风险范围较窄
现行甘蔗保险是列明风险的保险产品,其赔付要根据保险合同中列明的灾害损失比例测算。未将旱灾、渍灾和病虫害列为基本险而只将其列为附加险,其原因是这些灾害都是系统性风险,一旦发生往往就是大面积农田同时受灾减产。而我们知道,甘蔗是宿根作物,其生长周期长达三到四年,加上广西的甘蔗多种植在坡地,缺乏灌溉设施,如果长期缺水,不仅会影响当年新植蔗的单产及产糖率,还会影响来年宿根蔗的发芽和产量。甘蔗渍害就是蔗田长期水渍而导致蔗根因缺氧腐烂的灾害,它属于累积性灾害,现行甘蔗保险条款要求投保人在受灾后的24 h之内报案理赔,该条款不适合这些累积性(如旱灾和渍灾)或隐性灾害(热害或冷害),仅适合那些突发的、显性的(如雹灾、风灾、洪灾、火灾等)灾害。此外,甘蔗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但目前的甘蔗保险也未将病虫害风险纳入承保范围[1]。病虫害本质上也属于累积性灾害,而累积性灾害对甘蔗生产的影响更大,它可使甘蔗大面积同时受灾减产,但由于保险公司难以对累积性或隐性灾害进行界定和定损,因此,保险公司往往不将这些灾害列入承保责任范围。
1.4 核损定损、理赔难,经营管理成本高
现行甘蔗保险是个人产量保险,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要逐户勘损、定损、理赔,而且存在理赔标准不统一、不客观的问题,损失比例基本凭理赔人员直观确定,人为因素多,蔗农对此有很多怨言。例如,甘蔗冻灾以每亩产量损失30%作为起赔点,但多少是30%呢?没有统一客观的标准。理赔员测产尺度紧一点儿就可能使30%变成29%,蔗农将无法获赔;尺度松一点儿有可能使30%变成31%,蔗农将获赔。当甘蔗产量损失水平在临界点左右时,若缺乏客观准确的评判标准,就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协议核损”问题。这种情况下,为获得赔付,蔗农作弊的现象就很普遍。再比如,甘蔗风灾保险,保险条款规定8级以上的风造成的损失才是保险事故,这就要求核损人员必须准确测量风力等级,而广西多数蔗区往往没有配备相应的风力监测设施,这时核损人员只能凭县级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定损,甚至凭直觉定损。这种核损取证难、标准不统一、不透明、随意性大的问题可能造成蔗农受损而不能获得赔偿,由此引发的保险纠纷会大大影响蔗农投保的积极性。
现行甘蔗保险还会因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其经营管理成本居高不下:(1)该保险产品的保险标的多是单个农田或农场,规模小而分散,导致展业、测产核算的成本高;(2)甘蔗生长的特殊性决定了甘蔗损失需二次定损。鉴于此,现行甘蔗保险虽然在近两年取得了较好发展,但总体上说,其发展比较缓慢,保险覆盖面较窄,截至2014年仅有12%的参保率[2]。
2 甘蔗区域产量保险的优势
传统个人产量保险的各种弊端一定程度上就成了区域产量保险的催化剂。1939年美国最早开始实施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其后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陆续开展了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计划,并有良好的发展势头。相对于传统个人产量保险,区域产量保险具有以下优势:
从农户角度看,其优势体现在:(1)费率相对低。虽然传统的个人产量保险其名义费率(3.75%)并不高,保费为30元/667 m2,但其保险赔付金相应也低,只有800元/667 m2。区域产量保险其名义保费也有几十甚至上百元,但其保险赔付金要比传统的产量保险多。因此,相对传统个人产量保险,区域产量保险的费率相对更低,这是由于该保险产品经营成本低。例如,美国团体保险计划(GRP),同种农作物在保额一定的条件下,GRP的费率是传统农业保险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区域产量保险相对更低的费率对发展中国家低收入的小规模农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2)具有风险管理的激励效应。由于农户最终获得的赔付与实际损失无关,只与事先设定的触发值有关,因此,农户有防范风险和管理风险的动力,以尽量降低风险损失,在客观的区域产量达到赔付标准时能获取更大的收益。(3)保险责任范围广。区域产量保险除了可以承保突发的、显性的灾害风险外,还可以承保那些累积性的、隐性的灾害风险,因为区域产量保险以特定区域农作物产量的减少为赔付条件,不考虑特定灾害是否发生并造成减产。同时,区域产量保险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也较传统保险强。(4)农户可以自由选择投保比例。参保农户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水平、保费支付能力、对农作物产量的预测以及对区域农作物产量与自身农作物产量相关性的判断选择相应投保比例,最大可以选择超过区域预期产量的150%的投保[3]。(5)保险合同类似于期货产品的合同,保单的合约术语与内容是标准化的,农户易理解。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该产品的优势体现在:(1)赔付标准客观、透明,可以有效控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它依据区域农作物产量这个客观因素赔付,不考虑农户的实际损失,保险双方均不能影响客观的赔付依据,且区域内甘蔗实际产量是否能到“起赔点”有严格、客观的判断标准,单个蔗农作弊的动机很少,除非区域内投保蔗农集体作弊,但集体作弊的保险收益可能抵不上正常田间管理带来的收入。(2)勘损、核损、理赔工作简单,经营管理成本低。该保险产品不需要保险公司逐户勘察定损和确定减产原因,这既能减轻管理运营成本,又能控制保险双方的矛盾纠纷。(3)保单标准、透明(类似期货产品),利于产品销售与推广,并可在更大的市场上交易,其购买主体不限于农户和涉农企业,一些金融机构、企业单位等都可投资该保险,这能有效分散和转移保险公司的巨灾赔偿风险。(4)数据相对易得。
对政府而言,虽然要付出与传统农作物保险相同的、甚至更高的补贴额,但农户获得的风险保障要比传统保险更多。因此,相对来说,区域产量保险所需的财政补贴更少。而且随着该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政府可逐渐减少补贴,直至消除补贴。例如,2010年前美国GRP的平均保费补贴率为54%,低于一般农险62%的保费补贴率,且2010年后GRP的补贴率在下降,但其他农险的补贴率却在上升[4]。
当然,区域产量保险产品也有其固有的弊端,比如它的“基差风险”问题。所谓基差风险就是指投保人的实际损失与保障损失不能精确相关而产生的风险。同时,该产品的设计与推广也面临一些技术难题,如触发产量难以确定、缺乏专业的产品设计与推广人员,等等。虽然有这些弊端,但我们认为,区域产量保险总体而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广西蔗区值得推广的农业保险产品。
3 广西推广甘蔗区域产量保险的条件分析
3.1 有利条件
3.1.1 基差风险整体可控
考察一个地区是否可以开展区域产量保险,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个地区的基差风险是否可控。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多变,但除了冰雹、风灾这些局部气象灾害外,干旱、冻霜、洪涝皆为系统性风险,其基差风险较小,这是广西开展甘蔗区域产量保险的有利条件。此外,广西甘蔗的田间生产与管理长期以来较为规范,也有助于降低基差风险。
3.1.2 甘蔗种植面积大,蔗农有需求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主产区,其甘蔗种植面积长期保持在100万hm2以上,甘蔗产量的增减是有关各方(包括蔗农、农场、糖厂、政府部门)长期密切关注的问题。2012—2013年,广西自治区有关部门曾经调研过来宾市、崇左市等甘蔗主产区的蔗农、农场和糖厂对区域产量保险产品的需求,从调研情况看,各方均表示认可该产品。
3.1.3 数据获取较有保障
广西的绝大多数糖厂掌握甘蔗产量、面积等历年数据。由于蔗区偏远的考虑,现行甘蔗保险的保费一般是由糖厂先代缴,在糖厂给蔗农结算糖料蔗价款时再做扣减,因此,糖厂还掌握现行甘蔗保险相关的参保数据。绝大多数糖厂在每一蔗区都配有“蔗管员”,负责每一蔗区甘蔗种植、管理、测产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蔗管员”,糖厂会掌握更多的数据。此外,广西税务部门长期监控糖厂的财务情况,能确保糖厂数据的可靠性。
3.2 不利条件
3.2.1 甘蔗产量影响因素复杂
影响广西甘蔗产量的因素多而复杂,除了受气候、地形、土壤、种苗等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田间管理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就业,老年人成为广西许多地方甘蔗生产的主力军,而老年人掌握甘蔗现代化种植与管理的能力较差,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近年来甘蔗产量的下滑;再比如,甘蔗是否覆盖地膜对产量影响很大,但地膜的覆盖除了由自然因素决定外,如蔗区是否连续干旱、土地是否贫瘠,还受蔗农收入水平和田间管理经验影响。甘蔗产量变动成因复杂的问题,可能会引发区域产量保险的道德风险问题,因为该产品仅以区域甘蔗产量指数为赔付条件,对这种难以界定的人为因素引起的产量变动很难将其剔除。因此,很有必要将“科学、规范的农事安排”与区域产量保险的推广结合起来。
3.2.2 道德风险问题
这里的道德风险问题是指投保户大面积的集体作弊导致甘蔗减产的问题。主要有:(1)广西一些蔗区存在将甘蔗“外运”现象,即在榨季当外地甘蔗价格较高时,虽然政府财税部门对甘蔗外运加以监管,但每年大约有10%的甘蔗运往外地,这可能使糖厂或者政府统计部门的产量数据缩水,从而影响区域产量保险产品的赔付;(2)甘蔗“挂名”问题,一些糖厂为了购进更多的糖料蔗,给蔗农事先垫付部分成本,等甘蔗进厂开榨结算价款时再扣减垫付的资金,这使一些蔗农为逃避扣款,把自己的甘蔗“挂”在其他农户名下,这样糖厂统计的产量数据就不准确。
4 广西甘蔗区域产量保险的方案设计和财政补贴
4.1 方案设计
由于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的赔付相对简单而客观,当特定年份某一区域的农作物产量低于约定产量时,则该区域内的所有农户都将获得赔偿,而不考虑单个农户的实际产量,且每个农户获得的赔付金额由其自主选择的投保比例而定;反之,当特定年份某一区域的农作物产量高于约定产量时,则该区域内的所有农户都不能获得赔偿,尽管有些农户可能受灾并减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参保农户能否获得赔偿,与该保险产品设计的“理赔起点值”——触发值直接相关。如果触发值设计得不合理,则该保险的基差风险将会增大,进而引发参保农户的“不公平感”问题,即“该获得赔付的却没赔付,不该赔付的反而获得赔付”的问题,这会诱发参保农户大面积退保。因此,尽量降低基差风险成为设计区域产量保险产品的关键。而基差风险的大小主要与区域边界大小和保险赔付的触发值这两个因素有关。
4.1.1 区域边界的选择
甘蔗区域产量保险的区域边界内应汇集尽可能多的气候、土壤和水利等条件相近的农田。然而,实践中,保险区域的选择常常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如可保种植面积和行政区划的约束,由于官方一般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统计相关数据,造成保险公司如果跨行政区域承保,可能遭遇数据困境。我们认为,鉴于广西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甘蔗区域产量保险的区域边界选择的原则是:先按一定的风险区划办法将广西全区划分高、中、低三个风险区,再分别在这三个大的区域推行,等条件具备时可考虑按更小的区域单位(如:县域)推广,比如像德国一样,其在全国划分了44个风险区域,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基差风险。
4.1.2 甘蔗区域产量保险的触发值
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的触发值就是特定区域参保农户能获得保险赔付的“起赔点”,它是农作物预期产量的一个百分比,即触发产量=期望产量×保障水平。这个百分比通常在签定农作物保险合同时就要确定,一般为预期产量的60%—100%。当特定区域农作物的实际产量低于触发产量时,投保人将获得赔偿。触发值设计得越低,投保人获得赔偿的机会就越大,反之则越小[5]。农作物的预产量决定触发值的大小。预产量的确定可根据农作物历史产量用一些统计技术和方法估算出来。确定了预期产量后,如果假定保障水平为80%,就可测算出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的触发值。
4.2 财政补贴
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等国的区域产量保险发展实践表明,政府财政的支持是开展区域产量保险的重要保障。其原因有:(1)通过政府补贴,撬动农户投保,扩大区域产量保险的覆盖面,有效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2)财政支持可以补偿一部分启动成本,快速打开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的市场;(3)农业风险的高致灾率导致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的高赔付率,高赔付率必然意味着高保费,而农户的保费承受能力有限;(4)如果财政不补贴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那么它与传统的农作物保险相比,就没太多的吸引力。国外经验也表明,财政补贴能提高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的参保率,有的国家通过财政补贴后,甚至强行要求特定区域(尤其是历史上赔付率较高的地区)内的农户都要参保,以保障保险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如美国的GRP保险。
但财政补贴多少才合理?补贴资金从哪里筹集?中央与地方之间应该如何分摊补贴资金?采取什么补贴方式比较好?这些问题关系到广西能否顺利推广甘蔗区域产量保险。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后续研究中展开讨论。
[1]唐金成,曹亚楠.广西甘蔗种植保险发展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3(4):74-77.
[2]冉廷明.甘蔗保险的探索[J].中国热带农业,2013(52):80-81.
[3]孙亮,郭晴,李兴江.区域性肉鸡保险费率厘定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19(3):250-254.
[4]吕晓英,李先德.美国农业保险产品和保费补贴方式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6):66-70.
[5]梁来存.我国粮食作物保险风险区划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1):65-71.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areal sugarcane yield insurance in Guangxi region
MA Gai-yan1,ZHOU Lei2
(1Jinshan College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350002,China;2Economic College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350002,China)
The current personal sugarcane yield insurance in Guangxi reg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ugar industry,but this insurance has such disadvantages as seriousmoral risk,low guarantee and high management cost,thus falling into a situation of double sluggishness of supply and demand.Since the areal sugarcane yield insurance can remedy the above disadvantages to some extent and in Guangxi region there are some favorable conditions such as overall controllable basis risk,large sugarcaneplanting area and security data,the areal sugarcane yield insurance can be popularized in Guangxi region.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popularize the areal sugarcane yield insurance,both product programming and fiscal subsidies should work well.
Sugarcane production;Personal yield insurance;Areal yield insurance;Applicability;Guangxi
2016-10-08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农户视角的福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效果研究”(JAS150833)
马改艳(1981—),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业风险管理。E-mail:554100074@qq.com
F323.9
A
1000-3924(2017)06-113-05
程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