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白兰瓜套种茄子、豇豆栽培技术

2017-02-01马乐梅

蔬菜 2017年4期
关键词:单行瓜菜穴盘

刘 华,马乐梅

(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 兰州 730030)

近年来,兰州市皋兰县设施白兰瓜产业悄然兴起,种植规模达到近万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连作障碍也成为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2013年以来,市、县两级科技人员积极探索,深挖发展潜力,转变种植模式,增大科技含量,总结栽培技术,以瓜菜间作套种模式发展设施瓜菜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皋兰县丰苗合作社理事长马乐梅,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实行白兰瓜套种茄子,每667 m2瓜菜产量达到11 500 kg,效益在4万元以上;白兰瓜套种豇豆,每667 m2瓜菜产量达到了6 500 kg,效益在3万元以上。显著的效益使得示范区设施栽培达到了每年增长60个棚的发展速度,改良了土壤、实现了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提升。

1 栽前准备

1.1 消毒杀菌

1.1.1 设施消毒

将50%多菌灵药液稀释800倍后喷淋50或72孔育苗穴盘,随后覆盖塑料薄膜,闷8~10 h。

1.1.2 种子处理

2月10日前后,将白兰瓜种子用0.3%高锰酸钾50 ℃水溶液浸泡2~4 h。

1.2 起垄覆膜

设施内瓜菜种植采用培土垄作栽培方式,垄宽110 cm,垄距70 cm,垄高20~30 cm,地膜全覆盖。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茬口安排

2.1.1 冬春茬白兰瓜套种茄子

冬春茬白兰瓜单行与茄子单行套种:白兰瓜定植成活后,随后移栽嫁接好的茄子苗。3月5-10日定植白兰瓜,4月1-5日套种茄子。

冬春茬白兰瓜双行与茄子单行套种:在白兰瓜坐果后,于4月15-20日,移栽嫁接好的茄子苗。

2.1.2 冬春茬白兰瓜套种豇豆

冬春茬白兰瓜单行与豇豆单行套种:白兰瓜幼苗经缓苗期、扎根期后,对白兰瓜进行掐秧、定枝,待白兰瓜普遍进入膨大期,于5月5-10日播种豇豆。

2.2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抗病、优质、高产、耐储运的优良白兰瓜和茄子、豇豆品种。白兰瓜以台农2号、新丰田四号、银韵(大果型),甘甜2号、郁金香、盛开花(小果型)为主栽品种。茄子以黑龙长茄、黑金刚,豇豆以豇豆2008、头王1号、头王2号为主栽品种。

2.3 穴盘基质育苗

冬春茬白兰瓜育苗设施为日光温室或钢架多层塑料大棚,元月20日左右播种。采用穴盘二级育苗方式,先用芽菜盘装入基质或干净细河沙培育子叶苗,再分苗于穴盘内,摆放于苗床。空气湿度保持在75%~80%,基质湿度保持在80%~85%。加强温度、光照、水分、通风等管理,适时炼苗,适栽苗龄在30~35 d,幼苗3叶1心时即可定值。茄子于上年10月采用穴盘嫁接育苗,砧木为托鲁巴姆。

2.4 定植

2.4.1 定植前棚室消毒

白兰瓜定植前1周浇透栽植田,用1%的高锰酸钾喷施架材、温室墙壁和栽培料,密闭风口,以30%百菌清烟雾剂进行高温熏蒸闷棚。定植前1 d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对幼苗进行喷雾消毒,定植株距40~45 cm,每垄定植两行,667 m2保苗1 900~2 200株。定植时穴内浇灌移栽灵或NEB溶液。

2.4.2 白兰瓜单行与茄子单行套种定植

适宜大果型白兰瓜套种,以株距75 cm定值;茄子以株距85 cm定植,行距为50 cm。

2.4.3 白兰瓜双行与茄子单行套种定植

适宜小果型白兰瓜套种,定植株距50 cm,行距60 cm;茄子株距85 cm,垄中间定植。

2.4.4 白兰瓜单行与豇豆单行定植

以大果型白兰瓜为主,定值株距75 cm;豇豆以株距85 cm定植,行距为60 cm。

2.5 定植后管理

2.5.1 增温防寒

白兰瓜缓苗期,正处于低温弱光天气,应加强温、湿度管理,白天温度保持在23~28 ℃,夜温17~18 ℃,空气湿度保持在75%左右,栽培料湿度保持在70%以上;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3~30 ℃,夜温15 ℃以上。

2.5.2 通风透光

白兰瓜幼苗缓苗后,要逐步加强通风透光,尽量增加光照,及时清除棚膜上的污物,适时打开通风口,以促进作物前期的正常生长发育。4月上旬,茄子定植后,通过放风、透光,棚内温度控制在25 ℃为宜,清晨最低温度保持在12 ℃以上。6月下旬,白兰瓜采收期结束后,茄子进入开花结果期,豇豆开始吊秧,棚内白天温度应控制在30 ℃左右,10:00—17:00,打开通风口,降低棚内温湿度。

2.5.3 水分管理

使用滴灌设施灌溉,根据气候变化和植株长势灵活掌握浇水次数及浇水量。早春气温偏低,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进入4月以后,可每周浇水1次。高温天气适量多浇,冷凉天气适当少浇,阴雨雪天气不浇。豇豆水分管理要遵循“浇荚不浇花”的原则,当第1花序开花做荚、以后几节花序显现时,要浇足头水,中上部的花序出现时,再浇第2水,进入结荚期,见干即需浇水。

2.5.4 施肥管理

采取冬初施肥方式,以圈肥、牛粪和油渣为主,配合施用沼渣、二铵、复合肥等。白兰瓜膨大期每浇2次水,可冲施生物钾肥、沼液等1次,坐果后10 d左右,追施有机生态专用肥加三元复合肥的混合肥料,补充钾元素。结果初期每667 m2用肥量以20 kg为基础,逐次增加,盛果期达到25 kg,将肥料均匀撒在离根颈5 cm的外围或穴施,全生育期追肥1~3次,盛果期需叶面喷施0.2%钙肥和磷酸二氢钾2~3次。6月中下旬,白兰瓜采收期结束,此时应尽快追施农家肥和油渣,并浇透水,以保证茄子和豇豆丰产。

2.5.5 植株调整

白兰瓜20~25 cm时及时吊蔓,留4~5片主叶后掐头,留3侧枝,结合整枝及时疏花疏果,每穗留1~2个果实,一般在不影响吸收养分与水分的前提下,5 cm以上的侧枝要及早去除,并及时摘除黄叶、老叶和病叶。茄子一般将“门茄”以下的侧枝全部摘除,以后不再整枝。豇豆一般把第1花序以下各节侧芽全部打掉,若无花芽时留2~3片叶摘心,侧枝上形成花序,进入结果后期,要及时摘除下部病、老、黄叶。

3 推广及应用效果

3.1 应用效果

采用冬季钢架大棚设施且不去除棚膜,当地温开始回升时,棚内温度即可升高;此时加扣第2层棚膜(棚内棚),加快地温回升速度,并保持温度不降低。白兰瓜要提前育苗,当棚内地温达到10 ℃以上时可立即移栽,此方式较普通钢架大棚可提前移栽10 d左右。茄子于前一年11月份育苗,2月份开始嫁接换根,保证壮苗。移栽的白兰瓜成活后,开始移栽茄子,使茄子缓苗、扎根期提前,以此提早茄子的结果期和上市时间。10月中下旬第2次使用第2层棚膜,保证棚内温度,延长茄子的结果期,以此提高产量。白兰瓜套种茄子等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节约了耕地,而且通过套种模式,节省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和病虫害的发生,实现了瓜菜绿色生产。产品提前上市,生产周期延长,单位总产量增加,效益提升。

3.2 生产成本

通过白兰瓜穴盘集中育苗,茄子育苗嫁接,将原有“上茬白兰瓜、下茬大白菜”的种植模式进一步得到拓展,发展茄子、辣椒、番茄等高价格蔬菜,尤其应用了套种模式,提早了高原夏菜种植时间、上市时间,提高了耕地产出。与单茬栽培白兰瓜相比,每座长度50 m、跨度8 m的日光温室或钢架大棚,采用瓜菜套种模式栽培,在农药、肥料和水电开支方面,经常性生产成本节约10%,省去了反复整地和施肥的过程,且不需要建造栽培槽,可节省生产成本1 300~1 500元。

3.3 生产效益

运用新模式种植后,白兰瓜上市时间提早15 d,667 m2产量2 500 kg,单价5.6元/kg,收入为14 000元。套种茄子、豇豆等比复种其他高原夏菜,提早上市20 d,秋冬延长生产周期1个月以上,667 m2增产2 500 kg以上,667 m2增收至少达到6 000元。

猜你喜欢

单行瓜菜穴盘
(2+1)维时空分数阶Nizhnik-Novikov-Veslov方程组的精确单行波解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网络购物中刷单行为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温室番茄膜下滴灌单膜单行栽培新法
菜农
The misfortune in life
关节式蔬菜育苗穴盘播后自动摆放机设计
蔬菜穴盘投放式摆盘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浅谈园艺作物穴盘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