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养猪业风云榜!除了温氏、牧原还有谁?

2017-02-01

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 2017年9期
关键词:正邦牧原温氏

中国养猪业风云榜!除了温氏、牧原还有谁?

据中国畜牧行业协会统计,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总出栏量所占比重从2006年的27%,已经提高至2016年的45%。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10头以下,甚至20头以下的小散户都在逐步退出市场,而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却在不断增加。

诚然,规模化是趋势。

从猪周期来看,2008年、2012~2013年、2016~2017年都出现了养猪热潮。2008年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2012~2013年则是受到2011年猪价大涨的刺激。而这一次,2016~2017年,除了来自于猪价再次大涨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众多饲料企业要给未来的饲料销售找出路,或者在寻找下一个盈利点。

于是我们看到,这一波养猪大潮,要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疯狂。动辄就是投资几十亿的项目,动辄就是年出栏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目标。而且不同于以往的炒概念,这一次养猪,各大企业都是真金白银在砸,到处都在建猪场,都在放养合同猪。

据报道,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养猪场总出栏量已经由2006年297万头增加至2016年约5,500万头,10年增加10余倍。2016年,排名前20位养殖企业的生猪出栏量预计达4,000万头以上,市场规模约740亿元。

我们来看看如今中国养猪业的前10名都有谁?

NO1.温氏

要说目前国内养殖的头把交椅,那自然非温氏莫属。从1995年开始养猪,到如今也已经有23年。可以看出,温氏排名第一,不仅仅是因为量大,养猪的资历也是相当深厚的。从养殖效益来说,PSY水平在23左右,成本可以控制在6元。因此温氏高管曾表示,温氏养猪这么多年,还没出现过亏损。

对于这一波养猪大潮,温氏显得颇为淡定。由于其很早开始布局,每年按照15%的速度增长,预计2025年,其生猪出栏将达到5,000万头。

NO2.牧原

如果说生猪养殖量最大的是温氏,那么上半年股票上涨幅度最大的应该是牧原。从年初的22元,一直上涨到最高的28元。

而支撑牧原股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其强势的业绩。2016年生猪出栏300万头,2017年预计直接翻一番,将达到600万,甚至800万头。

不得不说,牧原应该是这两年生猪出栏增长最快的企业。于是有证券机构认为,未来5年左右,牧原的生猪出栏将超过温氏。而这个观点,也着实让温氏的高层紧张了一把。

NO3.正大

对于正大,根据统计资料来看,其在中国的生猪产能已经有至少1,500万头,包括在建和刚拿下的项目。但是根据2017年5月采访正大高层的资料来看,正大目前的生猪出栏仍旧维持在300万头左右。

不得不说,对于不缺乏资金、技术的正大来说,在生猪业务上的进展并不快。

NO4.雏鹰农牧

对于雏鹰农牧来说,也是公司+农户,但是其加的方式与温氏又不同,雏鹰的农户,养的是母猪。并且,雏鹰农牧作为第一个上市的养猪企业,如今在养猪上的心思却不那么专一。金融、电竞、电商、食品,雏鹰农牧都有涉猎。

而最让我们关心的,就是雏鹰农牧在自有门店业绩不佳的时候,收购了沙县小吃。看似很大的一盘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看到下一着?

NO5.正邦

如果说谁2017年养猪的口号喊得最响亮,那自然是正邦。

早在2013年之前,正邦就提出了2016年生猪出栏要达到1,000万头的目标,2013年正邦生猪出栏还在114.98万头。

尽管目标没有完成,但是2016年5月的时候,正邦董事长林印孙提出,2020年控制生猪规模要达到5,000万头。其中自养1,000万,公司+农户1,000万,饲料服务3,000万头。

但这还不是终极目标,2017年2月,林印孙又提出了7,000万头生猪战略目标。

这还不算完。

君不见,2017年4月份福州的饲料工业展上,正邦又调回到5,000万头的目标。

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正邦的生猪出栏是226万头,2017年预计将达到320~360万头。

NO6.宝迪

对于宝迪,也算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养猪的时间够久,体量也足够大,但是在养猪的步伐上,却一直停滞不前。但是根据新闻资料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宝迪也加快了猪场项目的建设。

NO7.中粮肉食

2016年中粮肉食生猪出栏171万头,作为一家国企,占尽了优势。尽管业绩亏损,但是仍旧在2016年完成了香港上市。

并且,2017年6月份,中粮肉食也对外宣布,要开始走公司+农户的模式来发展养猪。

NO8.扬翔

对于扬翔,2015年生猪出栏80万头,2016年120万头左右。不仅增量较快,其成本控制也较低,据了解,目前扬翔的成本在5.5元左右。其高层表示,未来扬翔的目标是4.5元。

NO9.新希望六和

2016年2月份宣布转型养猪的新希望六和,这两年的进展也令人瞩目。特别是其夏津的猪场,PSY达到30,料肉比可以达到2.3。

根据了解,2016年新希望六和生猪出栏110万头,但是2017年,也说要翻1倍,达到250万头左右。并且,新希望六和目前已经囤下了足够900万头生猪出栏的土地。

NO10.金锣

2017年在一次山东畜牧业协会的会上,金锣的一位代表曾说过,2016年生猪出栏100万头,2017、2018年,争取再增加100万头。相比于养猪,其实我们更关心其屠宰业务的发展。

除了前十,铁骑力士、特驱也在100万头附近徘徊,预计2017年生猪出栏将超过100万头。其他基本为年出栏40~80万头的企业,有天邦、新大牧业、新五丰、环山、安佑、大北农。其中,大北农生猪出栏增长也较为迅猛,预计2017年将达到120万头,增长高达300%。

以上排行榜上的企业,除了牧原完全是自繁自养,其余企业多少都涉及了公司+农户的模式。特别是一些缺乏自己种猪场的企业,没有足够的仔猪供应,会抓其他猪场的仔猪来给农户放养。这种情况,风险很高。在2016年猪价较高的时候,这么操作,多少还有利可图。而一旦猪价大幅下跌,跌破6.5元,那么很多放养合同猪的饲料企业将直接亏损。

但是从2017年猪价来看,跌破13元还仅仅是个开始,下半年生猪行情同样不容乐观。再看2018、2019年,更是硝烟弥漫。好在,各大企业可以根据对行情的把握,调整生猪出栏的速度,以防止猪价大跌时过度的亏损。

表面上看起来,各大巨头养猪,要争抢的是散户退出的市场份额。但是不要忘了,在面对猪周期的时候,不是以规模论英雄,而是成本。■

(来源:猪e网)

猜你喜欢

正邦牧原温氏
“南国第一牧原”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正邦科技再获央企预计400亿元投资
投资6千多万元!4条新线即将投产,正邦集团发力水产料,要实现行业良性化
温氏股份拟8.1 亿元收购河南新大牧业61.86%股权
正邦“走出去”国际化实现新突破现代农业项目落户埃及
温氏股份:预计2016上半年净利润为69.73亿元~74.70亿元
牧原股份1-2月累计销售生猪31.9万头
牧原:拟募资19.76亿元用于生猪产能扩张
正邦科技获控股股东“输血”16亿补充流动资金和还贷
温氏7.3亿元增资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