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绪对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
——道德推理的中介作用*
2017-02-01刘华山
吴 鹏 范 晶 刘华山
(1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武汉 430062) (2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武汉 430079)
1 问题的提出
作为 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频繁遇到的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负面情景, 我们在网络中也经常会面对一些助人情景。比如, 在某个讨论组解答他人的疑问、通过某众筹平台进行募捐、在某个网络社区中上传私人的资料或程序, 这些助人行为在网络中频繁出现(Sproull, Conley, & Moon, 2005)。另一方面, 我国网民的数量在急速增长。根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我国的网民已达到7.10亿。基于上述两个现状, 很有必要研究网络助人行为。
1.1 助人行为的道德心理学研究视角
研究者将助人行为看作某一种道德行为, 以道德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道德心理学经历了单一因素到双因素的理论发展, 目前学者最认可道德动机社会直觉模型和道德双加工模型, 强调道德情绪和道德推理共同影响道德行为。道德动机社会直觉模型认为在激发的道德情景与产生的道德行为之间, 依次存在道德直觉、道德情绪、道德恶习、道德美德、道德价值观、道德推理与道德意志的作用。后四个因素可以直接影响道德行为, 前三个因素并不直接影响道德行为而需要经过后四个因素的中介。道德双加工模型认为激发的道德情景会同时引发道德推理和道德情绪, 而道德情绪又可以直接影响道德判断、道德行为(Greene, Morelli, Lowenberg,Nystrom, & Cohen, 2008; Leffel, 2008; Paxton &Greene, 2010)。
道德动机社会直觉模型与道德双加工模型都认为道德推理可以直接影响道德行为, 道德情绪也可以影响道德推理, 它们的分歧主要集中在道德情绪是否可以直接影响道德行为。道德动机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推理完全中介道德情绪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道德情绪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只有一条路径——通过道德推理的间接影响。道德双加工模型则认为道德推理部分中介道德情绪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道德情绪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存在两条路径——直接影响和通过道德推理的间接影响。针对此分歧,本研究想通过实验来检验道德动机社会直觉模型与道德双加工模型。
1.2 道德情绪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道德情绪在道德心理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与社会或他人的利益或幸福有关联的情绪(Tangney, Stuewig, & Mashek, 2007)。最近,Tangney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道德情绪的分类方式:自我意识的道德情绪和关注他人的道德情绪。自我意识的道德情绪是受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激发的, 而关注他人的道德情绪来自于观察到他人做出了令人称赞的行为, 这类情绪会推动观察者做出同样的行为(Tangney et al., 2007)。据此分类法, 本研究在自我意识和关注他人的道德情绪中各选一种情绪(内疚和同情)开展研究。
内疚是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对他人产生了伤害性的影响, 并认为自己负有个人责任时产生的一种带有痛苦、自责体验的情绪(施承孙, 钱铭怡,1999)。内疚的产生是因为个体伤害了他人, 并感知到负有个人责任, 与其道德标准矛盾。于是, 个体会有补偿他人的想法, 或者采取行动减少已造成的伤害,这都会促使个体去做出道德的行为。很多研究发现内疚可以导致更多的助人行为(De Hooge, Zeelenberg,& Breugelmans, 2007; Ketelaar & Au, 2003; Nelissen,Dijker, & deVries, 2007)。国内有学者发现少年犯的内疚情绪与其助人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李娟,2008)。此外, 还有研究者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 发现内疚情绪可以显著激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张晓贤, 桑标, 2012), 初中生的内疚情绪体验对公平行为有积极影响(丁芳, 周鋆, 胡雨, 2014)。
另外一个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道德情绪是同情,它是对他人痛苦的关注或感到悲伤的情感反应(Eisenberg, 2000), 源自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忧虑。因此, 研究者认为同情会伴随忧虑或伤心,也会激发个体通过亲社会行为消除此种情绪(Daniel,Dys, Buchmann, & Malti, 2014)。大量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青少年同情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力,结果表明同情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Carlo,Mestre, Samper, Turn, & Armenta, 2010; Malti et al.,2016)。相比于问卷调查, 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成人的同情可以正向影响其亲社会行为(Sze, Gyurak, Goodkind, & Levenson, 2012)。
1.3 道德推理与道德情绪、道德行为的关系
道德推理侧重于推理与分析, 关注道德现象背后的理由与解释(吴鹏, 刘华山, 2014)。研究者考察了道德情绪与道德推理的关系, 如通过问卷法发现同情、内疚与道德推理有显著关联(Daniel et al.,2014; Eisenberg, Hofer, Sulik, & Liew, 2014; Eisenberg,Zhou, & Koller, 2001; Malti et al., 2016)。但情绪与道德推理因果关系的探讨还很少, 如国内学者通过电影片段诱发情绪的实验发现, 悲伤状态下的道德判断能力低于快乐状态(王云强, 郭本禹, 吴慧红,2007), 国外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同情推动个体进行他人取向的道德推理(Berenguer, 2010)。此外, 一些研究者发现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关联(Eisenberg et al., 2014; Malti et al., 2016;Reynolds & Ceranic, 2007)。
结合以往研究发现的道德情绪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可以合理推测道德情绪、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之间应该两两相关。有少量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相关性, 如Ongley, Nola和Malti (2014)发现道德推理、道德情绪(同情与内疚)与捐赠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 内疚与道德推理有显著的正相关。相比于少数直接探究道德情绪、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相关性的研究, 更多的研究者发现道德推理、道德情绪与其他一些社会行为或道德因素(如儿童问题行为、道德动机、社会公正价值观等)之间的关系(Daniel et al., 2014; Hardy, 2006; Laible,Murphy, & Augustine, 2014)。大量研究又表明上述社会行为或道德因素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Laible et al., 2014; Malti, Gummerum, &Buchmann, 2007),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道德情绪、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关联。
对于道德情绪、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间的具体关系, 道德动机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情绪可以影响道德推理, 也可以通过道德推理的中介影响道德行为。分别就本研究涉及的两种道德情绪来说, 同情情绪源自对他人痛苦状态的理解和忧虑。于是同情情绪可以启动预先存在的他人取向道德推理, 这种道德推理又会使个体更多站在他人角度来思考(Eisenberg et al., 2001), 也就会导致个体更倾向于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而内疚情绪涉及损害他人的情景, 个体感知到实际行为或预期行为与自身内化的道德标准不一致(Ilies, Peng, Savani,& Dimotakis, 2013), 这就会使个体关注自身已经内化的道德标准。一般来说, 内化的道德标准具有很强的亲社会性。同时, 内疚导致个体更关注带给他人的悲伤与痛苦。这都使个体更可能以亲社会倾向进行道德推理, 从而导致个体更倾向做出助人行为以补偿他人。综合以上论述, 我们假设道德推理中介道德情绪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一假设有实证研究的间接支持, 比如研究者发现了情绪对道德推理的影响以及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Berenguer, 2010; Eisenberg et al., 2014; Malti et al., 2016; 王云强等, 2007)。但少有研究直接探讨过这一中介假设, 如研究者通过一个短期的纵向研究发现儿童的道德推理部分中介了同情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Carlo et al., 2010)。
1.4 网络助人行为
已有的助人行为研究探讨了提供帮助、志愿服务、自愿捐助等行为(Ahn, Le, & Bailenson, 2013;Eisenberg et al., 2014; Guéguen & Stefan, 2016; 李娟, 2008; Whitaker & Bushman, 2012)。而近几年来,助人行为研究扩展到网络环境中。首先, 研究者探讨了网络技术与外在环境的作用, 如聊天室人数、群邮件、收信人列表大小和紧急标号(!)对网络助人行为的作用(Blair, Thompson, & Wuensch, 2005;Bosancianu, Powell, & Bratović, 2013; Lewis,Thompson, Wuensch, Grossnickle, & Cope, 2004)。此外, 研究者也考察了助人者的个体特征对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 发现自我价值感、亲社会价值观、冲动性、利他主义与性别可以显著预测网络助人行为(Erreygers, Vandebosch, Vranjes, Baillien, & De Witte,2017; Ho, Ting, Bau, & Wei, 2011; Jadin, Gnambs, &Batinic, 2013; Wang & Wang, 2008)。相比于国外,国内对于网络助人行为的研究很少。马晓辉和雷雳(2011)采用问卷法探讨了中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和网络道德的特点, 同时分析了网络道德认知与网络道德情感对网络亲社会行为的作用。刘勤为、徐庆春、刘华山和刘勤学(2016)通过问卷调查法发现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有显著关系, 而自尊则可以中介这一关系。
由于网络助人行为的研究只有十几年历史, 只有少量的研究探讨了道德情绪与网络助人行为的关系。如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与网络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相关(Erreygers et al., 2017; Lee & Wu, 2015; 郑显亮, 赵薇, 2015)。还有研究者采用故事启动范式, 发现大学生同情情绪可以提升网络利他行为(岳玉洁, 2015)。
综合以往相关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以下不足:(1)道德心理学家更关注道德推理的作用, 针对道德情绪的研究还很少。在少量的道德情绪研究中,学者们更多探讨某个道德情绪的影响, 没有探讨道德情绪的整体作用。此外, 以往的道德情绪研究中,相关关系的探讨居多, 缺少探究因果关系的实验研究。(2)研究者没有深入分析道德情绪与道德推理影响道德行为的机制。目前的道德心理学理论及模型认为情绪与推理都可以影响道德行为, 但这一影响的机制还不清楚。(3)以道德心理学视角探讨网络助人行为的研究刚刚起步, 相关研究成果还很少。目前仅仅发现情绪的相关性, 没有深入探究道德情绪与道德推理的作用。针对上述不足, 本研究首先探讨道德情绪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然后进一步分析道德情绪和道德推理影响道德行为的机制, 以检验道德动机社会直觉模型与道德双加工模型。
2 预实验 同情、内疚小影片的有效性
目前的情绪研究普遍采用视频启动的方式, 但没有一个公认有效的启动道德情绪的视频材料, 于是我们先进行一个预实验, 以验证正式实验所用视频材料的有效性。
2.1 研究对象
招募本科生 120名, 其中男生 46名, 女生 74名, 均自愿参加实验。删除无效数据后, 有效被试为118名, 其中男生45名, 女生73名。
2.2 实验材料
在情绪小短片的挑选过程中, 我们请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参与。本科生的任务是寻找能激发自己同情感或内疚感的小影片, 研究生根据激发的情绪程度对本科生挑选的影片进行筛选,最终挑选出两个情绪小短片(同情与内疚各一个)。然后, 研究者与研究生一起选择中性情绪短片。对于最后选出的三个小短片, 我们采用视频编辑材料进行处理, 删掉片头和片尾。三份视频的时长都是4分钟左右。
启动同情情绪的小短片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女孩为了筹钱给母亲治病和生活, 不得不去捡垃圾卖钱, 而高昂的医药费迫使她选择将自己卖给人贩子以换钱供母亲治病。启动内疚情绪的小短片讲述了一位儿子失去母亲后的行为和感受, 母亲生前总是渴望能吃到儿子亲自做的饭, 儿子却总说等以后母亲老了会天天做饭给她吃, 而在母亲逝世后儿子做了一大桌菜, 却只能自己一个人边哭泣边吃饭。中性情绪的小短片是《兰亭序》的朗读视频。
2.3 实验过程
材料正式评定过程中, 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三个小组(同情短片组、内疚短片组和中性情绪短片组)中之一, 让他们观看小影片, 然后评判该影片产生的情绪体验、唤醒度和兴奋度。对于情绪体验的判断, 被试在幸福、厌恶、惊讶、同情、愤怒、困惑、尴尬、内疚和紧张等9种情绪体验的程度上进行选择(0—8, 一点也没有——非常强烈)。此外, 采用视频材料评定通常采用的 Self Assessment Manikins方法对视频材料的兴奋度和愉悦度进行评定(Bradley& Lang, 1994; Grimm & Kroschel, 2005; Jennings,McGinnis, Lovejoy, & Stirling, 2000; 原琳, 彭明,刘丹玮, 周仁来, 2011)。
2.4 实验结果
三种视频在同情、内疚情绪、兴奋度和愉悦度上的得分见表 1。情绪得分越高, 表示相应的情绪水平越高。兴奋度为9级评分, 1表示非常兴奋, 9表示非常平静。愉悦度为9级评分, 1表示很愉悦, 9表示很悲伤。
表 1 三种视频在同情、内疚情绪、兴奋度和愉悦度上的得分(M ± SD)
分别以同情得分、内疚得分、兴奋度和愉悦度为因变量, 视频类型为自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视频类型的主效应都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被试观看同情短片后产生的同情情绪体验显著多于内疚短片和中性情绪短片, 被试观看内疚短片后产生的内疚情绪体验显著多于同情短片和中性情绪短片。此外, 被试观看中性情绪短片后产生的兴奋程度显著弱于同情短片和内疚短片, 而同情短片和内疚短片之间在兴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被试观看中性情绪短片后产生的愉悦程度显著强于同情短片和内疚短片, 而同情短片和内疚短片之间在愉悦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均表明三个视频材料符合本研究的要求, 能有效的启动个体的道德情绪, 后续的研究可以采用这三个短片作为启动被试相应道德情绪的实验材料。
3 实验1 道德情绪对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
通过视频情绪启动方式来探讨道德情绪(同情、内疚)对网络助人行为的作用。相比以往助人研究通过助人意愿、助人倾向等间接指标表示助人行为, 本实验采用填写问卷的实验方式(Meier,Moeller, Riemer-Peltz, & Robinson, 2012; 张晓贤,桑标, 2012), 通过被试填写问卷的具体题目数量这一直接指标来表示其助人行为。
3.1 研究对象
通过公共心理学课招募本科生 56名, 均自愿参加, 实验结束得到礼品。其中男生17名(占30.4%),女生34名(占60.7%), 5名被试未填写性别。
3.2 实验材料
视频材料为预实验中得到有效性确认的三段小短片。推理能力测试为瑞文测验。目前助人行为的研究中广泛使用自愿填写问卷的范式(Meier et al.,2012; 张晓贤, 桑标, 2012)。本研究稍加改进, 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求助邮件, 请求被试自愿填写一些网络问卷(共 3份问卷, 每份问卷各 20道题),以帮助某位硕士研究生完成自己的毕业研究设计。
3.3 实验过程
整个实验都在互联网上进行, 被试来到实验室后自己选择在一台计算机前坐下。主试告知被试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要打开自己的常用电子邮箱, 因为他们需要通过此邮箱接收实验指导和完成实验任务。因此, 在被试招募过程就收集了被试的常用电子邮箱。
进入实验室后, 被试打开自己的常用电子邮箱,阅读主题为“实验说明与要求”的邮件。实验说明会告知整个实验包含两部分任务(实验任务 1和实验任务2), 实验要求主要强调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要打开自己的常用电子邮箱。然后, 被试会接收到主题为“实验任务 1”的邮件, 告知被试点击链接观看视频, 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三个小组(同情情绪组、内疚情绪组和中性情绪组)中的一个。接着, 被试会接收到主题为“实验任务 2”的邮件, 告知被试点击链接进行推理能力测试。完成瑞文测验后, 电脑会告知被试实验任务已经结束, 最后需要他们再次接收并填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个人信息表, 此时给予被试实验礼物。同一时刻, 通过另外一个电子邮箱向被试发送一封求助邮件, 邮件名为“请大家帮帮忙!”。邮件叙述某位外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正在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 自己的研究设计已经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和批准, 目前需要大量的大学生来填写网络问卷。这些网络测试只是调查大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 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完成。邮件会特别强调这一测试是自愿的, 不愿参加也不会有任何问题。整个测试包含三份问卷(每份问卷 20道题),被试可以只做其中的一份或两份问卷, 也可以只做某份问卷的其中一部分题目。如果被试愿意参加这个测试, 可以点击各问卷的网址链接直接进入该问卷测试。被试离开实验室前, 主试会解释实验目的。
3.4 实验结果
3.5 小结
实验1表明, 同情和内疚情绪能产生更多的网络助人行为。这与以往的助人行为研究结果是一致的(Ketelaar & Au, 2003), 这一结论同样可以推广到网络环境。这一结果证实了道德情绪在道德行为中起重要作用(Eisenberg, 2000; Greene et al., 2008),但就像Greene和Leffel等人指出的, 研究者们还需要深入分析道德情绪如何影响道德行为(Greene et al., 2008; Leffel, 2008)。Leffel的道德动机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情绪对道德行为的作用需要通过一系列因素, 也就是说虽然实验1发现道德情绪可以影响道德行为, 但这种影响可能是“间接的”, 这种影响是通过其它因素的间接作用而并没有直接作用。Greene的道德双加工模型则认为道德推理与道德情绪是道德行为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 而研究者也发现情绪可以影响道德推理(Berenguer, 2010;Daniel et al., 2014; Eisenberg et al., 2014, 2001;Malti et al., 2016; 王云强等, 2007), 我们就认为道德推理可能是道德情绪与道德行为(助人行为)关系的中介因素。因此, 在实验1发现道德情绪影响道德行为的基础上, 实验2想进一步探讨这种影响的内部机制。
4 实验2 道德推理在道德情绪对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在实验1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道德推理在道德情绪与网络助人行为的关系中可能的中介作用。
4.1 研究对象
通过公共课招募本科生与研究生233名, 均自愿参加, 实验结束得到礼物。其中, 男生 77名(占32.5%), 女生156名(占65.8%)。5名被试没有完成全部实验, 数据分析将删除他们的数据, 最后的有效数据为228。
4.2 实验材料
视频材料、网络助人行为的测量同实验1。道德推理的测试采用Carlo编制的Prosocial Reasoning Objective Measure (PROM), 已有学者对这一工具进行了中文翻译和修订(Carlo, Eisenberg, & Knight,1992; Lai, Siu, Chan, & Shek, 2012)。通过联系Carlo和 Siu得到授权许可, 获得了中文版的 PROM (青少年版)、计分方法及模板。修订后的中文版PROM通过对5个日常生活事件的判断来测量被试的道德推理水平。名为“献血”的故事, 描述了为一名病重的小孩献血的情景; 名为“欺负”的故事, 描述了目睹一名小孩受到同学欺负的情景; 名为“意外”的故事, 描述了在参加朋友聚会的路上遇到摔伤的小孩的情景; 名为“游泳”的故事, 描述了为了帮助残障儿童学习游泳而需要牺牲自己宝贵时间的情景; 名为“洪水”的故事, 描述了为了帮助灾区而要贡献自己食物的情景。每个事件后面跟随1个行为的选择,然后被试对6个理由的重要性进行评定。PROM (青少年版)5个生活事件得分和加权总分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588至0.734之间。
4.3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基本与实验1相同, 只有微小改动。看完小短片后, 不需要被试完成瑞文测验, 而是通过电子邮件要求被试完成中文版PROM。最后, 在被试填写个人信息表的时候, 以实验1中发送求助邮件的范式, 求助被试完成三份网络问卷。
4.4 数据分析方法与软件
本研究想要探讨的中介作用中, 自变量(道德情绪)是多分类型变量。于是, 采用Hayes和Preacher推荐的方法来评估中介效应(Hayes & Preacher, 2011,2014)。中介效应的分析使用SPSS 20.0和Mplus 6.12。
4.5 实验结果
首先计算三种实验条件(中性情绪(77人)、同情情绪(73人)和内疚情绪(78人))下, 道德推理水平和网络助人行为水平, 结果见表2。
接下来, 采用Hayes和Preacher推荐的方法来分析道德推理在道德情绪与网络助人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首先, 对多分类别自变量道德情绪进行虚拟化, 以中性情绪为参照组,D
指代同情情绪,D
指代内疚情绪。于是, 当被试属于同情情绪组时,D
等于1,D
等于0; 当被试属于内疚情绪组时,D
等于0,D
等于1; 当被试属于中性情绪组时,D
等于0,D
等于0。表 2 不同情绪类型被试的道德推理和网络助人行为水平(M ± SD)
中介模型见图1和图2。
图1 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
图2 中介效应模型
采用Mplus 6.12软件来估计图1和图2中两个模型的各个系数, 结果见表3。
表3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a
= 0.026,p
< 0.001;a
= 0.016,p
<0.05;b
= 82.918,p
< 0.05;c'
= 10.382,p
< 0.01;c'
=10.751,p
< 0.01。c'
和c'
分别表示, 相对于中性情绪, 同情情绪和内疚情绪的相对直接效应。通过整合道德情绪对道德推理影响的参数估计值(a
和a
)和控制道德情绪后道德推理对网络助人行为影响的参数估计值(b
), 可以得到相对间接效应。a
和a
分别表示相对于中性情绪, 观看同情情绪和内疚情绪后产生的道德推理得分差异。于是,道德情绪的相对间接效应等于相对总效应等于对应的相对直接效应和相对间接效应之和,c
=c'
+a
b
= 10.382 + 2.156 =12.538,c
=c'
+a
b
=10.751 + 1.327 = 12.078。至此, 已经分析了中介模型中相对总效应、相对直接效应和相对间接效应的大小。按照Hayes和Preacher推荐的方法, 并使用他们提供的 SPSS计算模块(Hayes & Preacher, 2011, 2014), 针对每个相对间接效应和整体间接效应做omnibus检验, 结果见表4。
表4 间接效应的检验结果
通过omnibus检验, 发现道德推理能中介道德情绪与网络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 但到底是完全中介效应还是部分中介效应, 还需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检验直接效应。仍然采用omnibus检验分析k−
1个D
变量加入模型后确定系数的增加值(ΔR
), 结果表明ΔR
= 0.047,F
(2, 224) = 5.823,p
< 0.01, 说明存在道德情绪对网络助人行为的直接效应。综合上面的分析, 存在道德情绪通过道德推理影响网络助人行为的间接效应, 也存在道德情绪对网络助人行为的直接效应, 表明道德推理在道德情绪与网络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5 讨论
5.1 道德情绪对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
实验1的结果表明道德情绪(同情、内疚)可以促进个人的网络助人行为, 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Ketelaar & Au, 2003)。作为道德情绪中关注他人的情绪, 同情源自对他人痛苦状态的理解和忧虑。它伴随着忧虑或伤心情绪, 从而会激发个体通过亲社会行为消除此种情绪(Daniel et al., 2014)。而同情情绪是可以作为亲社会行为的某种“动机”的(Eisenberg, 2010), 体验同情情绪可以使个体展现更多的观点采择行为(Tangney et al., 2007), 也更多地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和应对道德困境。此外, 同情情绪还会导致个体重视他人的情绪状态、困境和需求(Eisenberg et al., 2001; Malti et al., 2016)。在助人情景中, 对于求助者的困境和需求的更多关注,就会启发更大的动机去帮助求助者, 于是导致个体更可能做出助人行为。
就内疚对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来说, 作为自我意识的道德情绪, 内疚为个体自身行为的社会和道德可接受性提供了及时、显著地反馈(Ilies et al.,2013)。当个体违反道德规范、犯错或违法时, 伴有厌恶感的内疚就会接踵而至。当实施道德的行为时,内疚情绪就会消除。同时, 经历内疚情绪的个体会特别关注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或可能的不道德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消极后果, 从而更可能实施助人行为(Malti et al., 2016)。另外, 内疚情绪还带给个体紧张和懊悔感, 这会阻碍个体做出不道德行为(Menesini& Camodeca, 2008)。于是内疚情绪可以使个体产生强烈的道德感和按社会道德规范行事的动机, 在助人情景中以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 最终会促使个体实施助人行为。
5.2 道德推理在道德情绪和道德行为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实验2的结果表明, 道德推理在道德情绪与网络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Eisenberg et al., 2001)。
由于本实验考察了两种道德情绪——关注他人的同情情绪和自我意识的内疚情绪, 对于中介效应中道德情绪对道德推理的影响的讨论就分别针对这两种情绪展开。就关注他人的道德情绪来说,同情可能使个体进行更多的观点采择(Tangney et al., 2007), 更容易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整个道德情景。另外, 同情情绪会激发个体更多关注他人的情绪状态、困境和需求(Eisenberg et al., 2001)。Eisenberg认为同情情绪能在特定情境下启动预先存在的他人取向道德推理, 于是同情能影响特定情境下道德推理的建构(Eisenberg, 2010)。Eisenberg还认为就算个体没有理解或表现出高水平的道德推理, 逻辑上也可以期待同情能促进高水平的他人取向的关注, 而抑制享乐主义、自我中心的关注(Eisenberg,2010)。就同情情绪与道德推理的关系而言, 有理由相信相比于公正取向的Kohlberg式道德推理, 同情情绪与亲社会道德推理的关系应该更密切。因为亲社会道德推理都是针对特定的道德两难困境, 即个体自我的需求与他人需求相冲突的困境, 而在这种困境中禁令、权威和义务的作用是很小的。而同情情绪的产生需要个体对他人痛苦状态有所理解和忧虑(Daniel et al., 2014), 体现对他人需求的认知。本实验中道德推理的测试就是针对亲社会情境的,是特有的亲社会道德推理工具, 因此被试的同情情绪应该影响其道德推理得分。
就道德推理中介内疚对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来说, 内疚情绪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可以通过两种途径——通过针对预期行为(以预期会产生内疚的形式)和实际行为(以随之而产生内疚的形式)的反馈发挥作用(Tangney et al., 2007)。后一种形式,内疚情绪可以直接影响道德行为。前一种形式, 内疚情绪还可以影响道德行为之前的道德认知。因为内疚情绪使个体关注自身已经内化的道德标准, 意识到某些行为与这一道德标准不一致(Ilies et al.,2013)。因此, 内疚伴随的厌恶感可以影响个体的道德推理。同时, 内疚情绪会带给个体紧张和懊悔感(Menesini & Camodeca, 2008), 使个体产生强烈的道德感和按社会道德规范行事的动机, 在道德情景中会以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消除紧张和懊悔感,也就会导致个体的亲社会道德推理得分会较高。
就道德推理对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来说, 亲社会道德推理水平高的个体, 内化了高标准的道德要求, 也更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Eisenberg et al., 2001), 于是在道德情景中更有可能按社会道德规范做出反应。以往的研究也证明了亲社会道德推理与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Eisenberg et al., 2002;Reynolds & Ceranic, 2007)。而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说, 道德推理可以看作是个体对道德情景的理解和认知的反映, 也能作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每个社会行为前, 个体都有一个特定的信息加工过程, 将收集到的社会信息与自己的社会经验相结合, 以最终选择进而实施某种社会行为。因此, 个体是否实施助人行为, 会受到其在道德情景中的社会信息加工的影响(寇彧, 马艳, 谭晨, 2004), 而道德推理可以看作是个体对道德情景进行信息加工。
本研究发现道德推理可以部分中介道德情绪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也就是说, 道德情绪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直接影响和通过道德推理的间接影响。Greene等人的道德双加工模型与Leffel的道德动机社会直觉模型都认为道德情绪可以通过道德推理间接影响道德行为(Greene et al.,2008; Leffel, 2008), 本研究也发现了这一间接影响。这两个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 道德动机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情绪不能直接影响道德行为, 必须通过其它因素的完全中介, 而道德双加工模型认为道德情绪可以直接影响道德行为, 也可以通过其他因素的部分中介。本研究发现的部分中介模型符合道德双加工模型对道德情绪、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之间关系的论述, 因此, 本研究支持道德双加工模型、不支持道德动机社会直觉模型。
5.3 研究不足与未来方向
本研究的不足:(1)本研究所采用的网络助人行为指标, 并不能完全代表网络助人行为。网络世界中, 助人行为可以有延时。但由于本研究是实验室实验, 只能测试即时助人行为, 于是没有包含延时助人行为。(2)本研究使用视频启动情绪的方式, 但道德情绪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 情绪启动的效果可能不够强烈。此外, 本研究只是针对状态情绪,而没有考虑特质情绪。(3)被试性别不太均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探讨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很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1)在探讨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时, 除了考虑情绪、推理外, 还应该探讨个体特征、外部因素。(2)探讨情绪和推理对不道德行为的作用, 进一步验证相关的道德心理理论。(3)探讨其它道德情绪的作用,如感恩、厌恶等。
6 结论
本研究发现道德情绪可以显著影响个体的网络助人行为, 道德推理可以部分中介道德情绪对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该结论支持道德双加工模型、不支持道德动机社会直觉模型。
Ahn, S. J., Le, A. M. T., & Bailenson, J. (2013). The effect of embodied experiences on self-other merging, attitude, and helping behavior.Media Psychology, 16
(1), 7–38.Berenguer, J. (2010). The effect of empathy in environmental moral reasoning.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42
(1), 110–134.Blair, C. A., Thompson, L. F., & Wuensch, K. L. (2005).Electronic helping behavior: The virtual presence of others makes a difference.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7
(2), 171–178.Bosancianu, C. M., Powell, S., & Bratović, E. (2013). Social capital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nline and offli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net Science, 8
(1), 49–68.Bradley, M. M., & Lang, P. J. (1994). Measuring emotion: The self-assessment manikin and the semantic differential.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25
(1), 49–59.Carlo, G., Eisenberg, N., & Knight, G. P. (1992). An objective measure of adolescents’ prosocial moral reasoning.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
(4), 331–349.Carlo, G., Mestre, M. V., Samper, P., Tur, A., & Armenta, B. E.(2010). Feelings or cognitions? Moral cognitions and emotions as longitudinal predictors of prosoci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48
, 872–877.Daniel, E., Dys, S. P., Buchmann, M., & Malti, T. (2014).Developmental relations between sympathy, 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s, moral reasoning, and social justice values from childhood to early adolescence.Journal of Adolescence,37
(7), 1201–1214.De Hooge, I. E., Zeelenberg, M., & Breugelmans, S. M. (2007).Moral sentiments and cooperation: Differential influences of shame and guilt.Cognition and Emotion, 21
(5), 1025–1042.Ding, F., Zhou, J., & Hu, Y. (2014). The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uilt and the influence of guilt on their fair behavior.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37
(5),1154–1159.[丁芳, 周鋆, 胡雨. (2014). 初中生内疚情绪体验的发展及其对公平行为的影响.心理科学, 37
(5), 1154–1159.]Eisenberg, N. (2000). Emotion, regulation, and moral developmen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1
(1), 665–697.Eisenberg, N. (2010). Empathy-related responding: Links with self-regulation, moral judgment, and moral behavior. In M.Mikulincer & P. R. Shaver (Eds.),Prosocial motives,emotions, and behavior: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pp.129–148).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Eisenberg, N., Guthrie, I. K., Cumberland, A., Murphy, B. C.,Shepard, S. A., Zhou, Q., & Carlo, G. (2002).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early adulthood: A 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
(6), 993–1006.Eisenberg, N., Hofer, C., Sulik, M. J., & Liew, J. (2014).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moral reasoning and a prosocial orientation in young adulthood: Concurrent and longitudinal correlate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0
(1), 58–70.Eisenberg, N., Zhou, Q., & Koller, S. (2001). Brazilian adolescents' prosocial moral judgment and behavior:Relations to sympathy, perspective taking, gender-role orientation,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Child Development,72
(2), 518–534.Erreygers, S., Vandebosch, H., Vranjes, I., Baillien, E., & De Witte, H. (2017). Nice or Naughty? The role of emotions and digital media use in explaining adolescents’ online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Media Psychology, 20
(3),374–400.Greene, J. D., Morelli, S. A., Lowenberg, K., Nystrom, L. E.,& Cohen, J. D. (2008). Cognitive load selectively interferes with utilitarian moral judgment.Cognition, 107
(3), 1144–1154.Grimm, M., & Kroschel, K. (2005, November). Evaluation of natural emotions using self assessment manikins. In2005 IEEE Workshop on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pp. 381–385). San Juan: IEEE.Guéguen, N., & Stefan, J. (2016). “Green Altruism” short immersion in natural green environments and helping behavior.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48
(2), 324–342.Hardy, S. A. (2006). Identity, reasoning, and emotion: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three sources of moral motivation.Motivation and Emotion, 30
(3), 205–213.Hayes, A. F., & Preacher, K. J. (2011). Indirect and direct effects of a multicategorical causal agent in 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Hayes, A. F., & Preacher, K. J. (2014). 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with a multicategorical independent variable.British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Psychology,67
(3), 451–470.Ho, S. C., Ting, P. H., Bau, D.Y., & Wei, C.C. (2011).Knowledge-sharing intention in a virtual community: A study of participants in the Chinese Wikipedia.Cyberpsychology,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
(9), 541–547.Ilies, R., Peng, A. C., Savani, K., & Dimotakis, N. (2013).Guilty and helpful: An emotion-based reparatory model of voluntary work behavior.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98
(6), 1051–1059.Jadin, T., Gnambs, T., & Batinic, B. (2013). Personality traits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 online communitie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
(1), 210–216.Jennings, P. D., McGinnis, D., Lovejoy, S., & Stirling, J.(2000). Valence and arousal ratings for Velten mood induction statements.Motivation and Emotion, 24
(4), 285–297.Ketelaar, T., & Au, W. T. (2003). The effects of feelings of guilt on the behaviour of uncooperative individuals in repeated social bargaining games: An affect-as-in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ole of emotion in social interaction.Cognition and Emotion, 17
(3), 429–453.Kou, Y., Ma, Y., & Tan, C. (2004).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prosocial tendencies, prosocial moral reasoning and their correlation patterns.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27
(2), 329–332.[寇彧, 马艳, 谭晨. (2004). 大学生亲社会倾向、亲社会推理以及它们的相关模式.心理科学, 27
(2), 329–332.]Lai, F. H. Y., Siu, A. M. H., Chan, C. C. H., & Shek, D. T. L.(2012). Measurement of prosocial reasoning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2
, Article ID 174845.Laible, D. J., Murphy, T. P., & Augustine, M. (2014). Adolescents’aggressive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Links with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negative emotionality, moral affect,and moral cognition.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75
(3), 270–286.Lee, Y. C., & Wu, W. L. (2015). Effects of medical disputes on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of negative emotions and negative online word-of-mouth.Psychological Reports, 117
(1), 251–270.Leffel, G. M. (2008). Who cares? Generativity and the moral emotions, part 2: A “Social Intuitionist Model” of moral motivation.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 36
, 182–201.Lewis, C. E., Thompson, L. F., Wuensch, K. L., Grossnickle,W. F., & Cope, J. G. (2004). The impact of recipient list size and priority signs on electronic helping behavior.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
(5), 633–644.Li, J. (2008).Moral emo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behavior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李娟. (2008).犯罪青少年的道德情绪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Liu, Q. W., Xu, Q. C., Liu, H. S., & Liu, Q. X. (20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social support and online altruistic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 moderated mediating model.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32
(4),426–434.[刘勤为, 徐庆春, 刘华山, 刘勤学. (2016).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心理发展与教育
,32
(4), 426–434.]Ma, X. H., & Lei, L. (2011). Adolescents' internet morality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online.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34
(2), 423–428.[马晓辉, 雷雳. (2011). 青少年网络道德与其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心理科学, 34
(2), 423–428.]Malti, T., Gummerum, M., & Buchmann, M. (2007).Contemporaneous and 1-year longitudinal prediction of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from sympathy and moral motivation.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8
(3),277–299.Malti, T., Ongley, S. F., Peplak, J., Chaparro, M. P., Buchmann,M., Zuffianò, A., & Cui, L. X. (2016). Children's sympathy,guilt, and moral reasoning in helping,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A 6-year longitudinal study.Child Development,87
(6), 1783–1795.Meier, B. P., Moeller, S. K., Riemer-Peltz, M., & Robinson, M.D. (2012). Sweet taste preferences and experiences predict prosocial inferences, personalities, and behavio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2
(1), 163–174.Menesini, E., & Camodeca, M. (2008). Shame and guilt as behaviour regulators: Relationships with bullying, victimiz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6
(2), 183–196.Nelissen, R. M. A., Dijker, A. J. M., & deVries, N. K. (2007).How to turn a hawk into a dove and vice versa: Interactions between emotions and goals in a give-some dilemma gam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
, 280–286.Ongley, S. F., Nola, M., & Malti, T. (2014). Children’s giving:Moral reasoning and moral emo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onation behaviors.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 458.Paxton, J. M., & Greene, J. D. (2010). Moral reasoning: Hints and allegations.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 2
(3), 511–527.Reynolds, S. J., & Ceranic, T. L. (2007). The effects of moral judgment and moral identity on moral behavior: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moral individual.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2
(6), 1610–1624.Shi, C. S., & Qian, M. Y. (1999).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hame and guilt.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7
(1),35–38.[施承孙, 钱铭怡. (1999). 羞耻和内疚的差异.心理科学进展, 7
(1), 35–38.]Sproull, L., Conley, C., & Moon, Y. (2005). Prosocial behavior on the net. In Y. Amichai-Hamburger (Ed.),The social net:Human behavior in cyberspace
(pp. 139–161).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Sze, J. A., Gyurak, A., Goodkind, M. S., & Levenson, R. W.(2012). Greater emotional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late life.Emotion, 12
(5), 1129–1140.Tangney, J. P., Stuewig, J., & Mashek, D. J. (2007). Moral emotions and moral behavior.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8
, 345–372.Wang, C. C., & Wang, C. H. (2008). Helping others in online games: Prosocial behavior in cyberspace.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11
(3), 344–346.Wang, Y. Q., Guo, B. Y., & Wu, H. H. (2007). Effects of emotional state on undergraduates' moral judgments.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30
(6), 1324–1327.[王云强, 郭本禹, 吴慧红. (2007). 情绪状态对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心理科学, 30
(6), 1324–1327.]Whitaker, J. L., & Bushman, B. J. (2012). “Remain calm. Be kind.” Effects of relaxing video games on aggressive and prosocial behavior.Social Psychology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3
(1), 88–92.Wu, P., & Liu, H. S. (2014). Association between moral reasoning and moral behavio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6
(8), 1192–1207.[吴鹏, 刘华山. (2014). 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关系的元分析.心理学报, 46
(8), 1192–1207.]Yuan, L., Peng, M., Liu, D. W., & Zhou, R. L. (2011).Cognitive appraisal influences negative emotion experience 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y.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3
(8),898–906.[原琳, 彭明, 刘丹玮, 周仁来. (2011). 认知评价对主观情绪感受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心理学报, 43
(8), 898–906.]Yue, Y. J. (2015).The influence of trait empathy and sympathy on online altruistic behavior with college student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岳玉洁. (2015).特质移情和同情情绪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Zhang, X. X., & Sang, B. (2012). The effect of children’s guilt emotion on their prosocial behaviors.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35
(2), 314–320.[张晓贤, 桑标. (2012). 儿童内疚情绪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心理科学, 35
(2), 314–320.]Zheng, X. L., & Zhao, W. (2015).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mpathy, self-efficacy and 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3
(2), 358–361.[郑显亮, 赵薇. (2015). 共情、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
(2), 35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