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电厂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探讨

2017-01-31王建华董旭

西部论丛 2017年12期
关键词:火电厂

王建华 董旭

摘 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电力得到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用电量呈上升趋势,并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GDP的增长,因此,我国的电力企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关键词:火电厂 烟气排放 大气环境影响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研发出如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水能发电和核能发电等一系列利用自然力量发电的方式,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量极大,这些利用自然力量所发的电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我国的主要发电方式仍为火力发电。本文对燃煤发电机组产生的污染物危害进行了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一、火电厂的几种大气污染物

1、烟尘

烟尘又称为“飘尘”。火电厂燃烧系统产生的飘尘的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其中有镍、镉、铬、铅、钒、砷等的有毒化合物,特别是致癌物质苯并芘、苯芘等,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引起肺癌或皮肤癌。飘尘的危害程度与尘粒的大小及性质密切相关。在各种飘尘中,粒径在0.5一5.0微米的飘尘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2、S02

SO2是无色不燃的有毒气体,有强烈的辛辣、窒息性气味,遇水会形成具有一定腐蚀作用的亚硫酸,若与空气中的NO2发生光化学氧化反应,会迅速转化为S03,进而与水汽结合形成腐蚀性和刺激性较强的硫酸。火电厂锅炉产生的S02污染主要来自煤粉中硫的燃烧。大气中存在的S02、S03和H2SO4(气)等一般称为硫的氧化物,它们对人类及动植物都是极为有害的。

3、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和四氧化二氮等。这些化合物中,除了二氧化氮外,其余氮氧化物都很不稳定,遇到外界条件改变(光照、热等)就会变为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火电厂燃煤中氮的含量大多数在1%左右,其燃烧产物主要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并且以一氧化氮为主。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氮氧化物是生成臭氧的主要物质之一,臭氧的形成导致大气的氧化性增强,使一些大气污染物(如确酸盐、硫酸盐等)形成了二次颗粒物,从而降低了大气能见度。第二,氮氧化物是城市细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细颗粒物的增多,使城市面临的雾霾灾害风险不断升级。第三,在紫外线照射下,氮氧化物与碳氧化合物会发生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会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对眼睛和咽喉有强烈地刺激作用,并会出现头痛、呼吸道疾病恶化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死亡。

二、火电厂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危害

原煤的燃烧所排放的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无论是对大气环境,还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都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烟尘的排放使大气环境中烟尘的含量迅速增加,这是造成当前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长期处于这样的大气环境中,人体的呼吸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含硫煤的大量燃烧使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增加,当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大气层出现降雨时,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酸雨,且酸雨浓度随着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上升而上升,从而不断加大了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程度和范围,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二氧化硫本身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相对较高,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三、火电厂烟气排放的治理措施

1、烟尘排放量的控制

烟尘排放量的增加是影响大气环境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必須对工厂排放的烟尘进行合理控制。对于烟尘排放量的控制可从以下两方面做起:①应用高效的除尘装置(比如静电除尘装置)和除尘技术(比如湿法除尘技术)。日本的湿式电除尘技术较为成熟,并且已经被应用于700MW及1000MW的电厂中,经过多年的运行,应用经验较为丰富。②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大气中的烟尘含量,对于排放量超出的部分,需要重新制订收费标准,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控制烟尘排放量的目的。

2、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控制

二氧化硫的危害程度要比烟尘大,因此,在治理大气环境污染方面,二氧化硫的治理不可忽视。对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控制可从以下三方面做起:①改进火电厂火力发电设备的脱硫技术或重新安装脱硫装置;②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对发电设备作脱硫技术处理,从而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火电厂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并且对于排放量超出的部分,要实施加收排放费用等处理手段。

3、氮氧化物排放量的控制

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结合最终会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并与其他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方法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和混合法(SNCR/SCR)。传统的SCR工艺在还原剂的选择上以液氨为主,但当前氨法SCR转化成尿素SCR的工艺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较普遍的主流工艺,以尿素为SCR还原剂的工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商业运行经验。

结束语

总之,要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首先需要社会各界对火电厂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危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促进国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借助法律控制、规范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此外。火电厂也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完善各项工艺,或者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置,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近年来,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烟气超低排放”的概念,在原来的基础上,各项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度降低,排放浓度达到天然气机组的水平,这在燃煤电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洪瑞.火电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2):85-86.

[2] 熊佐芳,程海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环境与发展,2017(08):78-79.

[3] 张玉翠.浅谈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发展趋势[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2):58-59.

[4] 李昌隆.试分析当下环境影响评价的弊端和改进[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4):45-46.

猜你喜欢

火电厂
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维护方法
火电厂环保设施节能改造技术探索
先导式输灰技术在某火电厂的应用
火电厂600MW机组集控运行现状及改善对策分析
加强火电厂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策略
湿式电除尘器的发展及其在火电厂的应用研究
火电厂脱硝性能试验分析
火电厂汽轮机辅机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实践
关于火电厂汽轮机故障分析方法与检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