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2017-01-31李书印

西部论丛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建筑

李书印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大大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应详细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施工要点及施工流程,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操作,从而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达到工程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 大体积混凝土 技术 施工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一定的历史,行业内的工作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理论,提出有效地施工方案。以下笔者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点,对当前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对建筑行业有所助益。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中进行了介绍,其体量相对较大,但是这也决定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难度,如果控制不当则会引发裂缝问题。

1.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水泥水化過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d左右,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0J左右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kg/m3~550kg/m3来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KJ~27500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可达70℃左右,甚至更高)尤其对大体积混凝土来讲,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故混凝土中心温度很高,就会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1.2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支撑条件、钢筋等),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等三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1.3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梯度。如果外界温度的下降过快,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其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另外外界的湿度对混凝土的裂缝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界的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对策

2.1控制温度作用影响

温度作用力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有较大影响,在温度控制方面,可以选择强制性降温处理方式。比如说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道,将冷水注入混凝土内部,实现对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有效控制。另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水泥使用量方式实现对裂缝的控制,选择粉煤灰硅盐水泥等,在材料搅拌过程中充分释放混凝土中热量,实现对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有效控制。另外,还可以同浇筑温度控制方式,选择环境温度较低时间段浇筑,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

2.2约束力的控制

通过控制建筑外部约束力,能够使建筑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设置滑动层,减少地基下沉等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和地基间设置沥青毡层等方式,减少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约束力,降低裂缝发生率,还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应力方式,降低混凝土受到的约束力。比如说覆盖法,通过这种方式,保持混凝土内外温度相一致,降低热胀冷缩程度,实现对裂缝的有效控制。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技术要点

3.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首先,做好材料选择和配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水泥使用量非常大,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降低水化热的影响,同时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在水泥选择过程中,需要综合混凝土成本和强度要求分析考虑,可以选择粉煤灰水泥,不仅有着足够的硬度,同时还能够通过添加膨胀剂方式实现对水灰比的准确控制,降低水化热反应。在辅料选择方面,碎石和细砂能够更好的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另外,做好添加剂的选择,结合具体的功能需要,合理选择添加剂,与设计强度要求和试验结果相结合分析考虑,明确材料配比。

3.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技术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做好对模板质量、预埋构件位置和钢筋数量的检查,保证这些施工环节符合施工标准,之后展开浇筑施工。另外,还需要注意模板和钢筋清理,清除表面存在的油污和锈蚀,保证模板表明清洁性。认真封堵模板边缘孔洞和缝隙等,适当洒水,保持其湿度。在浇筑过程中,还需要利用排水清除等方式将地基表面的淤泥、杂质清除干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做好浇筑高度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高度需要控制在4.0m左右,如果选择分段浇筑方式,还可以利用溜槽和串筒等使浇筑垂直度得到保证,避免浇筑完成后出现离析等现象。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尽量选择分层浇筑方式,保证每层浇筑厚度一致,结合振捣器设备型号和性能等因素分析考虑,实现对浇筑厚度的有效控制。泵送混凝土浇筑厚度尽量控制在60cm左右,非泵送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以内。同时还需要注意浇筑时间的控制,不管选择分层浇筑方式还是推移浇筑方式,都需要保证下一层的施工在上一次初凝前进行。

3.3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按照温控技术的要求保温养护,要遵循以下规定:第一,进行保温养护,要使浇筑块体的内湾温差和降温速度达到温控指标的要求;第二,要根据温度应力确定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不能少于15天;第三,保存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如果混凝土浇筑后一个小时内在表面上出现塑性裂缝,可以采取二次亚光或者二次浇灌层的方法进行处理。塑料薄膜、草袋锯末都可以作为保温的材料,覆盖混凝土以及模板,在温度较低的季节要搭设挡风保温棚,计算覆盖层的厚度时要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

4结束语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取得理想的施工效果,需要把握好各项技术要点,包含施工技术、浇筑技术、振捣技术和搅拌技术等,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综合性控制,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有效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阳.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硅谷,2008(7).

[2] 刘亮.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9).

[3] 谈新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2(7).

猜你喜欢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建筑
工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蔚汾河特大桥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分析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