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战略导向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2017-01-31赵婧轩

西部论丛 2017年12期
关键词:战略导向发展战略全面预算管理

赵婧轩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蓬勃兴起。为了提高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不断引进新型有效的管理方式,希望研究出一种契合自身情况的管理方法,例如各种战略模式和全面预算管理。但是由于新晉企业市场经验不足,很难使战略发展和全面预算管理这两者的关系平衡,不能发挥出这两者引导企业良性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在战略导向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如何达到企业管理期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战略导向 全面预算管理 发展战略

引 言

全面预算是企业对于未来一定时期的目标和规划,并通过各项财务报表来展示资源配置的数字说明。企业之所以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是为了更加合理有效的使用企业资源。企业资源是有限且宝贵的,全面预算可以通过查看企业的事务和管理活动,在企业所定的战略目标下,更好的控制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如果想效益最大化,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企业必须要让战略和预算成为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具备全局观和长期发展观。如果我们从战略导向的视角来观察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就不难发现要构建完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一、全面预算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不足

(一)企业负责人不能很好认识发展战略,在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能动性和积极性

发展战略是企业通过全面分析目前所处的状态和成长周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合理的预测,从而制定和实施长远的发展目标和统筹规划。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管理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很好的进行发展战略的规划,不能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能动性及积极性,没有起到有效的榜样作用,无法严格的按照战略方针对工作合理的分配和安排,以至于普通员工也会缺乏相应的战略发展意识,在预算制定过程中也不会立足于发展战略。这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是新兴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在制订全面预算管理时不能严格遵从战略方针,不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战略目标

在全面预算制定中,不能合理地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预算管理,不能作为企业发展立足之根本,未能将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有机结合,只是简单的将以前年度财务数据进行复制、集合和汇总,缺乏分析和目标性。企业未能将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内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目标和策划。除此之外,企业在制定预算时,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和配合,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无法实现企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预算管理未和绩效考核有机结合,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完善

绩效考核体系在一个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个合理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能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还可以留住人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很多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未考虑预算制定和实施情况,使预算成为一项毫无作用的空壳,严重脱节。在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时,考核的指标非常单一,指标的设定不能很好的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来进行设定,预算考核的最终作用无法真正的发挥。

二、战略导向视角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建议

(一)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

企业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目标需要全面的分析企业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可以采用SWOT分析工具或者波士顿矩阵,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并将依照矩阵形式排列,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分析形势,为公司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结构性方法论支持。另外,因为其简单易于推广,有望成为团队共知的方法工具,用同样的结构和方法论更能促成团队思考决策的同频率,比较利于作出科学统一的决策。

(二)努力打造与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全面预算管理环境

首先要努力打造与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全面预算管理环境,进行统一明确的管理与安排,将战略发展目标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当中,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拥有企业战略发展意识,让员工都意识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性。其次预算要有专人专项负责,保证在预算过程中更好的将战略发展目标与自身工作目标相结合,并且有效地落实。对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企业也应积极的研究,内部环境影响预算的重要因素要及时改造,例如组织结构等,对于外部环境要更好的适应和利用。

(三)制订预算方案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高度的关联性

企业无论在制定短期还是长期预算方案时,都要与企业发展战略有高度的关联性,并要求员工作业时严格执行预算命令,做到融会贯通。对于资源调配围绕发展战略执行,进行不断的优化。预算目标要进行合理的分解,考虑到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以及时期等因素。实施过程中遇到执行不下去的情况要做到及时向上级反馈,预算不合理要及时调整和修改,使之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更多的考虑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使预算制定更加合理和充分。

(四)将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有机结合,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应当通过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对影响企业绩效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评判,以此避免了偏见和主观的评价。但考核指标不宜过多,不宜执行和管理,要突出关键指标的重要性。每一个考核指标要根据每个战略目标的重要性程度高低,赋予不同的权重。企业要客观分析企业年度之间的增长状况及发展水平,科学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绩效考核工具,例如关键指标考核和平衡计分卡工具,这些方法能使企业战略和考核体系更好的结合和运用,能更好的进行资源配置,使企业更健康的发展。

三、结束语

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和复杂的管理工具,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以及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企业还需要在今后不断的摸索和研究,对于现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效地提出解决措施,更好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毕可佳 . 战略导向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 [J]. 改革与战略,2015,31(08):60-63.

[2] 王洪涛 . 战略导向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讨 [J].财会通讯,2016,(20):127-128.

[3] 赵凤英,彭晓涛 . 战略导向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改进[J]. 财会通讯,2015,(26):72-74.

猜你喜欢

战略导向发展战略全面预算管理
以战略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理论探析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我国航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