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自主学习探讨
2017-01-31徐思盈
徐思盈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升英语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应依据相应级别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展自主学习,多层次、多途径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力求提升课堂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英语 自主学习
一、开发更多渠道拓展自主学习的实践空间
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体验、感悟,去创造、应用。要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程度,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任务,训练学生独自计划、实施和完成一项语言任务,如准备值日生汇报、编对话、讲故事、制作名卡和地址薄、给好朋友或老师打一个英文电話、学唱一首英文歌曲、讲一则英文幽默故事、自制圣诞和新年贺卡、编英文报、写配图短文、设计英文晚会(如圣诞Party)、收集自己所崇拜名人的个人信息档案、给外国学生写信、参加英语讲座、英语角、英语竞赛等。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自主阅读量大约为课内阅读量的两倍以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使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或校园网,随时随地进行符合个人需求的自主学习,并有可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和提问答疑,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实践证明,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创设真实场景和语境,优化自主学习的氛围
语境,指的是语言运用的环境。语言环境恰恰是人获得语言技能的唯一有效途径。以真实的语言环境为平台,通过交流来了解、熟悉、运用、精通这种语言和它所代表的文化,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借助多媒体、教师自身的语言和肢体语言等多重途径精心创设特定的情境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从而促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参与热情,并在此过程中理解、操练、运用目标语言,能极大地优化教学效果。
以Book1Unit4 Earthquakes的阅读课的Warming-up部分为例。第一位教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 natural disaster? Can you describe what it was like and how you felt? 时,接连十几名学生要么说Sorry, I dont know, 要么一头雾水站在那儿不知所措。学生所填写的表格:What would you do i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flood, earthquake, typhoon, fire) 大多也是聊聊数词不得要领。这批孩子出生于90后,所居住的城市从未发生过自然灾害,一辈子都没有经历过的事,仅凭课前相关知识的点滴印象何以在仓促的一问一答中侃侃而谈?最后教师只好匆忙转入Reading。 导入环节的冷场还影响了学生阅读和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有效性大打折扣。第二位教师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教学策略。课堂导入由日本阪神大地震和印尼海啸的视频开始。当学生们亲眼看到地震后房子成片倒塌、看到海啸后水中飘浮着的具具尸体时,课堂里鸦雀无声, 气氛凝重。教师适时提问:How do you feel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about earthquakes and tsunami? 学生纷纷表达了他们的心情:sad, shocked, scared, frightened, terrible, worried, concerned, helpless, unbelievable。接着教师展示几组不同自然灾害及其危害的照片,继续提问:What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do you know about besides earthquakes and tsunamis? What damages do they cause? 结合图片所给信息,学生顺利地列出earthquakes, floods, hurricanes, tsunamis, volcano eruptions等目标词汇,并在表述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时,自然而然地列出lay in ruins, suffer from,get injured, be destroyed, be trapped, built shelter等目标短语和It seemed as if…这一目标句型,为之后的文本阅读和语意理解和情感剖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设真实语境,透过具体语境下的信息,学习并运用语境中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来实现教学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触发真情实感,实现多元语用
与文本的持续对话中,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得到多元发展与提升。
在自主学习一堂阅读课A Single Crocus为例。文本是一篇描绘亲情,展示父爱的美文,文章主旨为冬日里的番红花让我们在严冬中有信心期待春天的到来。而番红花的播种者,深爱我的父亲才是真正给与我力量在苦难面前保持信念和乐观的人。
处理第二段内容的时,教师首先提问Whats Dads surprise? 学生通过寻读得到文本基本信息: Dad planted crocuses for me。教师再问Why did Dad plant crocuses for me?学生通过细读得到文本核心信息:He perfectly timed to meet my needs. 教师追问what qualities can we learn about Dad? 学生通过品读推断出父亲的优秀品质:He was carefully and considerate. 环环相扣的设问之后,学生对于这个大爱无声的父亲形象有了深刻而丰富的感受。教师因势利导,组织一轮即兴讨论:Do you feel the same as the author did? What did your Dad do for you? 学生们用所学的语言描述着深深印刻在他们成长路上父亲带来的一个个温馨瞬间:My father took good care of me when I fell ill. My father kept me company and encouraged me to cheer up when I lost the football match. My father did more for me than the authors Dad. He works hard day and night to make sure that I lead a happy life. and I love him very much.从字里行间的父爱到生活中的父爱,这种美好的情感在学生心中交融激荡,终究汇成一股情感的涓涓暖流,也变成了渴望用英语表达,渴望用英语交流,渴望用英语分享的情感体验。
四、集思广益、多管齐下,形成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教师要多方面地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策略。如:设计调查问卷,呈现必须掌握的一系列学习策略,供学生了解、选用;指导学生制订具体、详细的计划,确定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具体活动和时间安排;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或其他记录方式,记下自己学习的过程、方法、体会,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通过座谈和讨论,让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对学习策略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个别指导;要求学生留心自己的英语错误,并备有专门记录和纠正错误的复习本;遇到困难是如何获取帮助;做练习注意研究各类常考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学习和掌握应考策略和方法;学会创造和把握运用英语的机会;善于借助身势语言手段提高交际效果;懂得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中外多种语言学习理论,需要同行们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