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麦金泰尔新德性论

2017-01-31窦文珠

山西青年 2017年14期
关键词:麦金太尔泰尔

窦文珠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浅析麦金泰尔新德性论

窦文珠*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麦金泰尔揭示了当代道德体系无序的现状,指明了我们生活在一个盲目的失去自我的道德体系当中,并由此展开了对道德的追根溯源,得出了如今无序的现状是因为启蒙运动摒弃了亚里士多德的美德,并由此提出要重塑道德体系就需回到亚里士多德,最后麦金泰尔提出了新德性论。

美德;亚里士多德;道德体系

在《追寻美德》一书中,麦金泰尔通过对一场自然科学灾难的描述,引出了如今道德体系的现状:混乱无序。我们所运用的道德体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体系,我们所掌握的关键性词汇都已经极大的丧失了。那我们的道德体系是从何时开始渐渐丢失了传统意义的概念;我们又应当如何挽救局面去重塑一个有序的道德体系呢?麦金泰尔对此做出了回答。

一、构建启蒙时代之后的现代美德伦理

麦金泰尔指出现代道德的无序是因为启蒙运动的失败。自从启蒙运动摒弃了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之后,道德体系失去了历史的探源,仅存一些无所探求的道德概念。于是启蒙运动后的哲学家们,陆续提出了情感主义、功利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等理论,希望用他们所构造的理论去解释道德概念。但是实践证明这些理论都站不住脚。

第一,他批判情感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麦金泰尔指出:情感主义带有主观情绪的表达,而且希望这种表达可以影响其他人的判断。情感主义认为不存在客观的道德判断的标准,有关他的标准是由人自身的主观判断来判断的,可众所周知,道德标准是不能用主观判断的,如果单纯的用主观判断会造成道德标准的不确定从而引发更加混乱无序的道德现状。

第二,理性地指出功利主义的严重问题。麦金泰尔指出,启蒙运动的失败导致了现代各种道德问题出现,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功利主义流行。边沁的功利主义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动机就是避苦趋乐,而道德的目的就是这种避苦驱乐的最大的期望。这样一来,人对幸福和快乐的追逐就是人所遵循的道德规则,也就是说,人们做出的选择往往是有利于自己对于幸福和快乐的追求的。可是,不仅每个人对于幸福快乐的标准不同,而且就“什么是幸福快乐”大多数人都只对其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样一来“他是一个可供多种多样的意识形态使用的伪概念,但也仅此而已。”①

第三,认真反思新自由主义的过失。麦金泰尔认为,现代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从公共立场上看对人来说有关善的生活的问题或人类生活的目的问题是无法系统地加以解决的。在这些问题上,个人可以自由的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②可以看出,此时对于“道德的标准是什么”已经放弃了研究,转而通过对“个人的自由选择”做出了肯定。认为有关道德的问题无法解决所以就干脆置之不理,认同个人的选择把其归为自由,这已经充分的显示出现代自由主义者对于解决道德问题的无奈。

第四,检讨现代性理论的道德虚构性错误。麦金泰尔深入分析认为,以上的理论无法被合理论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现今的道德体系是被虚构的。启蒙运动后的哲学家们却试图建立另一套道德体系于是生搬硬套了残留的美德学说,而统治者们需要这种体系去支撑他们继续统治,于是这些实际上根本站不住脚的理论体系有了政治权利的支持所以并未倒下。由此可见,如今之所以道德体系已危在旦夕但人们依旧无从察觉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早已成为一个虚构的时代,有关真正的美德的概念已被边缘化了。

二、重构当代美德伦理的设想

麦金泰尔明确主张,拯救现代性道德危机的根本出路,就是重构当代德性伦理。

首先,麦金泰尔揭露了现代伦理颠倒美德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麦金泰尔认为,现存的道德体系继承了传统美德的断篇残章,缺乏着曾经的社会结构和语境却仍然沿用着它的概念。变得不同的是,传统的美德拥有着美德的目的,而现存的美德只是作为一个外在规范,它与专权意志紧密结合,为权威和权力服务。

其次,麦金泰尔认为,尼采的超人并不能拯救现代文明。

基于对于现代性道德危机的反思,尼采提出了“超人”一说,尼采认为,超人是我们个人的意志。尼采存在于启蒙运动之后建立的理性之中,他敏锐的发现并且勇敢的提出了这个问题,提出用意志瓦解理性的方法并且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但他仍旧没能逃脱情感主义的枷锁,反而他的“超人”一说容易走向唯我论的峡谷。

第三,麦金泰尔主张重构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

麦金泰尔十分崇尚亚里士多德的美德学说,那亚里士多德对美德是如何定义的?

在英雄社会时期,人们都有着一个固定的特性角色,每个人能就应该履行他代表角色的义务。因此在英雄社会个人是否拥有美德就是判断其行为。这样一来,拥有优秀行为的人会被大家歌颂拥有美德,而消极怠尽的人则相反。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美德是从他所代表的特性角色中获得,所以实践是有目的的,而实践的真正目的就在于获取美德,这是实践的内在利益。可是启蒙运动摒弃了亚里士多德的美德学说,道德体系虚构的存在着直至当下,于是麦金泰尔提出建构一个道德共同体,由此引出了他的新德性论。

第四,麦金泰尔细致论证了新德性伦理的可行性。

麦金泰尔针对现存的道德危机提出建构道德共同体的学说,并提出了他的新德性观:美德与实践、美德与个人生活整体以及美德与传统。

美德与实践可以理解为美德建立在实践之上。麦金泰尔认为实践活动中可以获得外在利益和内在利益两种,外在利益即伴随着实践所得到的名誉、权力、地位、金钱等,而内在利益则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美德。在过去,人们往往会从实践中共同获得内在利益和外在利益,可是启蒙运动之后,伴随实践产生的只有外在利益而很少有内在利益了。他把这一切归咎于人类的解放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启蒙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解放,但却丢失了传统的美德,人的意志被不断的放大,各种贪欲随即而生,渐渐的人们只注重于在实践中能否获得名誉金钱,却忽视了美德;再加上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的丢失,专断意志借此机会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情感主义、功利主义等的迸发,让人们沉迷于物质利益中而忽略内在美的获得,至此,道德问题层出不穷,道德体系也越来越混乱,于是就产生了道德危机。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加速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往每个人只拥有一个固定的社会角色,但自工业革命后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角色不断增多,这意味着他必须要从这多个社会角色中获取不同的美德才行。可是实践证明这不切实际。

这样看来,麦金泰尔的美德与实践的理论是可以令人信服的,但是,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所有人都会获得美德吗?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那么也难免会有人从此一蹶不振,如果一个人从事好的实践那他获得美德的概率可能会比较大,那么也会有人从事坏的实践并在其中获取不好的东西,这样一来实践也是有两面性的。

在美德与个人生活整体的关系上,麦金泰尔认为这是一个“德性可以支撑我们克服困难并不断获取美德从而支持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循环。并且在麦金泰尔看来,与美德相关的不是阶段性的个人生活,而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整体。

在美德与传统的问题上可以看出:我们获得的德性继承了传统,并且他的意义之一也是维护传统。因为我们都处于一个共同体中,自我们出生就已经被赋予了某种特性角色,而这个特性角色是从古就有的,我们必须从这个特性角色中获取美德以继承传统并且继续传承。

纵观麦金泰尔的德行论,要想建立一个道德共同体并不是十分顺利的:建立道德共同体会使现存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一旦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难免会爆发战争或意识形态的冲突,种种问题将会伴随着出现,甚至可能会将人类社会引入更加极端的恶劣境地,而是否能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个疑问。不论答案如何,这都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在“建立道德共同体”的理论体系还未成熟的状态下就盲目的提倡“回到亚里士多德”未免太过鲁莽,更何况麦金泰尔过分强调人的解放以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他们的积极面:人的解放是历史必然,也是人更加自由的表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同样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不能被完全否定。

[ 注 释 ]

①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82.

②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150.

[1]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

[2]梁乐欣.论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的德性思想.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2).

[3]秦越存.追寻美德及市民社会的超越——麦金太尔对摆脱现代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的思考,2007.1.

[4]党永强.德性的困境及其超越——对麦金太尔德性观的思考.南京大学学报,2000(1).

[5]王今一.麦金太尔美德伦理摄义.中州学刊,1997(3).

[6]董祥勇.论析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的筹划.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8(09).

[7]司琪.寻找德性的出路——对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思考.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1).

[8]杨豹.回到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解读与启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8(4).

窦文珠(1996-),女,汉族,陕西延安人,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本科在读。

B

A

1006-0049-(2017)14-0235-02

猜你喜欢

麦金太尔泰尔
百忍寺
百忍寺
宽容的力量
天 路(下)
幽默救命
一瞬倾城
半桶橡胶汁的启示
雨衣叫麦金托什
童话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