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探寻
2017-01-31刘娟
刘 娟
山东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刚柔并济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探寻
刘 娟
山东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就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提高提出探寻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刚柔并济
一、引言
现今,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生工作人员缺乏管理理念、管理工作的执行单一、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等等。本文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管理信息化的趋势,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组成复杂、生源多样化。主要有三类组成:一类是通过高考招收的普高生,二是通过单招单考招收的学生,三是五年一贯制的中专、中职生。这些学生层次不齐、自控能力差,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等现状,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当前现有的管理模式除了少数学生干部有机会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外,绝大多数学生几乎被剥夺了高职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管理理念和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创新能力,这样的管理理念已经与时代的发展不相符。
改革创新高职学生管理模式和提高学生管理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已经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刚柔并济,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强与柔和的互相兼有调剂。所谓的刚,既是完善并创新现有的高职学生管理体系和制度;所谓的柔,既是提高学生管理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一)国外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产生于18世纪末期,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基础上形成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化过程越来越高,对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能够了解工艺原理、生产过程。而且要求劳动者不断地提高技术熟练程度。在此环境下,传统的学徒方式的劳动力培训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了,于是,产生了专门的培训学校和机构即职业学校应运而生。各个国家分别设立了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成为了各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起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和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趋势已日益明显,例如英国职业资格培训体系、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现代学徒制培训、澳大利亚TAFE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等。
(二)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与国外的职业教育相比,在观念认识和行为上存在着一定差距。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它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高职教育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特征逐步明确,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几乎占高等教育的一半。
三、构建高校学生工作新模式,实现学生工作的刚柔并济
(一)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制度,构建学生工作新思路和新模式
经过不断地分析研究,不断地实践。实现了以辅导员和学工人员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这样充分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是学生管理的新模式。设立学生各级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组织的作用,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在新的模式下,加强制度建设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只要制定详细的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和教育才有前进的动力和遵循的依据。这样完善了制度,学生组织才可以根据管理制度和章程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转变成参与者,这样有利于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充分利用学生角色充当管理者,可以减轻学生工作人员的管理范围,可以使辅导员和学工人员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逐渐解放出来,更好的研究相关的管理制度,让学生组织有制度可寻。创新制度的科学性,让学生的自我管理更合法合规更具有人性化。让每个学生都受益于新的制度,新的规定。
学工人员工作重心可以向学生工作管理研究方面转移,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不断变化的思想特点,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适时调整学生工作思路,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创造性。所以制度建设一定要完善和严谨,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这样的刚性制度一方面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具有说服力,而且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起到监督和运行的作用,能够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在新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下,学生参与管理,这就在无形中使学生提高了参与管理的兴趣和热情,产生了主人翁的责任感,而且能够发挥学生本身的特点,使工作制度和规定更加科学和完善。
(二)以学生为本,丰富工作内容,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1.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工作首先应该从工作理念上发生根本性转变,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三个一切”的观点,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统一起来。学工人员的工作内容要有创新,要不断丰富。要让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更加顺畅。
2.以学生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1)加强人文关怀是实现学生工作科学发展的组织保证。在不断优化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三支队伍的同时,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人格尊严,肯定学生价值目标。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另一方面,切实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这样可以给学生们做榜样还可以做老师们的好帮手。事实表明,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往往也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2)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文教育和关怀。从小事引导学生的自我约束的意识,对学生多进行主题教育。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坚持不懈,以学生为中心,付出爱心,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工作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策略因人因时因地肯定各不相同,但其本质应该是相通的,那就是作为管理者,应该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关心他们,理解他们,鼓励他们,信任他们,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体现,让他们树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过详细严格的制度建设和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这样刚柔并济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由被动到主动地转变,将会为高职院校迈向职业性大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1]李丽蔚.建构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3).
[2]毛新年.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7(1).
[3]靳润奇,池卫东,王冬棒.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32).
G
A
1006-0049-(2017)14-01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