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问题
2017-01-31杨珂
杨 珂
浅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问题
杨 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都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当代中国应该以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引领中华民族,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经过反复认识和综合意见,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都是对当代生活理念的高度凝练。但是,相对于中国古代的“仁、义、礼、智、信”①的价值理论和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②的价值理念。“三个倡导”在理解上又很容易陷入误区。从理论层面来讲,“三个倡导”的内容不易记忆,容易使大学生在理解国家、社会、公民的具体内容时产生偏差,以至于混淆,产生记忆错误。从实践层面来说,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价值观的内涵有不同的见解。
一、大学生各自人格因素的差异
人格因素的不同是指个体在某一确定的心理活动方面的区别,“人心不同,如其面焉”。③每个人的心理状况都不一样,这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完全知道别人的心思。人格的形成是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人格的健全也离不开一个人的素质,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人格的差异。虽然大学生所受的教育制度相同,但是,由于教育方式和教育条件的不同,也塑造了学生不同的人格差异。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充实和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素质,使之影响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缩小人格差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新型的合格的接班人。
二、文化自觉的缺乏
“文化自觉”最先是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但是不同的学者对文化自觉的见解各不相同。所谓文化自觉,通俗地来讲,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能够自觉地去学习,了解其历史渊源和发展,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过程。每个民族和国家的人们都应该自然地去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外来的文化则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主要依赖于学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创新与时代相符合的新内容,有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进而对于外来文化中那些不适合中国的错误价值观予以丢弃,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国家文化精神的发展,提高文化综合国力。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人更是对传统价值观弃之如履。“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④的中华传统的根本观念所知者少之又少。随着历史的发展,每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都无法在人们的内心贯彻,这也加深了现代人们价值观的迷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价值观充斥着中国文化市场,更多的大学生也接受了这些西方的文化,以他们为生活的主题,而把真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抛之脑后,出现了价值观的错位。
三、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干扰
伴随着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价值观的多元化充斥了整个校园。大学生每天被各种价值观所围绕,其价值信仰摇摆不定,造成学生内心空虚,人心慵懒,失去了精神追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外来势力趁机大肆宣布鼓吹“普世价值”,干扰大学生的判断力。中国大学生对于这种情况,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党中央的步伐,培育和践行“三个倡导”,弘扬传统文化。对待西方文化应该有判断地扬弃,在包容它们的同时,也不要忘本。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价值取向影响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育和践行“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具体要求,不断地扩大中国的文化市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培养青年一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渠道比较单一
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熟知“三个倡导”内容的渠道更多的是课堂教授。课堂中学到的是基本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校园宣传必须注重实践活动。只有不断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真正理解其内涵,才能把价值观根植于心底。
大学生的社会活动,对于认识自我、提升理论的认知程度都有很大的益处。要使“三个倡导”的核心内容渗透到青年的精神世界,就应该努力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在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与社会宣传相接轨,通过实践活动,不但能够参与和了解社会文化市场,而且能够增强大学生建设精神文化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增强了价值理论与实践能力水平,充实了自我,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心底开出花,从行为结出果。
目前,大学校园不断创新出的新的宣传教育方法,如电视公益广告,漫画版的宣传画和中国风的宣传画以及宣传栏等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普及。
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对大学生应该提出根本的要求:首要的是学习,只有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基本的文化水平,才能通过学校课堂老师的讲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再者学习传统文化,增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自发抵制西方思潮的渗透,笃实做到和发扬“三个倡导”。广大青年要让“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在我们的心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回顾历史,每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每个大学生都要坚持从简单到深层、由个人到社会,进而形成自觉的行为和坚定的信念。在民族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做“三个倡导”的实行者和影响者。
[ 注 释 ]
①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②[英]詹姆斯·斯蒂芬.自由平等博爱.冯克利,杨日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年.
④习近平:2014年2月在主持政治局集体会议时提出.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
[2]李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总序)[J].红旗文稿.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
[3]张荣华,费宗惠.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
杨珂(1991-),女,汉族,甘肃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伦理学专业研究生在读。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G
A
1006-0049-(2017)14-0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