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瑰宝

2017-01-31

山西青年 2017年14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少数民族

刘 燕

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瑰宝

刘 燕*

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中华文化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而各民族精神家园是中华文化中优良部分的升华与重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生生不息的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它是凝聚各民族的桥梁和纽带,是各族人民精神依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支持。

中华文化;认同;各民族精神家园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价值

(一)中华文化认同的基本内容

1.中华文化内部认同

中华文化内部认同是从内部视角分析文化认同,其含义是指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对中华文化加以肯定的态度。爱我中华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曾经响彻中国大地,各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各个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其间相互交融、共同创造出多样统一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包含在各民族文化之中,并由各民族优秀文化表现。例如,汉族的《孔雀东南飞》、蒙古族的史诗《江格尔》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不仅成为全民族的精神支柱,而且变成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源泉动力,深深融入到各民族的血脉中。现今,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求同存异”,既需要各个民族保留个体性,又必须拥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认知。

2.中华文化外部认同

中华文化外部认同是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共同体这个整体时,对本民族文化持认可的态度。[1]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文化的民族性强调了文化个性,文化个性是一个民族自己所创造的、所享用的,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区别的特色。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汉字的使用;二是儒家学说;三是“阴阳五行”;四是天圆地方观念;五是三教合一思想。同时,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又具有时代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要求、文化特色。所有的文化都是具体时代被创造出来的,每一个时代都在创造各种文化内容,使得文化不断积累,不断被创新;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人们对待文化内容总是保留其发展、有益的,删除无益的部分。

(二)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

1.中华文化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认同、相互融合的基础,是形成共同理想、共同意志、共同奋斗的根本保障,是促进民族团结纽带。十六大以来,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大力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繁荣,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力量。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都是不可湮灭的。中华文化是所有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瑰宝。

2.中华文化认同是个人发展的航标

文化认同就是人们长期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生活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体现为一种归属感。[2]文化认同核心就是认同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文化认同解决的就是个人发展方向、身份确认的问题。一个人认同怎样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受相应的熏陶,就决定了他的“三观”。文化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对个人成长具有导航作用。当今,各种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在异质文化强有力地冲击下,人民面临选择困惑。认同中华文化使人们保持自身文化定力,增进个人文化自信,同时也是塑造社会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

二、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传统文化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

1.汉文化

绵延长久的汉传统文化中儒家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恭敬、和顺”、“中庸之道”等等;道家主张清净无为的生活态度、以退为进的斗争策略、贵生轻利的养生之道;佛教主张涅槃佛境、普度众生、心如虚空。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重集体而不重个人等都闪烁着智慧文明的光芒。总之,中国传统的汉文化提倡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重获心里的自由与安宁,倡导人们以仁爱友善的交往,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与天地同流的精神境界。培育各民族精神离不开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离不开五千年的文明。[3]从儒、道、法、佛教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们就像阳光时刻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生命,不断丰富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

2.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是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理应重视少数民族文化。要充分吸纳少数民族文化中优秀部分,利用民族文化中与核心价值观重合的要素,融合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少数民族文化是其所创造传承至今的文化,它是各个民族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起来的,经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带有本民族浓厚色彩。传播和学习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可以抵御外来文化对民族地区的侵入,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阵营。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这些地区往往是境外文化传播阵地,民族文化最容易受到冲击。所以,在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时注重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将其引导到认同中华文化上来,有利于维护文化安全以及国家利益。

(二)先进文化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乎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在价值观上的具体阐释。[4]在新形势下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必须满足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需求,满足“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需求,让共有精神成为实现中国梦与个人梦的支柱。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要求

我们党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来引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精神家园建设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强调树立唯物史观,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精神家园时以人民群众为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马克思主义创造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精神家园建设未来的指向,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要求精神家园的建设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精神家园的时候,从现实关系出发,视野开阔,对形形色色的文化进行分析。

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途径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马克思主义相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我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也是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守的根本原则。意识形态,政党,政权,民族有着密切联系。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结合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党事业前进的方向,党一直矢志不渝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党的领导与马克思主义相统一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原则。

(二)进行多元对话,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精神家园是各民族一起创建的,这就要求我们公平、公正地对待各民族文化,应该大力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实际上各民族相互交流的产物,民族交流交往是一种富含情感和价值认同的沟通方式。文化交流不是同化少数民族文化,或者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否定,理应是共享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有不可替代影响力,国家应该重视这个群体思想政治工作,使之成为中华文化命运共同体的维护者、传播者。[5]同时,把教育提升到重要的地位,民族文化交流少不了教育的辅助。给予民族学生在升学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政策,鼓励汉族学生报考民族学院,实现各民族学生混班制。正确处理中外文化的关系,在兼收并包中发展中华文化。我国在文化建设时不是一概排外,是有选择地吸收,学会取舍,促使民族文化体系更加完善。同时,密切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要以现代文化作为引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精神支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利用先进文化的力量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连接起血脉相通的文化纽带。坚持文化的发展、创新,以先进文化不断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化、革新,并为之注入新鲜血液。用先进文化作为武器,抵御封建落后,迷信腐朽的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巩固、持续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各民族共享的承载中华文化的中国梦。

[1]李劲松,朱虹,袁长林.我国跨界民族义务教育与文化认同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与化,2011(03):17-23.

[2]李丽娜,李鸿.文化多样性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J].满族研究,2014(04):29-33.

[3]张万余.中华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和民族复兴[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04):47-49.

[4]王嵩.青年军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研究[D].苏州大学,2015.

[5]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西方少数民族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2004(1).

刘燕(1994-),女,汉族,新疆人,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G

A

1006-0049-(2017)14-0081-02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少数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构筑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努力构建青少年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