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报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以《中国食品安全报》为例

2017-01-31文/张

传媒 2017年12期
关键词:报纸传统媒体食品

文/张 玮

行业报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以《中国食品安全报》为例

文/张 玮

随着互联网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模式。这些新的传播方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受冲击最大的是传统纸媒。因此,近年来出现传统纸媒最终会消亡,最终被新媒体取代的说法甚嚣尘上。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中国食品安全报》积极应对,在探索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同时,有效延伸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和巩固报纸的影响力和服务力。

《中国食品安全报》创刊于1995年,前身为《中国食品质量报》,2011年更名,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是一份以宣传国家食品安全为主的行业报。目前,该报已形成“两报三网一会”的立体架构。“两报”即《中国食品安全报》和《首都食品安全周刊》,“三网”即中国食品安全网、中国食品网和中国食品经济网,“一会”即由农业部等七部委局联合主办,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承办的中国食品安全年会。针对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国食品安全报》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利用传统优势 巩固自身影响力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一向以流程缜密、报道严谨而凸显其权威性。行业报作为行业传统媒体,不仅在行业信息的收集上具有优势,所拥有的专业采编团队,生产出的“新闻产品”更符合行业需求。行业报所代表的行业组织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因此,其发布的行业新闻、行业政策、行业信息等会更受业内人士关注。

针对上述优势,中国食品安全报社领导班子经过慎重研究,在领导班子中挑选了两名对新媒体比较专业的副总,组建了融媒体新闻中心和报社网络公司。两个机构成立后,在高校和社会上高薪招聘了一批新媒体人才,组成了新媒体采编队伍。在中国食品安全网的基础上,分别开设了中国食品网和中国食品经济网。

新组建的中国食品网,主要依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行业优势以及《中国食品安全报》的资源优势,由报社控股的北京尚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运行。网站的服务对象主要以我国的食品、食材生产加工企业为主。网站的运营模式是在为上述企业提供新闻、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的前提下,通过线上推广、线下经营等技术手段,为这些企业提供精细化的商业服务。中国食品网是将新闻资讯和商业推广融合到了一体,与中国食品安全网在功能上进行了明确区分。截至目前,中国食品网及微信公众号已平稳运营近一年,协助《中国食品安全报》拓展重点新闻近千条,浏览量已近百万。不仅在新闻信息上助推了报纸的影响力,有效延伸了报社的服务功能,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作为后期相继开设的中国食品经济网,其服务功能主要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的食品经济加以关注并进行报道。中国食品经济网正式运营以来,充分依靠《中国食品安全报》的资源,通过报社派驻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获取大量新闻信息;通过报社主管部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获取一手的行业信息;通过报社业务指导部门,获取权威政策信息。这些报社资源,不仅丰富了网站的信息源,也为网站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实现相互促进 取其长补己短

近年来,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由于传统媒体存在时效性差、与读者互动弱等短板,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传统媒体面临的重大课题。

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食品安全报》在以下两个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一是如何提升新闻传播速度,二是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作为行业报,就目前情况来看,提升新闻传播速度的手段,除了增加印点,加快投递速度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即便采取了这种办法,仍然无法与网络的传播速度媲美。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要从实际解决这一顽症,首先,要实现行业报与新媒体的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借助报纸电子版来提高新闻传播速度。当然,这种“搬家”式的技术手段,阅读收费是一个打不破的瓶颈。但是,先前一些报纸电子版的收费失败,已为行业报电子版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因此,笔者建议,行业报可否采取为报纸订户通过每周更换一次二维码的方式,实行加密免费阅读技术。凡是《中国食品安全报》的订户,扫描上周任意一期报纸上的二维码获取秘钥,通过秘钥登录当天报纸电子版。由于报纸二维码每周更换一次,如非长期订户,一般不会得到当期报纸登录秘钥的。此举如能实施,不仅能够节约报纸增加分印点的费用,更会有效提升行业报新闻的传播速度,同时,也最终解决了电子版收费的瓶颈问题。其次,在有效提升行业报新闻传播速度,电子报“凭密”阅读新模式的同时,报社还将不断强化网络建设,充分培养网络新媒体人才,积极探索电子报盈利的新模式。在新旧媒体融合的体验中,使传统的行业报向电子报华丽转身,以此提高行业报的竞争力。

新旧媒体融合 实现共同发展

近年来尽管新媒体占据一定优势,但其为了制造卖点,经常出现在网络上的虚假新闻、垃圾新闻、炒作新闻,已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反感和排斥,而传统媒体的公信力相比之下得到彰显。因此,传统媒体不会出现所谓的“消亡”和“取代”。因为传统媒体因长久以来形成的丰厚积淀,因其固有的优势,是会长久生存下去的。有效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相互融合,实现共同发展,是对整个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传统行业媒体的《中国食品安全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在食品行业发行量大,对行业影响面广,具有行业权威性这些特点,通过与新媒体融合,对报纸现有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有效延伸。即在巩固基础业务的同时,通过网络新媒体打造读者服务平台,与食品制造、食材加工及相关企业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战略联盟关系。

通过这种媒企融合,报社的新媒体不仅可以为企业、受众提供网上服务,还能够为盟友提供网下的社会资源服务,使报社资源能够得到有效转化。比如,通过网上平台开设网上商城,为优质食品、食材企业代销产品;利用传统纸媒的权威性为上述企业和相关企业举办“优质食品食材对接会”;利用报社承办的“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为相关部门和读者打造食品安全领域信息交互平台,建立科研、预警、监测、快速反应于一体的全国食品安全防护网,引导良好的行业竞争及和谐的消费环境,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

上述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不仅使行业报原有优势得到了有效利用,而且还加强了报社与行业企业,报纸与行业读者的关系。在采编业务上出现了原先由报社记者采访找企业,变为了企业为了发展,主动找报社相关部门共同策划的新局面。《中国食品安全报》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吸引了更多的行业企业,也挖掘出更多的受众群体,为行业报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了有益探索。

结语

加强行业报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能够提升行业报的新闻传播速度,同时也增强了《中国食品安全报》在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通过媒企融合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多更优的服务,使《中国食品安全报》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更强。融合不仅巩固了原有的读者群,还新增了不少客户和消费群。融合后新增的这些服务功能,不仅受到了读者和消费者的共同欢迎,更受到了企业的支持。比如某食品生产企业在与报社媒企融合后,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还顺利进入到几个大型的专销渠道,为有效提高产品销量打下了坚实基础,该企业得到了名利双收的实惠。

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行业报与新媒体、与行业企业的有机融合很快会成为一种趋势,行业报之前被瓜分掉的媒体市场份额将会重新回到行业报,行业报的“第二春”将会很快到来。

作者系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副社长、河北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报纸传统媒体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