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初探

2017-01-30邵小丽

北方音乐 2017年22期
关键词:背景新课程素质

邵小丽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克强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初探

邵小丽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克强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小学教育,尤其是美育教育。如何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一步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分析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误区,相应地提出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措施。

新课程;小学音乐;欣赏课程

所谓音乐欣赏就是欣赏者通过听觉聆听音乐,从而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人欣赏音乐历程最基础的阶段,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启迪小学生智力,塑造其人格、培养学生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欣赏课程就成为了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教师自身素质不达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所以存在误区首先和教师自身素质不达标是紧密相关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教师无法充分认识到音乐欣赏的内涵。有很大一部分的小学音乐教师对于音乐欣赏课程带给学生的诸多益处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他们很多时候只是把音乐当做一种休闲放松的工具,在这种认识下教师很少备课,同时很难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选择上课内容以及挑选合适的音乐。二是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无法到达新课程背景下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要求。在一些学校尤其是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地区,小学的音乐教学设备无法得到保障,给小学音乐欣赏课程带来了很大不便;有很大一部分的小学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在很多学校以及教师看来,小学的音乐教学活动十分简单,不需要专业的音乐教师,往往音乐课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由于教师的音乐素养无法达到教学的要求,学生就无法体会到音乐带来的美感以及音乐所能启发到的他们的思维。教师自身素质不达标严重影响了小学音乐赏析教学课程的进行,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于音乐的正确理解,让学生无法得到一种对于音乐的正确认识。

(二)课堂教学方式有误

在一些已经解决基本教学设备以及教师队伍的地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也是存在误区的,这种误区是由于教师课程教学方式有误所导致的。具体表现为: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习惯性地将一首音乐进行拆分,将一首完整的音乐拆分为段落进行教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但是会使音乐缺乏连贯性,使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出现断层,学生很难在这种断断续续的音乐中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反而还会产生一种对于音乐赏析的疲惫感与厌倦感,不利于学生的欣赏,更无法达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赏析课程的教学要求。

二、小学音乐赏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组织音乐赏析课程教学首先要提升的就是教师素质。最基础的就是聘用专业的音乐教师进行组织课程教学。同时,对于音乐教师也应该提出更多的要求。音乐课程的任课教师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应该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化知识以及技能,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带给多少良好的体验;其次,音乐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包括文化素质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教学理论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等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目标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丰富教学方式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方式由于较为单一,无法起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下音乐欣赏课程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注重创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从中体会音乐的美。

多媒体教学法。这是一种最基础的教学方法,但是又是一种最普遍的教育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借助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工具声音、图像、文字等结合的优点帮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音乐曲目。例如在欣赏《小燕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小燕子的形象,同时还可以展示燕子到来时大地以及其他事物发生的变化,更直观地体现春天的到来。多媒体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于美的体验,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的一种最直接、最基础的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小组内人数不宜太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小组的安排是需要音乐教师认真对待的,不可按照座位进行简单的分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不同小组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音乐曲目供其欣赏。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他们进行组内讨论并总结欣赏的感受,最后进行全班性的交流。同时,教师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对于学生的讨论要进行充分合理的引导,并且能够善用鼓励性的语言启发学生对于音乐之美的感受。

游戏教学法。小学生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爱玩的时代,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该以尊重学生的成长特点为原则,不能扼杀学生的爱玩的天性。在这种背景下,音乐欣教学可以在利用学生成长特点的基础上与课堂教学进行结合,营造一种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曲目编排一些简单的小游戏,用于强化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直观感觉。例如在欣赏《丢手绢》时,音乐教师完全可以在节奏学习以及欣赏活动结束后带领学生进行一场丢手绢的游戏,这样会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而且还能使得学生养成一种善学善思的良好习惯。

三、总结

音乐欣赏是学生对于音乐产生认识的基础,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我素质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扩展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为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李红兵.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求知导刊,2016(07):105.

[2]谷惠平.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190-191.

G622

A

猜你喜欢

背景新课程素质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