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中学生乐感的实现途径探析

2017-01-30

北方音乐 2017年22期
关键词:律动旋律节奏

张 帅

(扬州市广陵区头桥中学,江苏 扬州 225108)

培养中学生乐感的实现途径探析

张 帅

(扬州市广陵区头桥中学,江苏 扬州 225108)

初中学生乐感呈现差异性,教师在教学引导和训练时要利用多元教法设计,为学生创设乐感成长机会。试唱、律动、鉴赏等都是培养学生乐感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注意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乐感的机会,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质。

初中音乐;乐感;培养

乐感是指人对音乐感知上的灵敏度、准确度以及在学习上呈现的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和辨识能力。初中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乐感培养,是从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培养进行考量的,让音乐教学成为一种音乐心灵交流,教师要注意优化学生试唱练耳引导、强化学生节奏律动练习、拓展学生音乐鉴赏域度,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乐感成长机会。

一、优化学生试唱练耳引导

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法展开教学,重视学生试唱练耳训练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多听多唱,才能促进学生乐感建立。听觉训练应该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示范演唱、多媒体播放、同学演唱等,都涉及到聆听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布设聆听任务,让学生仔细辨音。不妨从单音听觉训练开始,让学生逐渐建立听觉意识。试唱是学生乐感呈现的结果,如果学生乐感不到位,试唱也会失之偏颇,在试唱中不断矫正操作,对培养学生乐感至关重要。

苏少版初中八年级下册音乐《长江之歌》学习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长江之歌》,要求学生聆听:注意听歌曲旋律,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学生听过旋律之后,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这段旋律比较平稳、宽阔,也比较舒展。”“我感觉旋律还是有一定起伏,给人以触动感。”教师继续引导:如果让你演唱,从情绪上如何把握呢?学生发表观点:“我认为要有一定激情,唱出歌曲的壮阔感。”教师与学生跟随多媒体一起唱歌曲,并根据歌曲旋律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在试唱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听互评活动,让聆听和试唱相结合。

教师从学生聆听开始引导,让学生分辨音乐因子,体会旋律基本特征,并结合个性认知进行集体讨论。当学生达成共识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试唱训练,让学生有了更多体验机会。因为有比较丰富的聆听感受,也为试唱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强化学生节奏律动练习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这是乐感的最重要指标。既然节奏是音乐的脉搏,在具体练习时,就需要从最基本的律动训练开始。律动是跟随音乐节拍进行的身体节奏性运动,一般学生都会进行这样的操作。教师要注意学生律动的操作准确性。有学生会明显“慢”一些,这是节奏感出现了偏差,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矫正训练。不妨让学生跟随多媒体视频进行训练,或者是在教师带领下进行操作,都能够有效提升律动训练品质。

《大海啊,故乡》是一首优美、深情的歌曲,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听相关音频材料,然后组织学生对作品音乐要素展开探讨,了解歌曲出现的经典节奏,体会歌曲蕴含的特殊情感。教师进行题解:美丽的大海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无限眷恋,引发人们热情讴歌它。为什么要把大海当成是故乡呢?这当然和作者生活在海边有关。同学们对歌曲旋律都比较熟悉,在具体试唱时,我们要加上律动操作,不妨跟随老师一起展开。多媒体音乐响起,教师带头试唱,学生也随声附和,并跟随教师一起舞动起来,手势和脚踏节奏都用上了。学生纷纷行动起来,课堂呈现一片生机。教师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内涵,学生不断尝试操作。

教师先对歌曲进行内容解析,给学生情感发动做好铺垫。随着多媒体播放音频展开试唱和律动,将课堂学习气氛点燃,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手舞足蹈,其乐感就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律动是入门学习和操作,让学生进入音乐节奏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思维逐渐融入到旋律之中。

三、拓展学生音乐鉴赏域度

学生参与音乐鉴赏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素质有重要的支持作用。音乐鉴赏不是学术研究,也不是随便听听音乐,而是深入到音乐作品之中,对音乐内涵进行必要的感知和解读,体会音乐形象的塑造。教师可以从基本旋律节奏和歌曲歌词等角度展开引导,让学生逐渐走进音乐内质,对音乐作品展开鉴赏学习,促进乐感的自然成熟。

《雨花石》是一首特殊的音乐作品,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教师先给学生介绍南京雨花台经历的风血历史,引出革命烈士的伟大精神,然后深情演绎歌曲,学生一边聆听教师演唱一边陷入沉思。教师示范演唱之后,让学生讨论音乐旋律和情绪因素。学生开始发言:“我认为这首歌曲非常严肃,呈现的情感是优美、深情,令人深思,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这首歌曲速度不快不慢,表情意味很浓,如果有朗诵搭配进来,会增加音乐感染力。”教师给出积极评价:大家感知非常深刻,说明同学对歌曲的理解已经升华了。这样吧,既然有同学提议要进行插入朗诵,咱们就进行一番演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训练准备,诵读内容展示到大屏幕上,小组做好分工和彩排,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听说要现场演绎,都显得特别兴奋,积极展开准备工作。课堂展示开始,不管是参与演绎的还是观众,学生都非常投入。

教师根据学生提议增设课堂演绎活动,这是音乐学习的拓展性训练。学生对歌曲背景缺少必要的了解,通过教师解释和演绎演唱,给学生带来剧烈触动。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演绎活动是学习延伸,对培养学生乐感有重要帮助。

乐感是音乐学习的基本素质体现,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形成乐感。初中学生音乐基础还比较单薄,在乐感培养时,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系统训练意识,对学生展开由浅入深的训练,让学生在多种训练实践中形成乐感认知。

[1]张江伟.浅谈乐感培养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渗透[J].黄河之声,2016.

[2]果淑侠.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

G622

A

猜你喜欢

律动旋律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春天的旋律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YOUNG·节奏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7月,盛夏的旋律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