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唱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2017-01-30康博
康 博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合唱艺术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背景下,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中国的合唱音乐想要实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要对西方合唱艺术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借鉴,取长补短,对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实现与世界合唱艺术的相连接,促进我国的合唱艺术能够向多元化的趋势不断前进与发展。
一、当前中国合唱音乐的基本形式
当前我国合唱音乐的基本形式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中世纪后期在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传统的合唱形式,这种合唱形式是通过早期的“经文歌”及“奥尔加农”等合唱形式演变产生的,其主要的特点就是鲜明的16世纪合唱形态。而这种合唱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达到了渐入多声部的有效统一,也使得其更加的和谐,其中也充分的体现了歌者者们所具有的纯粹的思想境界。同时其也是对合唱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美学概念的完美阐释。
其次,还有一种起源于17世纪的合唱形式,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19世纪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而这种艺术形式也是当代人较为熟悉的歌剧。其将西方的美声唱法作为表演的基本原则,通过与古典歌剧所具有的合唱表演进行的有效结合,充分的体现出了其所具有的美学特征。而不论是发音再或者表演的一些技巧,也都存在较为鲜明的标准。而在我国艺术领域中,歌剧也是自建国以后直到上世纪末都极为流行,并受到了大众的推崇与喜爱。同时歌剧艺术有着当代中国合唱艺术所追求的美学特征,其对于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另外,则是我国传统演唱形式中的多声部民歌演唱,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因此演唱形式的发展也是经过非常长时间的发展历程的。而此种演唱形式的出现与我国少数民族的日常劳作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与其他种类的合唱形式相比,其的当前还为被现代化及西方艺术所影响,具有原生态的鲜明特征。其中生活在贵州的侗族人民所演唱的“侗族大歌”也由于其独特的民族特征,享誉世界。
最后,则是通过通俗歌唱演变得来的一种新型的“组合”形式,其基本的演唱形式与技巧并未差别于主流的合唱艺术。其最主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规模不大,需要进行演出的表演者数量不多的特点上。
以上集中形式的合唱艺术的发展历史都十分的漫长,而能够发展的今天也是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的合唱形式也正在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还需要对其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及方向进行一定的研究。
二、中国合唱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探析
(一)表演形式及表演风格更加的多元化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合唱音乐艺术的发展正趋于多元化,特别是表演形式与表演风格的多元化特征明显。在上世纪末,我国的作曲家就开始将后现代的表演形式应用在合唱艺术表演过程中,充分的借鉴了后现代音乐的拼贴及组装策略,同时也有效的应用了其他的艺术表演形式,这也是合唱艺术产生了多元化的基础。尤其是南开大学合唱团,其为了寻求新的发展,也进行了多种尝试,其中使用拼贴手法所长做的合唱歌曲《天地太极》及《盛世梨园情》,一经演出,就好评如潮。
此外,合唱艺术的创作题材、创作风格以及其表演,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比如在著名的合唱作品《天湖·纳木错》,在对其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作曲家曹光平是将其设计成了无伴奏的合唱,并且在进行演唱时也不需要出现形体的表演。但是在后来的表演过程中,作曲家与指挥家通过其之间默契的配合,合唱团却进行了多种队形的变化,以及形体的表演,不仅将这个作品的艺术风格鲜明的呈现了出来,也使作品所具有的优美与神圣通过合唱的形成进行了诠释。
(二)合唱音乐的艺术风格更加的多元化
建国之前,我国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而受抗战思潮的影响,我国的合唱音乐最鲜明的风格就是崇高与激昂。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合唱作品在创造的过程中仍旧有着鲜明的战争特征,创作的主题内容也多表现为政治。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合唱艺术的主题内容则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进行转变,其选材内容更加的丰富,人们的审美取向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另外,由于我国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因此也导致合唱艺术存在很大差异的音乐风格,也就没有较为统一的体裁能够进行整合。而当前中国的合唱艺术在都到民族文化深入影响下,宗教文化及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也都对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也使得中国合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也使得现代中国合唱艺术更加的和谐,深受大众的喜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发展时期内,我国的合唱音乐艺术想要赢得新的发展前景,就需要在满足大众对于合唱艺术的审美需求的同时,提升其精英化的水平,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促进大众文化审美水平的有效提升。但就当前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现状而言,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充分借鉴国外优秀的合唱艺术,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
[1]叶文辉.中国合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路径研究[J].大舞台,2016,08:100-102.
[2]张承林.中国合唱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探析[J].戏剧之家,2016,12:78.
[3]刘小君.中国合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J].大舞台,2015,03: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