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澄清质疑的基础上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
2017-01-30刘朝辉
刘朝辉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党校,湖南 怀化 418200
在澄清质疑的基础上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
刘朝辉*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党校,湖南 怀化 418200
本文通过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的驳斥和澄清,使大家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增强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性。
澄清质疑;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
作为共产党人,理应信仰马克思主义,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马克思主义经常受到误解、曲解、肢解,受到各种质疑,有的质疑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有的质疑两个必然论断的正确性,有的宣称共产主义是乌托邦,在地球爆炸以前是决不会实现的,因而质疑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性,这一定程度上消解和动摇了一些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理清这些问题,不澄清这些质疑,是很难让人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
一、“苏东剧变”没有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失败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联及东欧的8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权相继垮台,马克思主义何去何从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一些人借用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为苏东社会主义都失败了,证明马克思主义已经失败。美国学者福山出版了《历史的终结》,欢呼苏东剧变已经是“马克思主义死亡,共产主义死亡,西方的自由民主万岁。”事实上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他只能说明东欧模式的失败,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恰恰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他们没有真正坚持好,发展好马克思主义。斯大林上台后就开始推行斯大林模式,僵化的教条式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由于不尊重规律,后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性障碍,但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还不是斯大林模式,朝鲜不是也撑到了今天吗,根本原因是斯大林以后的领导集团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从赫鲁晓夫开始就全盘否定斯大林,丑化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更是变本加厉,公然背叛马克思主义,成为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的掘墓人。东欧这些国家基本上采用苏联模式,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严重困难,在上世纪80年后期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但在西方势力的强大攻势下,调整偏离了方向,最终都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南斯拉夫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治社会主义的道路,建立了很多开创性的制度,铁托执政时期曾一度辉煌,但他的政治经济理论也存在很多问题,实行自治的社会所有制,过早弱化国家职能,急于向自由联合体迈进,犯了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苏东这些国家还有一个共同点,政权高度腐败,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盛行,严重脱离群众,民心丧失殆尽,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抛到九霄云外。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代表工人的仅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仅占7%。由此可见,苏东的社会主义的失败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曲解、背离、背叛马克思主义的失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也决不是历史的偶然,完全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失败论最有力的回击。
二、经典作家“两个必然”的论断仍未过时
在这里要思考两个相关的问题:
思考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否仍然存在并难以克服?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根基,生产资料所有制仍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雇佣劳动制度仍然是整个市场体系的核心,所以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不过在新的形势下,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随着全球化和金融垄断的不断推进,不仅促进了更大规模的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而且使生产资料和金融财富更大规模地向少数人和少数国家集中。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全球化、社会化,与国际金融高度垄断于一小撮金融寡头的矛盾,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表现。这一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只会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加剧资本家与劳动人民的矛盾。
2008年的金融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没有克服,而且以新的更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这次金融危机产生原因,有金融监管缺位说,有金融创新过度说,有过度超前消费说。但这些都是表层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虽然这次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在金融领域,但根源却在生产领域,是房地产领域生产过剩惹的祸。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巨震通过债券化的房贷向金融链条深处传递,引发金融市场恐慌,酿成金融大海啸。金融危机只是生产过剩的结果和危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危机将经常性地表现为金融危机,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传统经济危机无法相比的。好在面对这次金融危机国际社会空前团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此次次贷危机表明透支消费形成的只是虚假的购买力和有效需求,在生产和消费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试图以不受约束的扩张信用为工具预支将来的财富来刺激需求、解决供需矛盾的做法如同为了缓解癌症患者疼痛而不断加大吗啡的注射量一样,只是延缓和抑制了危机,并不能阻止危机的发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有实际支付能力的需求总不能跟不上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作为基本矛盾表现之一的生产与消费的对抗性矛盾始终难以解决,最终必然导致周期性的危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占有关系进而改变收入分配方式,使劳动阶级收入决定的消费水平与社会的生产能力相适应,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但这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及无法克服,它必然要被更高的社会形态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思考二:资本主义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灭亡?
纵观人类历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中国和欧洲,存续时间最短的都超过一千一百年。资本主义作为人类最后一种剥削制度,它存续的时间应该会更长。而若是从通过尼德兰革命于1581年在荷兰建立第一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算,资本主义社会不过436年,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1688年开始算,才329年。所以当前资本主义还没有灭亡并不奇怪。当前资本主义为什么还有生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我调节。马克思在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生产关系不断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这说明,资产阶级具有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不断变革社会关系的需求和本性。像美国就是自我调节的高手。很多国家都曾爆发过无产阶级革命,但美国为什么没有?美国的独特之处在于统治阶级及时调整统治方式、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进行现实主义改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缓和了每一次危机,革命的能量难以聚焦。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罗斯福推行新政,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解决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70年代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里根上台后推出新自由主义。虽然资本主义通过不断自我调整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是有“底线”的,那就是不可能挑战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二是科技发展。由于资本逐利的需要和竞争的压力,资本家都在发展科技上不遗余力,几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也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和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三是资本扩张。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为西方垄断资本的扩张提供了空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政治、科技、军事、金融优势以及国际制度霸权,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巨额利润,掠夺了世界各国的大量财富。当今的世界已经到了穷国养活富国,发展中国家养活发达国家的荒唐地步。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当作任人宰割的羔羊,从它们身上扒走的不是一层皮,而是十几层皮。美国更是利用美元霸权和军事优势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金融殖民帝国。金融殖民已经成为美国基本的生存方式,很大程度上造就了美国今天的繁荣和强大的国力,美国人不用自己创造财富却可以分享别国人民创造的财富。
马克思在宣言中讲了两个必然后,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可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有条件的,只有以私人占有为根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并且与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具有根本不可调和的矛盾时,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才会冲破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关系,资本主义才会宣告灭亡,社会主义才会胜利。
三、共产主义并不是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
以前我们基本上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待共产主义,今天我们换一下角度,从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角度来看看。过去我们通常讲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这是苏联的一种分法,即“五分法”。其实,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从人的自由和独立性的角
度,将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个人全面发展”三大阶段。他认为,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人依赖人,在资本主义时代,人依赖物,而在共产主义时代,人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对物的依赖,达到了彻底自由、彻底解放的状态,人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身的主人。一句话,人实现了彻底的自由和个性独立。“三分法”着眼于生产力,关注的是人;五分法着眼于生产关系,关注的是物,见物不见人。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共产主义社会作了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里关注的是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解放。
如果我们把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看作一个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把共产主义作为它的高级阶段,我们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往前推进,自由一天比一天多,发展一天比一天更全面,那么我想大家就不会感到理想的渺茫,大家的激情就会被点燃、动力就会被激发。谁不想使自己获得更大程度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呢?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产品、收入越来越公平的分配,人们生活状况的逐渐改善,人将越来越自由、和谐、幸福,这完全是可以期待的,现在我们的自由就比以前多了很多,可以生两个孩子,农村人可以到城市落户,人才可以流动起来,个人的发展,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由于国家的重视将一步步更加全面。因此共产主义也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我觉得总书记有个比喻特别好,他说实现共产主义好像爬泰山一样,现在你还在泰山脚底下就说南天门不存在?不能这么说吧?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渺茫,根本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实现,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只不过从低级阶级走向高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小平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我们不能因为时间长就可以不去努力。习总书记说:“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之奋斗和牺牲,那共产主义就真的永远实现不了了”。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的努力。路是人一步步走出来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要靠每个历史阶段中的每个人的当下努力和积累。
有人说,我只要为实现基本纲领做好当下的工作就OK了,树不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无关紧要?错矣!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如果丢失了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者,最后意志消沉,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甚至产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想法,把当干部作为一种谋取私利、巧取豪夺的手段。
所以共产党人既要为实现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脚踏实地做好当前工作,同时又要志存高远,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杨斌.辩证维度中的马克思主义观——兼论马克思主义信仰[J].社会科学家,2013(07):21-24+32.
[2]魏庆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13.
[3]徐俊,刘魁.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论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02):111-117.
刘朝辉(1973-),男,苗族,本科,怀化市洪江区党校,理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D
A
1006-0049-(2017)15-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