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研究*

2017-01-30郭景瑞

山西青年 2017年15期
关键词:宁波大学维度劳动

郭景瑞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研究*

郭景瑞*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人民幸福思想”。人民幸福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幸福十谈”中,可以分为民生、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五个维度。启示我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要把主观性与客观性统一起来,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统一起来,把享受与劳动统一起来,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

习近平;人民幸福;时代价值

一、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主要内容

2015年8月11日,新华网将习近平的幸福思想总结为“幸福十谈”,这就是其人民幸福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的幸福”、“人民的幸福”、“团结的幸福”、“和平的幸福”、“劳动的幸福”、“共享的幸福”、“平安的幸福”、“健康的幸福”、“蓝天的幸福”和“精神的幸福”10个方面,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维度。

(一)民生维度

这个维度包含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的幸福”、“平安的幸福”和“健康的幸福”。首先,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其次,人民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对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居住环境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孩子们成长、工作、生活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再次,平安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基本条件。最后,想要追求幸福的生活,就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二)政治维度

这个维度包含了“团结的幸福”与“和平的幸福”。首先,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近14亿人口的国家,我们不仅要实现民族内的团结,各民族之间也要紧密联系,实现友好团结的局面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其次,人民的幸福生活还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没有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老百姓面临着流离失所的境地,根本就没有幸福可言。由此看来,人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和谐的国际、国内环境,这就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而不懈奋斗。

(三)经济维度

这个维度包含了“劳动的幸福”和“共享的幸福”。首先,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民在劳动中创造财富、用自己的劳动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享受着由劳动带来的幸福生活。其次,共享的幸福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的共同富裕目标高度一致。“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1]

(四)文化维度

这个主要包括“精神的幸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之后,其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的需求就更加强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民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2]

(五)生态维度

这个维度主要是“蓝天的幸福”。优美的生活环境能够使人的身心舒畅,人民的幸福生活也必然不能缺少良好的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最终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之路。习近平明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3]

二、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追求人民幸福需要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要解决最广大人民最关心、最贴近其生活实际的问题,这就启示我们在追求幸福时,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实际。首先,人得有幸福的需要,这样才会促使他们有动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幸福,只有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其次,人民追求幸福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要脚踏实地,幸福的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所有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幸福观都是不正确的。最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人类的生存需要解决之后,人们以前觉得追求艺术、娱乐活动是奢侈的享受,现在却是必不可少的了。

(二)追求人民幸福需要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不仅要给人民群众带来物质上的幸福同时也十分注重精神上的富足,把“精神的幸福”放在与“劳动、共享的幸福”同等的地位。这就启示我们,人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所追求的不仅是自身生存的自然需要,还包括他们对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首先,物质生活是实现精神生活的前提。缺乏物质,精神生活的幸福也难以实现。其次,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只追求物质享受,却忽视了精神生活,那这种幸福感也是不完整的。

(三)追求人民幸福要做到享受与劳动相结合

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中,不仅强调“共享的幸福”,而且也一并强调了“劳动的幸福”。习近平认为,劳动是享受的前提,劳动创造价值,人们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不能一味的只知道享受,而不知用自己的劳动来回馈社会。劳动是幸福的手段,不能因为劳动辛苦而放弃为我们谋幸福的前提。我们应该学会将劳动与享受结合起来,在劳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在劳动中实现自己共享的权利。

(四)追求人民幸福要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

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中“共享的幸福”不仅是说人民有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个人用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共享给整个社会,这就启示我们,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要兼顾社会的幸福。我们要清楚地知道,个人的价值只有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的幸福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所以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相统一的,不能离开个人谈社会,也不能离开社会谈个人。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4(3-4).

[2]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3]习近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N].河北日报,2014-03-08.

*宁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郭景瑞,女,河南驻马店人,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研究。

B038;A

A

1006-0049-(2017)15-0036-01

猜你喜欢

宁波大学维度劳动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征稿简则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稿约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A Personal Tragedy The professionalism of Stevens
Research on College Education Based on VR Technology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光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