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7-01-30蔡太芝
蔡太芝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蔡太芝*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美国有着独特的“公民教育”,其具教育内容广泛,高度重视培养公民爱国精神、教育手段多样,善于采用隐蔽手段渗透公民教育、教育方式多元,家庭、学校和社会全面参与公民教育等特征。针对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和学习美国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推进和完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有着内容丰富、极具特色的公民教育,在美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大量教条化知识传授及强制灌输,美国公民教育具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渗透性、方式的实践性等特征,[1]其中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一、美国公民教育及其经验
(一)教育内容广泛,高度重视培养公民爱国精神
美国公民教育包括宗教教育、公民意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历史观教育等核心内容,尤其注重培养公民责任感及美国精神。[2]美国是一个高度宗教化的国家,宗教教育是美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美国公民都十分信奉宗教、敬畏上帝,宗教教育深刻影响着公民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美国教会学校通过宗教课程的开设,倡导主流价值观,来规范公众的道德操守,使他们明辨是非,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及行为规范。并通过与宗教相关的节日对公民实施教育,使其形成一定的宗教礼仪规范。历史教育方面,美国法律规定学校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这门课程,以及开设西方文明史等课程,通过历史教育传播、灌输美国主流文化,培育学生爱国精神,使他们了解、认同美国历史,并以此为荣。培育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美国会利用各种形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如十分重视国旗教育,大多数家庭都会在节日里悬挂国旗,无形中培养公众的爱国热情。在培养公民意识的基础上,凝聚起民族力量。
(二)教育手段多样,善于采用隐蔽手段渗透公民教育
美国公民教育具很强的隐蔽性特征,有利于巧妙的传播本阶级的思想观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美国课堂教育较早摒弃了单纯说教的灌输教育方式,更多采用的是隐蔽教育手段,多采用讨论、诱导启发等方式传输教育内容,也因此具有更强的渗透力。美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无不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如社会学、经济学、哲学、音乐、美术等课程中皆渗透着资产阶级的思想、价值观念。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美国善于将公民教育渗透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如利用人们对宗教的虔诚信仰,通过教会活动传播美国文化,传播美国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举办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体现美国传统和文明的艺术馆、博物馆、国家公园、纪念馆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重视运用传播媒介来开展公民教育,如在报刊、电视、网络中渗透美国价值观,好莱坞大片便是其典型表现之一。
(三)教育方式多元,家庭、学校和社会全面参与公民教育
美国重视营造全方位的教育环境,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实施公民教育,学校、教堂、社区、媒体等都是实施公民教育的载体,其突出特色便是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学校教育方面,重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强调过程目标的实现。同时,美国学校教育形式多元,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反对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用生活实例来展开现场学习,多采用辩论、讨论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社会教育方面,美国学校多是实施体验式教学,进行社区服务学习。让学生在参与社区活动中学会去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能力。同时,美国还善于利用宗教、媒体、历史文化等手段宣扬、传播美国理念。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为孩子营造了民主、宽容、活泼的教育氛围。重视社会实践,重视培养孩子开拓创新、独立自主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分析社会问题,并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育内容、方式手段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数采取的是理论灌输法,以学校的思想政治课为主,教育内容、方式、手段较为狭隘单调,难以满足学生需求。过分重视理论传授,忽视实践,自然弱化了教育效果。师生间缺乏互动,存在学生积极性不足现象。同时,部分教师上课教学内容空洞无趣,脱离实际生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课堂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没有说服力的教学内容自然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长期的理论灌输也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过分强调“师本位”的现象。灌输式教育对我国影响根深蒂固,课堂教学也多是“我讲你听”的单向关系,学生被当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多是从自我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较少关注学生想法,忽略了师生间整体互动、共同合作的教育过程的重要性。教育者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教育双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通常处于“失语”状态。学生总觉得教师所授知识多是晦涩难懂,与己无关,自然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
(三)教育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部分高校教育者没有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或是没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部分教育者思想陈旧,习惯采用老套的教育方法,采用单一、机械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大学生的需求,教育者素质和自身角色要求间存在一定差距;还存在部分教育者认为教师工资待遇低、晋升空间小,对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受困于未来发展的迷茫,没有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而是以应付、松散的态度对待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四)德育机制不完善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学校的力量,德育机制过于单调。德育工作队伍存在孤军奋战的现状,教育过程显得孤立,难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环境。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将教育任务全部交予高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微乎其微,必然使高校不堪重负,消解教育效果。部分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只顾树立家长权威,将个人思想形态、道德价值观强加给孩子,无法和孩子有效沟通,使家庭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全社会共同的教育,必须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共有力量,将三者有机结合。
三、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尊重学生个性及独特情感,注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多是“教会接受的教育”,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认为的正确道德价值取向,忽略了学生独立人格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应实施人性化教育,转变教师角色,平等教学,摒弃单纯说教、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采取平等对话方式和学生间进行沟通交流。马丁·布伯说过,学生是“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教育者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从学生兴趣、需求出发,扮演“帮助”、“引导”学生的伴奏者角色。采取民主化、互动性教学,让学生敢于展现自我个性。关注学生成长需求,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二)重视教育的隐蔽性,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
从教育方式来看,相对而言,我国侧重于采取课堂强制灌输的显性教育方式,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是通过教师对知识点的讲授,让学生获得全面、系统的教育。美国公民教育侧重于采用具“隐蔽性”、“渗透性”的隐性教育方式,教育方式多元化,具有易变通的特征,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3]学校规章制度需相对灵活,采取开放型管理模式,实施灵活性、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学习转变。在教育中不应将学生作为“活的图书馆”,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多发挥社区服务学习的德育功能,将正面教育和启发式教育相结合,强调实践活动和环境熏陶的德育功能。融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优点,以感化为主,营造轻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三)建立开放型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美国的公民教育通常和实践联系紧密,强调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其品格塑造的功能。学校可开展社会调研、参观访问、社会服务、课外文体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强调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多思考。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把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感。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的参与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公民意识。[4]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和社区服务相结合,在亲身感受中增强学生社会阅历及价值体验。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访问老年之家,提供义务帮忙、为后进生提供义务补课服务等,在体验式学习中将教师所授知识内化、并进一步将内化思想外化为行动。
(四)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注重发挥社会环境的作用
美国公民教育注重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以形成教育合力。要想给学生创造一个协调一致、持续有效的教育环境,必须有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接受教育分三阶段,先从家庭开始,进而步入课堂,最终走向社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家庭作为第一环境,父母的行为习惯、个性特征、处世态度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父母应创造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才能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思想熏陶作用。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全面、系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育中占主导作用。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学生教育问题不仅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社会教育也不容忽视。教育必须具前瞻性,考虑时代需求,看到社会发展趋势,将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发挥其应有的促进作用。总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学校的独有责任,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独有优势,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中提升教育实效。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者素质水平
为提升教师素质水平,美国各州都设置高等教育行政专业学校,致力于培养从事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实现教师的学者化、专家化。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提升其素质水平至关重要。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培训,重视教师专业素质。改变我国出现的初中政治老师由其他科任教师担任、教师培训草草了事等现象。必须严格挑选教育人员,严格培训制度,提升教师的学科素质和专业能力,保证教师队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优势地位。其次,为适应时代需求,教师应自觉提升自身素养,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和教学品质。如提升媒介素养,积极走进网络,敢于迎接新媒体时代挑战,有的放矢地运用新媒体开展教育工作。
[1]荣霞.美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5-37.
[2]邵森.美国大学公民责任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3]云大清.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及对我国启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3:33-36.
[4]范卫青.美国高校公民教育实践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3:94-96.
*2016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省委宣传部委托重点项目“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改革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FJ2016TWA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蔡太芝(1993-),女,汉族,福建宁德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
D771.2;D
A
1006-0049-(2017)15-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