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龚琳娜“新风格”音乐看民族声乐教学

2017-01-30

北方音乐 2017年17期
关键词:琳娜民族音乐声乐

胡 艳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从龚琳娜“新风格”音乐看民族声乐教学

胡 艳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2010年,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忐忑》,带我们认识了龚琳娜,她的作品和表演风格给人们带来了听觉与视觉上的冲击,这种新风格的音乐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民歌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把民歌与流行乐相结合,推动民族声乐的发展,使民族声乐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也成了人们探讨的主题。

新风格;民族声乐;教学方式

近年来,民族音乐在乐坛一直浮浮沉沉,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力。龚琳娜的老师是邹文琴先生,得到了先生的严格训练,龚琳娜也是学院派的优秀代表。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歌赛中名列三甲。龚琳娜和丈夫老罗合作的《忐忑》一夜爆红,既是想象之中,又是意料之外。这首歌成就的不仅仅是龚琳娜的演绎,也成就了民乐,将民乐发扬光大。从民间人士到专业人士,纷纷进行模仿演绎,至今余热未退。这首歌曲的演绎打破了传统民歌的演绎方式,同民族服饰也进行了结合,颠覆了民歌演绎和民族艺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么如何将这一热潮带入课堂,就成为民乐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

时至今日,如何发展中国民族声乐以及教育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大部分人看来,声音是表达情感和优美音色的介质,但是在民族声乐表演方面,大部分都是“千人一声”的呆板模式,这种程序化的演奏方式束缚了人们情感,也束缚了民族音乐的发展。为了声乐事业的发展,许多音乐家都在努力探索,试图找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又有利于民族声乐发展的新方式。纵观国内,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还处在教学方法以及声音训练探索的阶段。

二、新风格音乐对教学理念的影响

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忐忑》2010年在网络上刮起了一阵民族声乐的热潮。龚琳娜用夸张而又新奇的表演形式给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带来了很强的冲击。通过《忐忑》,我们不难从中发现许多民族元素:歌曲本身就具有浓郁的民族性。这首歌曲的走红,使龚琳娜成为新风格民乐的代表人物。具体剖析这首作品,用专业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与价值。不论龚琳娜所带来的是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一种艺术方式,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风格就是指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特点,可以区分出不同的流派,是不同的文化艺术的标志。龚琳娜的演唱与民族声乐进行了完美的融合,既有流行音乐元素,也有传统音乐的韵味,这就是传统音乐的创新。这种方式方法给许多研究者带来了启发,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对民族音乐进行演绎,使声乐的教学更加生动,传播的范围更加广阔。

三、新风格民族声乐

在理论上,声乐工作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细致,一方面丰富了声乐理论与体系,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很多问题。在龚琳娜的音乐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之后,新艺术风格开始被人们探寻。我们可以以龚琳娜的演奏方式和音乐为基础,努力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新风格的尝试,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运用并加以总结,丰富创新声乐教学的方式方法,为今后的教学之作提供初步的教学思路。首先要对声乐研究的进程和现状有深入的了解,总结出有利于声乐发展的理论体系。参照龚琳娜的音乐之路,我们需要去学习各种文化以及音乐表达技巧,保护自然地音乐的发展。分析龚琳娜的民族音乐,其成功离不开注重中国音乐的内在底蕴,开辟了创新性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民族声乐演绎方式,为民歌注入了世界音乐的个性化元素。对于新风格的民族声乐,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风格的改变上,还要注重理论的研究,把新风格音乐的理念用在民族音乐的教学发展上,深入归纳分析音乐的特点和内涵,总结出可以帮助民族声乐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中国的新风格民族声乐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四、现阶段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

民族声乐在音乐史上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民族声乐的发展与进步是有目共睹的。百花齐放的发展背后,不少问题也暴露出来。许多学院的音乐教育方法固定死板,培养出来的歌手缺乏个性,舞台展现方式单一。导致中国民族声乐的道路越走越窄,民族声乐的发展应避免这种情况,深入研究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单一性的根本原因,找出根源进行改进。

我国的民族声乐课程设置缺少民族性。大部分学生逐渐被训练成学院派民族歌手。这一情况喜忧参半,既是对于民族声乐的传承,更是民族声乐的发展,但是学院派不能完全代表民族声乐。民族声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学院派不能与之相比拟的。所以在声乐教育中,不能只注重学院派的民族声乐发展而忽略了对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创新。

自上世纪20年代起,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开始产生一定的影响。民族声乐也开始运用美声的方法,借鉴了美声唱法宽广的音域和浑厚的音色,促进了中国的民族声乐事业的发展。现阶段,全国各个音乐院校都设有民族音乐专业,这些院校都结合了美声理论来进行民族音乐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目前的声乐教学中一直采用这种方法,却没有一套完备的有着民族鲜明特征的教学体系,把西方声乐中的美式唱法作为嗓音的评价标准,很难区分民族与美声的尺度,导致一部分民族声乐具有浓郁的美美声特色的情况发生。

和其他学科一样,民族声乐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有理论和技巧作为支撑,又要有艺术的实践,训练的技巧,只有将这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大部分学院只注重了训练的技巧,对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不够重视,事实上,这些训练的技巧以及实践都是要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如果理论知识掌握不到位,就很难理解更多的技巧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课堂是实践的前提与基础,实践又是课堂效果的完善和保障。这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学生既可以学习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声乐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全面音乐人才,促进民族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新风格声乐带来的民族声乐教学启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多民族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民族声乐教育同样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不难看到,打破传统的民族声乐教学模式,建立创新性民族声乐教学模式是一项长期且艰难的任务,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拥有了正确的观念,扎实的教学基础才能使学生有一个宽广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认识和深入了解我国民族声乐的独特魅力。在声乐教学中增加学生与民间音乐艺术接触的机会,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加强教师与学生对于声乐的认知,建立多元的声乐教学审美标准。教学成果的检测也不能拘泥于几首歌曲的演唱上,不能只重视演唱的技巧却忽视了对于文化的理解。要让学生理解到,要想唱好民歌,发扬民族声乐,就要展现出特点鲜明的民族风格,真正意义上的掌握民族语言和文化内涵。不同的学生对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尊重学生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去体会,去感知音乐的独特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深切体会到音乐的震撼,学生的表演才能感动自己,感动观众。

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感知。民族文化要想立于世界文化发展之林,就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声乐教育中,既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特点,也要结合其他民族艺术精华,在声乐教学中要博采众长,汲取可以运用的音乐元素来丰富民族声乐,引导学生创造出更多的演唱方式。西方音乐对于我国的声乐教育影响深远,如果不加以改变,长此以往,我们就很难培养出创新性的音乐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接触不同风格的音乐,改变以往只是对作品进行技术性分析的模式,不仅了解唱法特点,还要借鉴表演技巧与文化内涵,做到为我所用。音乐来源于生活,不同的文化生活产生出不同的音乐元素,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音乐,切实提高演唱的技巧与水平。

注重学生的创作能力。在教师保证自身知识掌握的前提下,把创新精神与民族音乐结合到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学习不同民族的音乐,从歌唱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展自身的特点,培养创作能力。

帮助学生克服声乐表演中的紧张情绪。在声乐教学中开设音乐心理辅导,有效地指导学生认识到自身歌唱心理,避免产生与演唱无关的事情干扰表演的情况。除了克服紧张的情绪之外,有许多问题也可以运用心理学手段来解决。比如合理的安排排练学习时间,结合自身的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保证效率。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任何文化如果完全脱离了自身文化最终都会走向消亡。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要加强对民族声乐的民族性研究。目前学生对民族声乐技巧的民族化基本了解不够多,民族唱法还处在一个摸索前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汲取养分去探索和发展。中国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果可以把我国民间艺术和民族声乐完美结合起来,不但能使民族唱法突破束缚,走向世界,更能开拓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声乐发展的道路。

流行音乐与民族声乐的结合。时代的不同,纯粹的民族音乐并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流行音乐的重要性,将民族声乐和流行元素相结合,引入一定的流行因素,保证民族声乐的发展与传播。

六、结语

虽然目前龚琳娜的音乐有着较多的争议,褒贬不一,但是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这种新风格音乐带给我们的影响。龚琳娜的音乐既是对传统音乐的文化继承,又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由此引发的音乐研究也越来越多,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也因此得到了发展。民族声乐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实践的基础上,还要深入研究理论知识,让“新风格”声乐教学开展的更加顺利,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本文只是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建议,还不够深刻不够完备。对于龚琳娜的音乐研究还在继续深入,希望可以通过本文引起更多音乐人的关注,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事业。

[1]吴慧敏.中国民族声乐美学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黄河之声,2013(10):111-112.

[2]蔡多奇.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J].音乐探索,2011(02).

[3]王发财,王玉.龚琳娜:神曲“忐忑”之母[J].特别关注,2011(03):10-13.

J616

A

猜你喜欢

琳娜民族音乐声乐
Students’ Feedback on Integra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Cases into Lecture Task in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New twist on Old Style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