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声乐在茶馆中的应用研究*

2017-01-30刘盛楠

黄河之声 2017年24期
关键词:背景音乐茶馆声乐

刘盛楠

(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音乐——中国民族声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获得了胜利,中国民族声乐在这之后得到了系统的、理论形式的整理与总结。同样,中国茶文化也伴随着中国人发展了几千年,两者同样都融合了中国人的勤劳智慧。

背景音乐在茶馆中的使用是十分广泛的,中国民族声乐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精神文化现象,它的创作、表演和欣赏活动,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好的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鼓舞人的精神。中国民族声乐作为符合中国人文化背景的一种艺术,把其应用到茶馆背景音乐中,实际上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融合,在现代的环境中,用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音乐,营造一种和谐、优雅、净化心灵的氛围,从而使人们在茶馆得到美得享受并舒缓压力。

一、理论性背景

(一)中国民族声乐的概念

中国民族声乐从每个词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民族即中华民族,是指中国365各个民族;声乐是用人声作为表现媒介和艺术手段的音乐体裁形式,它和器乐相对而言,是“歌唱的音乐”。[1]因此,“民族声乐”的定义应当是“中华民族用嗓音为表现媒介的音乐体裁形式”。[2]

(二)茶馆中的背景音乐

音乐多样性的表现方法可以很好的达成沟通的效果。音乐作为沟通的手段,根据音乐的类型或表现,在不同的文化圈有着不同的解释。尽管音乐明确的带有什么样的意义或象征性,可能都会发生内容上的差异,但是音乐被现实或是现场利用的功能性确是真实的。[3]事实上的状况是中国古典音乐在茶馆中被广泛的使用着。消费者根据背景音乐的不同而感知商场的风格,这种感知会引起对支付意图的差异。[4]特别是从带有古典音乐结构特性来看的话,传统形式和品格等象征着差别化的价值更强。[5]古典音乐的背景下,顾客会支出更多的费用购买更贵的商品态度和行动意图。[6]因此对于茶馆经营者来说选择适合的背景音乐会带来更多的利润,背景音乐对茶馆的经营会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

二、中国民族音乐在茶馆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固化思维导致中国民族声乐在茶馆中应用的匮乏

目前,在中国大多数的茶馆中使用的背景音乐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由琵琶、古筝、古琴等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古曲,这类古曲可以体现出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此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第二种就是由大自然的声音构成的背景音乐,比如流水、鸟鸣、风吹竹林等声音。此类声音可以引导人们冥想进入大自然中,获得净化心灵及陶冶情操的体验。由于人们对中国民族声乐的认识不深,所以,在大多数茶馆中并没有使用中国民族声乐作为背景音乐。

(二)在茶馆中中国民族声乐曲目的选择缺乏针对性

在使用中国民族声乐作为茶馆的背景音乐时。首先,虽然中国民族声乐和茶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但是各自有着不同的成长历程。因此,现实中茶馆在使用中国民族声乐的曲目时,会存在曲目与茶馆的风格、气氛不和谐的问题。其次,我国的茶馆是集中体现茶文化的载体,以茶文化为背景进行茶馆的设计、装修。让人们回味、追寻古人饮茶的感觉和乐趣,这是一种在现代人追溯古代文化的行为。而中国民族声乐从中华民族开始至今,不仅保留了中华名族的智慧,而且在1840年以后,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继承并发扬传统中国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借鉴及吸收了西方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特点,发展成了更富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新民族歌唱方法,即学院派民族唱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及民族曲目,其代表人物就是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这是一种古代文化借鉴现代科学的现象,与茶馆文化成反向发展。因此,中国民族音乐的曲目作为背景音乐时,会存在与茶馆中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的问题。

(三)茶馆内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气息不浓厚

茶馆虽然是我国茶文化气息最强的场所,但是,为了满足其最重要的商业的功能,茶馆需要包容来自各个阶级和层面的顾客。有些茶馆出现了顾客不是为了喝茶而来,而是为了打麻将、打扑克等娱乐活动而来的现象。有些茶馆不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使用“中国风”风格的现代流行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等现象。这些都是错误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不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渊源造成的。同样也是不了解中国民族声乐造成的。

三、中国民族声乐在茶馆中应用问题的措施

(一)打破思维定式,中国民族声乐更适合融入茶文化

由琵琶、古筝、古琴等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古曲,作为背景音乐的弊端是:在现代化城市快速建设的今天,现代人的情感与古代人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此类古曲在引起现代人的情感共鸣方面并不是十分明显。由大自然的声音构成的背景音乐的弊端是:此类背景音乐缺乏主动性,需要人们具有高素质及自主冥想能力,让自己进入到大自然声音构成的音乐情景中。因此,在大多数茶馆中使用这两种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是不完全合适的。

中国民族声乐与中国茶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国民族声乐通过富有民族特色的曲调和演唱方式来传情达意,传递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和情感表达方式,相比琵琶曲,古筝曲和古琴曲在语言上有明显的优势。有了歌词后,更容易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也更方便听众理解音乐。由于中国民族声乐在建国后借鉴和融合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和西洋唱法,使得中国民族声乐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和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展现时代新面貌的歌曲,这些歌曲融合了时代特点更符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能更贴近现代人的情感,引起共鸣。

(二)选择适合茶馆的中国民族声乐曲目

在我国茶馆的经营者中,很少有熟知中国声乐曲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中庸的选择了古筝曲目作为背景音乐。提起中国民族声乐大多数人的认识仅局限在《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好日子》等等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晚会歌曲上面。真正反映百姓情感生活的具备音乐美感的中国民族声乐曲目,大多数中国百姓都不太了解。运用到茶馆的声乐曲目,最好具备清,雅,静,韵的特点。比如饮花茶的时候,可以听江苏民歌《茉莉花》,创作歌曲《花谱》等,写花的歌词的雅致加上江南曲调的柔美符合花茶沁人心脾的饮用特点,更添雅致。饮乌龙茶的时候可以听古曲《杏花天影》,《枫桥夜泊》《关雎》等,这类歌曲具备厚重,舒缓,悠远,含蓄等特点,古诗词的文化意境与古曲的古韵结合符合乌龙茶醇厚,雅致的文化特点。

(三)在茶馆中营造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氛围

茶文化兴起于唐宋时期,而音乐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开始见诸于茶文化中了。如唐朝时期的画作《宫乐图》、《调琴啜茗图卷》,乐曲《宿杜曲花下》、《东亭茶宴》等,都向我们展现了音乐与品茶相结合的场景。[7]说明在古代时中华民族就有了在茶文化中使用音乐烘托气氛的现象。而中国民族音乐正是从中国古代音乐发展演变形成的,对于茶馆内环境氛围的烘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且可以加深茶馆的内涵、提高茶馆的格调及满足大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茶馆经营中应该认识到中国民族声乐对茶馆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根据茶馆消费者的素质及层次选择不同的中国民族声乐曲目,以满足大众不同的艺术审美,使得各个层次的消费者可以更快的与中国民族声乐产生共鸣,并融入茶馆的文化氛围之中。另一方面,在中国民族声乐与茶文化进行艺术交融的同时,可以针对茶馆中的消费者进行中国民族声乐的创作,也促进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茶文化与中国民族声乐共同发展,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1]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721.

[2]杜亚雄.“民族声乐”和“民族唱法”界定之我见人民音乐[J].人民音乐,2007,06:24-25.

[3]崔日道.对于广告背景音乐品牌认识的类型和形态的分析研究[J].韩国观光宣传学报,2008,10(3):373-403.

[4]Adrian C. North* and David J. Hargreaves. The Effect of Music on Atmosphere and Purchase Intentions in a Cafeteria.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28(24), 2254-2273.

[5]Woodward, W. An Insider‘s Guide to Advertising Music. Art Direction Book Company.

[6]Areni,C. S., &Kim,D. The influence of background music on shopping behavior: classical versus top-forty music in a wine store.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993, 20(1), 336-340.

[7]张宁,吕晓东,董旭.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38(6).

猜你喜欢

背景音乐茶馆声乐
城市轨道交通背景音乐的选择和管理策略
背景音乐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背景音乐
浅议广播节目中背景音乐的使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