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
2017-01-30宋有博
宋有博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
宋有博*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之后,继续对自己的理论体系进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唯物史观的发现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而且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本文就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进行分析,阐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以及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唯心史观;社会实践;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分工
一、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马克思第一次将实践概念纳入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对闪耀在哲学界最为显眼的唯心主义给予批判,马克思借着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史观的批判,开启了唯物主义史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由于费尔巴哈不能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考察实践时虽然一再强调要从人出发,但他对人的理解却是抽象的,因为他仅仅在自己的脑海和情感中把人想象成是一个单独而感性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了实践在人类历史演进中的作用,他们认为生产实践才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性活动,是生产实践造就了现实的人。人们为使自己在自然界中延续生存,在求生本能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自然界互动,而互动的第一需求是满足自己衣食住行的劳动,因此只有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出发,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了如下的结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①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结论中,我们明确的知道,生产实践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使人类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
二、揭示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为揭示生产实践与其他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生产实践活动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分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指出人类的生产实践从开始就存在分工,这种分工完全建立在自然基础之上,随生产力不断发展,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分工已不适应历史发展状况,从而出现了真正的社会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②,“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③马克思论述了分工使生产力,社会状况和人的意识之间的矛盾变成现实,社会分工剥夺了人的自由。随社会分工的出现,人的劳动时间与产品分配出现失衡,分工自始就包含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产品的分配,也包含不断增加起来的财富在私有者之间的分配,财富和劳动之间的分裂。分工的不同阶段与所有制形成的历史阶段相一致,分工和私有制相伴而生,只是两者指向对象不同而已,分工是就劳动而言的,而私有制是对于产品的占有形式而言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分工的考察,发现了生产与分工之间的联系,正因为在分工的基础上,才有了其他社会活动形式及所有制形式,进一步深化了他们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认识,他们从中看到生产力发展所引起交往形式的改变是通过分工所有制的发展表现出来的。基于上述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以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发展规律。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是生产力构成的要素,当私人拥有的劳动力在量和质上扩大后,他们在生产领域占有更高的统治地位,与之相适应的私有制形式也得以巩固,并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这种生产力状况和私有制形式之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发生变化。在历史中产生的必会在历史中消亡,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足够高的程度,私有制形式才能被消灭。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则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亦然。
四、生产方式是社会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分析,揭示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说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规律。但要充分的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进程,还需要进一步考察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等上层建筑与社会生产关系之间有何种相互关系,以及二者之间如何相互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政治结构与社会生产的关系,揭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关系对于生产活动而言是生产力藉以运动的形式,在另一层面,生产关系及其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历史上的所有时代,它们又是构成国家的重要因素和观念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标志着从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而这种组织正是在所有时代,国家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和任何观念上层建筑所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在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揭示了上层建筑作为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国家和法律,都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政治统治和谋取政治经济利益的工具。不仅是政治上层建筑,所有的观念上层建筑无一不被经济基础所决定。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意识形态的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运动规律的揭示,形成了他们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五形态学说,社会形态的更替实质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更替。
[ 注 释 ]
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3页.
②同上书,第35页.
③同上书,第36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
[3]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维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文献导读.兰州大学出版社.
[5]张振伟,林海燕.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二重逻辑[D].2009.
宋有博(1987-),男,汉族,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B
A
1006-0049-(2017)17-01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