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无一用是书生”
——黄仲则《夜起》赏析

2017-01-30

山西青年 2017年17期
关键词:祖逖柳永诗人

许 珂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00

“百无一用是书生”
——黄仲则《夜起》赏析

许 珂*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00

黄仲则;诗歌

黄仲则(1749-1783)是清代乾嘉时期“性灵派”诗人,被誉为唐宋以后独一无二的“诗歌圣子”、“大清三百年第一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盛世哀音的典型,与纳兰容若词并称为清代文坛诗词双璧。怀才不遇的感慨与寒士的无奈悲凉在其诗歌中交融在一起,济苍生的伟大理想与卑微人生的矛盾,使其诗中充满了文人末路的深沉感慨。

黄仲则生活的时代正值清王朝的全盛时期,即所谓一统繁荣的“乾嘉盛世”。然而,与此同时,封建的官僚政治已经开始露出腐败的迹象,清朝统治者在思想上的统治和禁锢也更加严紧,他们“采取怀柔与镇压相结合的两手政策,加强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考试,笼络部分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妄图使广大知识分子缄口结舌,以维护封建统治。”在大多数文人于醉眼朦胧中或歌功颂德或花前月下的时候,黄仲则以其浸渍在作品里的深深的孤独感和悲凉感而显得特立独行。郁达夫曾说过:“要想在乾嘉两代的诗人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人,自然非黄仲则莫属了。”仲则诗中句句渗透着感人的力量,也渗透着无法掩饰的浓厚的悲剧意蕴。《夜起》这首七言诗也不例外。

忧本难忘忿讵蠲,宝刀闲拍未成眠。

君平与世原交弃,叔夜于仙已绝缘。

入梦敢忘舟在壑?浮名拌换酒如泉。

祖郎自爱中宵舞,不为闻鸡要著鞭。

仲则诗善于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以景寄情和索物托情。二是善于运用语典和事典。三是善于化用前人诗句。他化用前人诗句,尤其是唐人诗句,既能摄前人诗之意韵,又能臻“若自己出”之境。《夜起》短短四句诗中运用五个典故,其中包括四个事典、一个语典,化用一首前人诗句,将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一、狂傲豪气与怀才不遇

黄仲则自小就有惊人之才,9岁时就曾因一句“江头一夜雨,楼上五更寒”而惊艳四座。少年时期更是才名远扬。所有年少成名的文人一样,少年黄仲则胸中豪情万丈,“读书击剑,有古侠士风”。也许是从小过人的天赋带来的自信,黄仲则虽一生穷困潦倒,凄清落寞,但从不缺乏豪气。然而因困于科举,一生郁郁不得志,因此诗作中常大发哀情,“好作幽苦语”,感慨怀才不遇。

“忧本难忘忿讵蠲,宝刀闲拍未成眠。”

“宝刀”指的是剑。剑本为古代兵器,上古士人文武兼修,以武为主,所以“上士佩剑”。后由于封建制度的解体,礼崩乐坏,抑或由于封建帝国的形成导致武士无用武之地,总之对于后世士人,剑丧失了实际的作用,变成了一种精神象征。于是诗人常借剑抒发情怀。这里黄仲则借“宝刀”抒发自己才不得用的悲哀,同时自诩“宝刀”,依然透出骨子里的豪气。

二、济世理想与书生意气

对成就功业的渴望是清代中叶文人的普遍情怀。这是一种超越个体和群体利害得失的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君平与世原交弃,叔夜于仙已绝缘。”

君平是汉代严遵之字,据《汉书》记载,严君平卖卜成都,“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严君平终身不仕,以卜筮和讲授易经及老子之学为生,讲求修心养性、保身全命,长期隐居横山附近。他生性清高,不会向人卑躬屈膝,权贵欲结交而闭门不见,他认为做官纯粹是自寻烦恼。闭门攻读《老子》,在清苦中自得其乐,著书10余万言。叔夜是魏晋嵇康之字,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嵇康崇尚老庄,曾说:“老庄,吾之师也!”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著《养生论》来阐明自己的养生之道。他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做官。

“入梦敢忘舟在壑?浮名拌换酒如泉。”

庄子在《大宗师》中有一段话:“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意思是说,把船藏在深沟里,把山藏在深水里,很牢靠。但也保不定半夜里有个大力士把它们连同山谷和河泽一块儿背着跑了。将小东西藏在大东西里是可以的,不过还是会丢失。假如把天下藏在天下里,那就不会有丢失这档子事儿了。

“浮名”句化用柳永词《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姿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据传说,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有一次,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三、残酷现实与无奈悲凉

要实现济世理想,入仕自然是最佳途径。而科举制度至清代特别是康熙后已发展至穷途末路。士人的济世理想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是幻想。三年一乡试、五年一会试,士人的青春年华于等待中逝去。更何况即使中试也并非即能入仕,即使入仕也未必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祖郎自爱中宵舞,不为闻鸡要著鞭。”

“祖郎”指祖逖,东晋名将。西晋末年率亲党数百家南渡,要求北伐,收复中原。后为豫州刺史,率部渡江,中流击楫而誓,表达决心。后因得不到东晋朝廷的支持,忧愤而死。据《晋书》记载,祖逖与刘琨“情好绸缪,共被同寝”,祖逖半夜听到鸡叫,认为这是上天在激励他上进,便叫醒刘琨道:“此非恶声”,然后与刘琨到屋外舞剑练武。祖逖与刘琨早年共以收复中原为志。祖逖获得朝廷任用后,刘琨与亲故书曰:“我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意思是担心祖逖赶在自己前面建功立业。

仕途的不顺、命运的多舛,常使诗人磊落多气、郁愤难平,发而为诗,悲悲切切,感慨莫名。

严迪昌在《清诗史》里评价这首诗说:“在表现那个时代的进退失据、百法欠妥贴的知识分子的迷惘困惑、忧愤悲慨的心境时,其具体而微、曲尽其情在当时是没有匹敌的。”

许珂(1995-),女,汉族,山西临汾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在读。

I

A

1006-0049-(2017)17-0128-01

猜你喜欢

祖逖柳永诗人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沙子也能当粮食
从“柳三变”到“柳永”
祖逖北伐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祖逖闻鸡起舞
诗人与花
一个人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