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
2017-01-30董泽潇
董泽潇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
董泽潇*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唯物史观正式诞生的重要标志。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唯物史观的前提和辩证关系原理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阐释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形成标志
自《德意志意识形态》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正式形成,该著作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分析和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并对以往的主流哲学做了清理,第一次明确阐释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诞生,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式确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这部经典著作,对于深刻学习和把握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
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重大发现,它的创立标志着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唯物史观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理论积累,最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日益完善。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探索开始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马克思提出了一种带有批判性的、全新的“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历史观。但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没有明确表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念。
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一书中得以发展,在唯物史观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马克思通过分析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黑格尔哲学,从而详尽的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他通过分析研究人的异化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深入浅出的分析探讨了资本主义,进而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异化,这就为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基础,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手稿》将这一理论概括为“关于人的科学”,并未提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念。
1845年—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唯物史观的开创之作,全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使得唯物主义历史观得到创立。《形态》详细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出发点,确定了唯物史观的本质特征,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并且《形态》制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即社会结构理论、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历史发展过程理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手稿》和《神圣家族》中没有解决的关于生产方式怎样运动、生产方式怎样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和社会怎么发展的难题,《形态》给出了彻底的理论解决。虽然在《形态》中没有确切的表明“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概念,但《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概念的内容做出了详细的阐述,正确解答了生产方式如何运动以及如何决定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形态》是唯物史观正式形成的代表作。
二、“现实的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建立的唯物史观的前提条件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首要条件,指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从而得出对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的完整科学概括,这个论述的意思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的前提和理论的出发点并不是区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条件,而是把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物质活动、物质生活条件的整体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中多次表明这个观点,唯物史观的运用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在这里,马克思指明人的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与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作为必备条件,其发展受到也必定会受到一定的物质条件的约束,唯物史观的大前提就是“现实的前提”,围绕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人”进行。
同时,他们认为,“……我们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句话含义为,唯物史观的第一前提是“现实的前提”,“现实的前提”的内容包含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物质活动、物质生活条件等,另外,“现实的人”又是这些“现实的前提”中必须坚持的“第一个前提”,即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有生命的个人”。同时他们强调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条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受到一定物质生产条件的制约,主动地从事社会活动。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和深刻含义做出了详细的论证,主要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四个方面做出了系统性的阐述。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两者作用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两者作用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解释。他们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句话的含义为,人类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类社会历史的更替和发展引起产生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思维意识是在人们自己头脑中主动产生的,这个思维意识是与质生产的发展、社会交往关系的发展相结合的。社会意识不仅反映出社会存在的现实状况,而且因为社会存在发生发展变化,从而自己也发生发展与变化,“……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产物。”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两者作用关系
人的生存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需要保证其进行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未完全确立“生产关系”一词,因而这一理论通常表述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工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则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因此,生产力和交往形式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同时存在、互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是一种改造自然的活动,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人不能孤立地进行生产,必须联合起来,因而在生产中形成一定的交往关系。因此生产力决定人的交往关系,交往关系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的现实状况。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两者作用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两者作用关系,把市民社会,也就是经济基础,确定为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四)社会革命的物质决定因素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曲折性和前进性的有机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围绕经济利益进行的阶级斗争必然是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相伴随的,当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也就会带来社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变革的因素时指出,一方面要有一定生产力,另一方面要有反抗旧社会的群众。而社会革命的产生是由于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状态下,阶级关系产生矛盾,阶级斗争成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是历史唯物主义得以确立的根本标志,它宣告了历史唯心主义的破产,第一次为研究社会生活的各门学问提供唯一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真正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当今社会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深入推进,唯物史观所阐述的“现实的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等重要理论,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影响。唯物史观所确立的基本原理在当今社会仍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它所确立的基本思想在今天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唯物史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03:16-24.
[4]韩立新.《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四个问题[J].学术月刊,2007,03:65-73.
董泽潇(1994-),女,汉族,山东济南人,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A
A
1006-0049-(2017)17-0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