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发展特点探析
2017-01-30王方颖李晶晶
王方颖 李晶晶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83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发展特点探析
王方颖*李晶晶*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83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是高校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开展和管理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潜力。本文将根据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归纳出当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现阶段的发展特点。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关心青年的成长进步,高度重视我国青年志愿者事业,赞扬“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勉励青年志愿者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和亮点。相比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开展和管理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一、志愿者积极性高,流动性更大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比较强烈,对参加各类活动的热情更高。学生的这种高昂的积极性,使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活动更易于动员和组织。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截止2016年,全院已有志愿服务队伍93支,注册志愿者5400人。以2015-2016学年度为例,当年在校生11132人,注册志愿者5689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1.1%;共青团员10278(含2016年发展50人)人,团员注册志愿者5557人,占全体团员的54.06%,超过半数的在校生成为注册志愿者。15-16学年参与志愿服务7392人次,全院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175412时,人均年参与志愿服务23.73小时。
志愿服务活动结合院校特色,涵盖领域广泛,志愿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立足于自身专业,但又不局限于本专业,拓展多个领域,形成了点面结合、共同发展的发展局面。例如,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既发挥医学院校的特长,开展义诊服务,又拓展多个志愿服务领域。该校2015-2016学年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红十字助您健康”中山公园义诊、无偿献血、预防艾滋病宣传、“三下乡”义诊服务、关爱空巢老人、扶残助残、“化‘凌’为整”市图书馆整理图书、市医院导诊等,充分说明高职院校在志愿服务范围和领域不受专业局限,服务效果显著。
高职院校施行三年学制,学生大三就要走到社会实习,实际在校时间是两年。因此,相比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流动性更大,志愿服务可持续性受到大的挑战。
二、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完整,学校管理层重视程度高
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基本是党委领导、团委指导、设立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或者青年志愿服务中心,校级青协下设各院级青协或志愿服务小队,形成了校级青协统筹,各二级学院青协依靠专业特色自主开展的工作格局。这种直线式管理结构使学校青协能够独立开展志愿服务管理工作,独立性比较强,能够很好的服从学校统一管理完成任务。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已建成以理事会制度为组织运行制度核心的校级、院级共15个青协组织。
高职院校管理层普遍重视本校志愿服务的开展状况。南京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严格执行党建带团建的制度,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各二级学院的党总支直接领导团总支开展工作,并将团员志愿服务活动的表现作为党员发展的考察依据。目前该校的志愿服务发展状况整体趋于成熟,建立了较完善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有三级志愿者队伍管理体系、志愿服务考评体系、志愿服务督查体系等。上海建桥学院学校创始人周星增董事长制定了校训——“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倡导全校师生做“平凡善者”;在他的推动下该校成立了党委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学雷锋推进小组,将学习推广雷锋精神写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高职院校管理体系也存在交叉管理,主要在二级学院实际管理工作中,院级青协组织一方面是学校青协理事会成员单位,另一方面又受学院团委管理。双重管理滋生了一些问题。大部分二级学院团委虽然行使对所在学院青协组织的管理权,但在经费和机制建立上出现“不闻不问”的情况,长期的“管而不治”导致二级学院青协组织亲“理事会”而远“院团委”,工作开展尤为艰难。
三、以职业技能和特长为依托,设立品牌特色项目
高职院校在办学中要始终坚持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需要依托某种专业知识、技能或专长才能开展,服务内容相对稳定、专业联系密切、可长期有序开展。这种服务恰恰适合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为高职院校志愿者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高职院校将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志愿服务内容对接,紧紧依靠专业特色,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学校品牌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校志愿服务向常态化发展。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提出了“一院一品”的工作方针,即一个学院主要以一个符合专业特色并能长期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带动学院志愿服务工作,可谓给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打开了新思路。
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发挥专业优势对高校志愿服务进行新的探索。许多院校在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在项目运行模式和具体服务方式上都有创新点。重庆工业职业学院结合当前青少年习惯的网络方式,开发了一款“暖青汇”志愿服务APP,它能实现志愿者与志愿服务项目之间供需平衡、便捷运用的手机软件,通过“网上+网下、网络+实体”的方式,为E时代的志愿生活增加更多的便利和高效。这款APP是
重庆市首个面向志愿服务,集专业性、互动性、开放性、便捷性于一体的官方在线移动综合服务平台。涵盖志愿者线上注册、服务供需对接、服务时长记录、互动交友扎堆、组织站点查找、品牌项目推荐、爱心储蓄银行几分兑换、倾听青年之声等一站式服务。
四、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与校外专业实践教学相得益彰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热衷建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有些高职院校根据因地制宜、校地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在学校周边建立许多志愿服务基地作为开展志愿服务的平台。例如,昆明冶金在学校周边已经建立了17个志愿服务基地,其中数量最多的为支教项目基地,在第一批开辟的服务项目基地中只有1个,在学校的推动下,一半以上学院都有了自己的支教基地,还出现两个以上学院共同服务一个支教基地的情况。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企业一线输送人才的使命,注重实践是其最主要特征。校外专业实践是提高学生技能的最有效环节,各高职院校均积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传统的校外实践基地是通过校企合作设立,但由于校企合作是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企业参与动机复杂、校企双方存在博弈、制度建设滞后等原因,校企外实践基地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对高职院校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它不仅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将志愿服务与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还有利于将志愿服务管理工作与学校校风、学风建设联系起来。如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安微省繁昌县平铺镇新建实践基地,针对该镇旅游资源宣传以及当地传统文化宣传的需要,从艺术设计系招募有设计特长的志愿者,组建专门的志愿服务团队,利用暑期前往平铺镇开展手绘旅游地图、墙绘、制作旅游宣传片、设计商品包装等志愿服务,长期致力于平铺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宣传。志愿服务基地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为该院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打造全方位、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实现区校合作共赢发挥积极作用。
高职院校这种采用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与校外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业务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组织及时关注社会需求,与社区、企业、政府机构、公益组织等积极沟通,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有效开展社会需求的志愿服务。校外专业实践教学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着重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巩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实践教学明显区别于课堂教学,其内容的实践性、丰富性,形式的新颖性、灵活性,过程的连续性、协作性,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资源、过程资源和信息资源。志愿服务基地是高职院校开展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可以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将志愿服务基地作为校外专业实践教学的平台,可谓一举多得。
五、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潜力。但是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仍存在许多问题,志愿服务持续性弱;追求形式,缺少志愿精髓的深入挖掘;服务项目虽已努力与自身技能相结合,但未能最大程度发挥高职学生自身在专业技能上的优势等。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工作还需要围绕党政工作重点和时代主题开展,主动深入社会,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组织的联系,根据实际需要把志愿活动落在实处,不断挖掘本校志愿活动的特色,注重活动的延续性与稳定性,打造高职院校自己的志愿服务品牌。
[1]胡昌荣.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2):75-76.
[2]郭鹏,王毅,孟令玲,杨涛,杜玉菡.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的新探索——浅析“校”“社”共建德育基地在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中的作用[J].思政教育,2013.12.
王方颖(1992-),女,汉族,山东潍坊人,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李晶晶(1979-),女,汉族,山东烟台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G
A
1006-0049-(2017)17-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