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县达斡尔族生活现状调查*
2017-01-30亢稚文杨正阳
亢稚文 杨正阳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嫩江县达斡尔族生活现状调查*
亢稚文**杨正阳*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嫩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北接大、小兴安岭结合部,东倚小兴安岭,西傍嫩江,南接松嫩平原。嫩江旧名为墨尔根,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设立墨尔根副都统管辖。清代初年墨尔根副都统所辖总面积为71225平方公里,之后历经变迁到1985年其地总面积为15107.2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0/1。嫩江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有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现代嫩江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成为地方工作开展的重点。本文以嫩江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的方式,来梳理当代达斡尔族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现状。
嫩江县;达斡尔族;当代;发展现状
达斡尔族主要生活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经历了从游牧到定居,逐步迈入到现代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其基层的社会形态和生活状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我们既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达斡尔民族与其他民族关系的变化;也可以较为深入地了解社会现代化对于一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带来了哪些影响。本文以黑龙江省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区之一的嫩江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走访、问卷等多种方式,以定量分析的手段来统计分析今天生活在嫩江当地的达斡尔族人民的基本情况,以便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订有关少数民族的具体政策提供参考。
据嫩江县少数民族志记载,达斡尔族在嫩江生活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多时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村屯有26个之多。目前有联兴乡哈什太村、临江乡大石砬子达斡尔族村、前进乡繁荣达斡尔族村。1985年,全县总户数114496户,总人口456287人①;1985年,县内共有达斡尔人口千余人,居于第五位,有达斡尔族职工73人,其中副县级干部和副局级干部各1人。②1990年时,全县达斡尔族人口有1509人,在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中位居第四位。从建国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止,达斡尔族出任副局级以上干部7人,其中副处级1人;在全国其他地方,嫩江籍的达斡尔族干部有副处级以上3人、副厅级1人。
本次实地调查时间为2016年11月,涉及到嫩江县辖区内的达斡尔族为主的村屯,调查方式为实地走访调查、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总数、男女比例、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民俗传承、收入、学历、学龄儿童入学等当代达斡尔族生活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较为全面地把握居住在嫩江县农村的达斡尔族人民基本情况,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订切实可行的少数民族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为实现少数民族的精准脱贫做一份贡献。.
一、干部调查问卷反馈基本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的对象为现职的达斡尔族干部,问卷回答的基本情况主要涵盖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关于如何传承达斡尔族的民族民俗文化问题。干部们普遍希望传统民俗文化由部分遗失走向新的整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作用,构建双语教育模式。加大政府投入,出台更多优待政策保护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人。
第二,关于本民族传统继承等问题。普遍认为,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家庭的代代相传;对国家关于本民族的优待政策,了解的不够具体;希望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
二、入村调查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共实地调查了嫩江县所属的三个达斡尔族聚居的村屯;并对全县任现职的股级、科级干部发放了调查问卷,基本上掌握了今天嫩江达斡尔族生活全貌。目前嫩江境内达斡尔族人口共计1679人,其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达斡尔族干部共有16人,占全县达斡尔族人口的0.95%;在全县121名少数民族干部中占比为13.2%。分布在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达斡尔族主要生活在临江乡、前进乡、联兴乡下辖的几个村。临江乡位于嫩江县西南端,南靠讷河县,西北隔嫩江与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为邻;联兴乡位于嫩江中部偏西;前进乡位于嫩江县西南部。三个地区均于1984年改为建制乡。③据1985年的人口密度表显示,临江乡所辖面积为458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480人;前进乡所辖面积为243.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为22556人;联兴乡所辖面积为781.5平方公里,辖区人口为26476人④。
达斡尔族主要居民生活在联兴乡所属的哈什太村、临江乡所属的大石砬子村、前进乡所属的繁荣村。其中哈什太村共有居民约57户,其中达斡尔族居民约有26户;大石砬子村共有居民约430户,其中达斡尔族居民76户;繁荣村共有居民380余户,其中达斡尔族居民50户,每户家庭平均人口基本在三人到四人左右。目前在三个村子居住的达斡尔族村民以老人、留守儿童为主;达斡尔族村民主要以种地谋生,只有繁荣村乡镇企业发育较好。三个村子的达斡尔族村民贫苦户较多,收入情况差异较大,其中哈什太村平均收入最低,人均收入年均在3000元,大石砬子村能够达到8000元,繁荣村基本上在12000元左右,总体看,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从住房条件来看,除了繁荣村以外,其他两个村屯按照政策规定只给鄂伦春、鄂温克族赫哲族改善了住房条件,达斡尔族不在危旧房改造范畴内;根据精准扶贫计划,三个村子分别由县民宗局、信访局、统战部对口进行帮扶。
此次调研最深的体会就是达斡尔族群众普遍生活水平不高。从实地调查、与村两委干部深入交流中得悉,在三个基层村屯中,达斡尔族群众生活水平敬坐末位。究其原因,客观上集中体现在七十年代受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影响,与嫩江隔江相邻的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曾经从嫩江迁入了一千余名左右的达斡尔族居民,在迁入中实行青壮年优先原则,导致留居嫩江的达斡尔族基本上以老弱病残幼为主。其中哈什太村、大石砬子村土地条件一般依靠土地流转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如果遇到疾病等问题,基本上无力应对。从达斡尔族从民族自身特点来看,过去主要以渔猎为生,对于农耕文化接受度不高;这对于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几点思考
(一)今天达斡尔族群众最关注问题的认识。从实地调查情况来看,少数民族群众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改善住房条件上。三个少数民族村的住房条件中,达斡尔族群众的住房最为破旧;相反,同村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的住房条件相对较好,导致达斡尔族群众的不满。究其原因在于国家目前没有关于达斡尔族住房条件改善的相应的配套政策;再加之地方政府自身财力有限,村级财政更无力承担。我们还必须看到,部分群众对于住房条件改善的期盼值过高,更多的是提出新建住房的要求,明显超出了政府的预期,在解决现实住房困难问题上需要国家、地方政府通力合作。
(二)实现精准扶贫的切入点在哪里。在实地调研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对口帮扶的情况。其中哈什太村由县民宗局帮扶建设了十栋标准化大棚,加上村子配套经费,投入超过40万元。这些帮扶举措力度都很大,但是群众反响平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群众对项目能否实现预期收益不够了解;另一方面部分原任村干部和现任村干部存在意见分歧;部分帮扶项目缺乏充分的先期调查,实际落地的项目和村子的需要存在差距。
今后的少数民族扶贫工作中,需要认真思考对接的项目一定要做好前期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所在的村屯申报的项目要尽可能的适合本村的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确保项目争得来,接地气,见效快。同时,需要特别关注村级两委主要成员的配备问题,调研中我们发现哈什太村、大石砬子村的班子都是刚刚组建,工作压力很大;与之相对比的是繁荣村的两委主要成员均是任职时间较长的老同志。由于任职时间较久,村级建设卓有成效。由此可见,方向一旦确定,领导因素就具有决定性意义。上述三个民族村均为多个少数民族混居的村屯,由于政策上的不均衡,使部分少数民族生活水平有明显的差距,脱贫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地方政府有必要采取倾斜式的办法对此问题加以解决,让所有的民族兄弟都实现共同富裕。
(三)如何实现少数民族转变传统的观念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对脱贫致富有较高的渴望,但更多表现为等靠要。因此,在实现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让少数民族群众靠自己走上富裕之路。在这个方面,我们的扶贫工作明显存在缺憾。
(四)要有针对少数民族的全面的社会保障措施。嫩江境内达斡尔族目前集中生活的三个少数民族村屯中,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做了许多努力,但是必须承认许多扶贫项目对达斡尔族群众来讲,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社会发展长远来看,国家需要鼓励所有人都应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来实现生活的富裕;同时,国家也必须对那些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我们建议,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从省、县一级地方政府,出台对本地区少数民族更为具体的脱贫政策,才能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使达斡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摆脱生活的窘境,走上繁荣富裕。
[1]胡连顺,主编.嫩江县志.中国·三环出版社,1992,3:628.
[2]同上,654页.
[3]同上,69-70页.
[4]同上,632-633页.
*2015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地专项)《嫩江达斡尔族与清早期黑龙江地区城镇化进程》的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D2015018)。
亢稚文(1964-),男,黑龙江黑河人,历史学学士,黑河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世界现当代史、东北地方史;杨正阳(1984-),男,黑龙江黑河人,硕士研究生,黑河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东北地方史、中国古代史。
J
A
1006-0049-(2017)17-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