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技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南昌市废弃铁路景观公园为例

2017-01-30

山西青年 2017年18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多媒体技术景观

杨 维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数字媒体技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南昌市废弃铁路景观公园为例

杨 维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将数字媒体技术运用于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探求数字媒体技术在城市景观中的表达方式,分析城市景观在数字技术时代的背景下设计观的转变和拓展,发掘其多元化价值意义。摒弃现存多媒体在城市景观中堆砌滥用的情况结合南昌市废弃铁路区进行景观设计的契机需求多媒体技术与现在城市景观有效的结合方式。

城市景观设计;多媒体技术;铁路公园

时代的更替城市景观设计的手段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表达方式,城市景观代表着城市的文化及形象和不同的时代特征,其表现一定是日新月异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被运用于不同的设计领域,也体现在现代艺术和建筑景观中。城市景观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多媒体时代,重新再定义了人与景观空间的关系。

一、数字媒体技术与现代城市景观的关系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愈加广泛,渗透入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景观作为我们生活的主体环境也受到了它的影响。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对于多媒体技术在建筑外立面及各种展示设计中的应用都为我们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景观设计作为为人服务的一种社会文化生活的表达,一定是受其时代文化及科技背景所影响的。

当多媒体技术与新的结构、材料相结合并引入景观设计后,景观空间也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弥补物理空间的局限,获得更多的空间表现的可能性。多媒体技术使得传统的景观构成要素和空间分隔界面变得模糊,景观建筑、景观小品也都与传统景观的表达会有所不同。

多媒体技术介入城市景观中使其产生了新的文化观、审美观、技术观以及自然观和时间观。城市景观本身也与城市文化相结合,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下使其具备了“集成性”和“交互性”的特征。数字多媒体的运用已经使传统的景观设计发生了变化,给城市景观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数字媒体的出现正是满足了现代人对视觉刺激体验的追求和对虚拟审美的真实需求。城市景观也在新技术的刺激下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文化观和审美观都使城市居民对景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多媒体技术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既是迎合时代的发展也是新的挑战。

二、数字媒体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一)数字媒体在城市景观中的表达手段

多媒体技术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跟新,使景观的表现形式也更加的多样化。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被运用于城市景观中,使得景观形式更具动感与流动性,结构与形态于传统景观相比也更加的复杂化,这一切都依靠了新的构成要素的使用。

传统的的景观要素水体、地形、植物和景观小品在数字多媒体的介入后都发生了突破性的设计变化,设计中被融入了视觉和听觉影像。多媒体作为这一种新的材料伴随在传统的景观要素之中,增强了人与信息的互动,从多感官形式与景观空间相融合,使原本的静态表述增加了活力。

以LED为多媒体技术的基础应该是现在普遍的一种表达手段,它不仅可以被用景观建筑的外立面,还可以通过投影化的形式使其融入水景及灯光夜景的塑造中,对其灵活运用。依附于建筑外立面的LED显示屏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被广泛运营,例如中国石油的“油立方”建筑,在夜晚整个建筑随着不断的灯光变化光彩夺目,成为企业馆中最吸引眼球的建筑。如今这种建筑表皮LED显示屏的使用被用在许多的一江两岸的城市,夜晚两岸的高楼有节奏的显示着不断变化的规律的动画或渐变式灯光,提亮了整个城市的夜晚景观。城市夜景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重要名片,夜景的实现,多媒体技术占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引入灯光夜景,产生变化多样的视觉艺术效果,烘托节日氛围。

(二)数字媒体给城市景观带来的新的体验

数字媒体技术被运用于现代城市景观中,通过外观形态的光、色等给人们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感官体验和刺激享受。景观不再是静止的形态等待人来欣赏而是以一种主动的姿态通过声、光、电、影、幕集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和其炫彩夺目的表现形式主动的出现在人们眼前,且经常还伴随着互动的体现。景观还增加了虚拟空间的体验,由数字多媒体的虚幻声音和图像的结合,空间也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三维,从多感官刺激的形式营造出一个在实体空间上的虚幻空间,使参观者对空间的认知更加深入和具体,从而转变传统的景观感受,增添了空间的参与感。

三、数字媒体应用于不同的城市景观类型

(一)建筑外立面景观

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与被运用打破了传统建筑表面只是用于建筑表皮的保护和覆盖的作用。特别是作为商业性建筑景观的作用,建筑外立面作为信息传达的手段,也成为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在夜景的显现中,更为明显。许多的大中型城市都在运用着各种高科技的液晶显示玻璃、合成薄膜结合全息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方法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原本传统封闭的建筑立面作为一个新的城市景观展示平台,构筑出生动的城市景观。

(二)城市广场景观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景观一个重要的场所,具有开放性和公众性等特征,根据其受众群体的不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满足广场的不同属性。作为纪念性广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以LED显示屏的形式体现,在一些特殊的日子烘托广场氛围,还可以用于政府机关的宣传,塑造城市形象,例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南昌市的八一广场。作为市民广场多媒体的介入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利用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广场的地面,利用互动性增添趣味性。

(三)城市水景观

城市水景观可以利用在多处,例如城市公共景观中的水景,更多的还有滨水区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与水景观相结合能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为滨水景观创造出更能与环境融合的氛围。滨水景观作为城市的重点景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同时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也丰富了城市居民的夜生活。它的表现方式在于光与水的控制和结合,已经与周边景观的融合。这些水景观通常表现为音乐喷泉、水幕电影等,以及一些小的静态水景相结合,使得水元素在景观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四)城市生态景观

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被运用于人造景观中,也可以与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相结合。每个城市内都有一些自然景观,现在多被利用,如湿地公园等,多媒体技术对这类自然生态公园也存在其价值。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有助于原始自然地貌及植被等的管理工作,以及即使掌握其动态变化,助于自然景观的开发,发觉其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多媒体景观在现代城市景观使用中现存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一)现存问题

多媒体技术在景观中的广泛运用出现了一些消极的问题,首先,多媒体技术的滥用造成了污染问题。这一污染指的是光污染,例如建筑外立面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反射光使人晕眩,夜晚旋转灯散发的彩色灯,不停的刺激人的眼睛和大脑造成疲劳,失去了其意义。其次,面临城市景观设计文化缺失的危机。传统景观的设计通常与其所处场所的地域文化相结合,但是数字多媒体技术为了追求多元素的体验过多的借鉴不符合自己民族文化背景的作品造成千篇一律的现象,失去了本土文化属性。再次,无用的多媒体景观造成资源浪费。公共景观是为人服务的,他的设计出发点都是以人的使用为目的,一些不实用的多媒体景观装置,景观家具无畏的添加多媒体功能都是对资源的浪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最后,缺乏个性的效仿他人的设计作品抄袭之风日益严重。这些都是目前多媒体景观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优化策略

如何合理的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现低碳运用,不是盲目的追求夜晚的过度照明来显示城市的繁华,景观亮化应适度使用,绝不能过度,这不仅造成了光污染,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制定照明亮度的标准,方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杜绝使用过度。其次,公共景观应该表达一个城市的文化特性,即使是与数字媒体技术的结合也是在表达地域特征的基础之上与景观所处的环境相融合具有城市个性,例如景德镇这样的城市,就应该把瓷都文化与多媒体景观相结合,而不是孤立存在,为了科技而科技或为了文化而文化。最后,数字多媒体景观的原创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这样,只有尊重了原创性才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城市文化才能被彰显而出。

五、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南昌市废弃铁路景观公园中的探索及运用

(一)设计背景

在南昌旧城区内存在着一批如原南昌发电厂、江西省物资储运总公司等10余家企业铁路专用线多达20条,总计26000余米,目前随着这些企业搬离南昌市区有近一半已经停止使用或废弃,随着近年来南昌“退城进郊”与“旧城改造”,企业或关停或搬离南昌市区,留下众多的废弃铁轨横亘于城区,影响着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将这些原废弃铁路区进行景观再生设计成为城市发展的必须。

(二)铁路景观公园中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

废弃铁路区的景观公园设计,其中的公共景观是为市民服务的,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城市景观也被进行了重新定义,不仅只是栽植一些植物,提供一块绿地就能完全满足的。此时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为大众所服务,丰富市民的户外休闲生活。首先,led巨型显示屏在景观公园广场中的运用。白天它可以成为传递新闻、文化的一个信息桥梁,同时宣传原铁路区过去的景象,让游人找到过去的文化属性,到夜晚针对一些市民活动,国家重要节日也可以起到烘托气氛的用途。其次,基于传感器的中心广场的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将感应装置与广场铺装相结合,增加景观公园的夜景地面亮度。大多数的媒体技术被运用于景观设计的立面,把传感器运用于地面更增加整个空间的连贯性,与里面相互呼应,把之前的铁路铁轨以及原土地的沙石材质相结合,即具有现代感又不失铁路公园原本的文化氛围。然后,把数字媒体技术与水景观相结合。广场的中心可以与声控喷泉相结合,同时与景观小品相互融合,随着音乐的变化,不断变化水柱的高度和形状,夜晚还可以结合灯光和水雾的效果,把人与景观的互动凸显出来,使市民参与其中,实现数字媒体景观于人的互动性及娱乐性。同时在水景区域增添水幕电影的设计,把自然景观与数字媒体景观相结合,把人工景观融入自然中,充分发挥其不同的优势,相辅相成。最后,把原铁路景观遗留下的工业废弃物与数字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使得景观获得文化再生的内涵。位于原景观区的瞭望塔是整个区域内的制高点,现已残破不堪,然而在其外立面增加LED灯光的修饰和渲染夜晚这将成为整个景区里面最高的景观亮点。一些小的残破的工业废气物,例如原铁轨边的指示标牌可以保留其造型与多媒体咨询屏幕相结合,让其重新具有新的意义。通过数字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原本废弃的铁路景观区重新再现其文化场所精神以及为周边的居民服务,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文化场所。

六、结论

多媒体信息时代更新了景观设计的内涵,拓宽了景观设计的视野,提升了景观设计的质量,对城市景观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多媒体在景观设计中的价值体现我们给予肯定,它提供了一个新的景观设计探索方向,多媒体技术与景观的融合探索出更为积极的人与景观之间的关系,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更好的为人所服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是对技术的盲目崇拜,而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特性,强调人性化的本质,回应社会和大众的根本需求,这也正是未来景观的发展方向之一。

[1]陈伯超.景观设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

[2]郭其轶.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景观设计[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邱国鹏,李勋祥.融合与嬗变:论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构建[J].装饰,2009,08:2.

[4]黄晓江,陈巧明,钟裕华,欧修明,著.互动环境设计与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费菁.媒体时代的建筑与艺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曾坚,蔡良娃.信息建筑美学的哲学内涵与理论拓展[J].城市建筑,2005(2).

[7]王磊.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09.

杨维(1984-),女,汉族,江西人,硕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TU

A

1006-0049-(2017)18-0017-02

江西科技学院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课题(16RWYB20)。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多媒体技术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