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青年道德价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017-01-30张万连

山西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价值

张万连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浅谈当代青年道德价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张万连*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当代青年的道德认知总体水平普遍提高,但一部分青年的道德价值呈现自我意识强烈、责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迷茫以及价值追求庸俗的特征。这些变化既有青年自身发展的主观原因,也有某些道德现象认识误区影响的原因。

当代青年;道德价值观;特征影响因素

一、当代青年道德价值状况

(一)价值主体自我意识强烈

当代青年关注自我、注重个人,价值追求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第一当代青年往往理想化倾向严重,加上他们缺乏实际社会生活体验,所以,对理论和实践、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客观差距的理解就存在偏差,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青年自我认识的片面性、自我评价的主观性和自我调节的不稳定性。进而造成了他们关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存在着模糊状况。第二是社会消极现象的负面影响。一些人不能辩证的看待甚至引进西方哲学思潮中的某些观点,盲目地宜扬所谓的自我价值,其实质是脱离了社会背景的,所谓的自我选择,其实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谓的自我实现,其实质是不择手段的代价等等。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少数学生形成了自高自大、自我可以理想化发展、甚至自我就是衡量事物的标准等极端错误的思想倾向。

(二)价值主体责任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心理感知,是社会个体从社会那里接受社会所要求的积极行为态度以后,内化于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简言之,就是个人对奉献与索取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观点的看法的问题。有关调查报告显示,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是当代青年所推崇的,这不同于以往那种“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传统奉献美德,而“讲求回报,要奉献,也要索取”则成为大多数青年的道德信条。甚至在某些青年看来,无论是社会、还是集体、或者是他人都能且只能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他们只强调“自我”,社会责任感与奉献意识早已被抛之脑后。

(三)价值主体理想信念迷茫

我们的年轻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看似激情澎湃,实则焦躁不安;他们看似斗志昂扬,实则不堪一击;他们看似人格独立,实则摇摆不定。各种不良思想的干扰以及知识碎片化使得广大青年一见到“所谓的启蒙思想”就不能自拔,从来不管它是精华还是糟粕。启蒙运动的目标原本是认识万物的本质,可是现在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是个启蒙过度的时代”,正因为如此,就有了理性解放的荒谬结果——让更多的人跟着舆论走,而非跟着既定的理想走,从而削弱了个体的独立精神,进而造成了青年群体的精神极度空虚的现象,进而助长了青年最致命的倾向——此时此地的所见所闻就是一切,长此以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自然迷茫了。

(四)价值追求世俗化

当代一部分青年更多的将自己的意志集中在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生活娱乐的层面。“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价值观、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之间长期复杂的相互关系。”在经济高度发展、政治、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美容、购物、追星作为时代的产物,或者时代的反映,它的兴起和繁荣越来越多的为青年所关注。越来越多的青年追求自由、放逐自我、张扬个性。部分青年却过分沉湎于此,注重衣着打扮、追捧娱乐明星,长此以往必定影响他们的主流价值选择,进而使得其价值追求世俗化。最后淡化其政治理想、削弱其公德意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优良爱国主义传统被宣布过时,发奋图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几乎消解殆尽。

二、当代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因素

(一)青年自身的特征

第一、价值主体心理不够成熟的客观原因。青年所处的青年期决定了青年心智不稳、不成熟。青年期青年的身体继续生长发育,各种身体器官趋于成熟,思维、情感、兴趣、能力、性格等迅速发展,知识积累丰富,但实践经验缺乏,世界观还未形成。简言之,就是青年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的不稳定性,正因为如此青年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处于经常变化的状态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的价值心理、价值标准、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变的趋向,“此刻认可的东西,不久之后也许就成了反对的东西,现已形成的东西,也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抛弃,刚刚理解了一种价值观,却又跟随潮流追寻另一种价值观了。”这些飘忽不定的因素是青年价值观的确立的必要条件,是青年通过反复探索确立最终价值观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使青年最终形成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必经阶段,是经过比较、实践而形成的科学价值观,大大降低了主观随意性。但是,如果掌握不好,则会形成相反的效果。因此,一部分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稳定。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升华为理性认识,所以容易被事物的假象予以迷惑,被错误思想所误导。

第二、价值主体“标新立异,追求个性”的时代特征。当代青年生活在物质生活水平非常富足、衣食无忧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让现在的年轻人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过分强调所谓的“个性”,为了突显“个性”,他们大肆追捧时尚、流行、美容甚至整容,长此以往就导致了青年精神需求的庸俗化与世俗化,不利于青年价值观的科学提升。另一方面,由于青年没有理性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当他们面对花样繁多的美容时尚现象时,往往依据事物的现象来判断与评价乃至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从而形成盲目推崇潮流,极大增加了使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的可能性,恰恰相反,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则被丢弃,伴随美容时尚而来的媚俗现象和部分青年过分追求夸张怪异的心理,为部分青年肤浅俗气的精神需要提供了温床。这就是部分青年的价值选择表现出庸俗化的原因,有碍于青年价值选择的自觉提升。

第三、“中国式”的主体培养方式。当代青年的家长努力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当代青年基本习惯于“拿来主义”的富足生活。这种现象一旦成为普遍之后,慢慢的他们就会去攀比,就会觉得不劳而获是很正常的。就是这些使得一部分青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遇事退缩,没有担当。

总之,当前青年价值观呈现出的新特点,是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我们在了解了青年群体所奉行的价值观的基础上,发现它不能用简单的对与错来做出定论,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客观态度看待青年价值取向的现状,紧密联系青年自身特征以及青年的实际生活环境,对症下药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其尽快与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相一致,使其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的目标健康发展。要让当代青年懂得,生活不只是为追求物质的无限满足,它更多的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享受,真正的人生需要获得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对道德现象认识的误区

第一、负面影响论。过分强调负面影响的人认为;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尖端科技的不断突破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与道德相悖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给我们带来经济极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与道德相悖的产物,因而就出现了一部分不怀好意的敌对分子高调宣扬极少数以践踏社会公德以攫取财富的事例。这对于深度转型期的我们,旧的制约机制、监督机制、道德观念遭到削弱,而新的一套机制和观念又未确立、完善,这种对社会公众产生的“示范效应”,使得社会道德价值规范遭到了嘲弄。不仅不利于当代青年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原则,而且对经济的发展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第二、附带效应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道德是经济建设的附属物,道德的存在就是为了服务于经济的。所以,只有经济上去了,道德水准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而道德的进一步提升也是为了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不可否认经济的发展确实能够为道德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有利于道德水平的提升,但道德水平只能依靠人为的建设来提高,它没有自我提高的功能。此外,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社会实践就是青年思想观念变革的源泉和动力所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但是,需要强调的是:道德的终极起源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但是道德的历史性告诉我们,道德一经产生发展,就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精神力量对社会产生影响和作用。因此,道德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参与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的整个过程。这种忽视道德相对独立性,强调经济决定道德的说法,不能正视道德作用以及地位,是极不合理的。这对指导当代青年积极主动地探索和构建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价值原则有负面影响。

总之,当前青年价值观呈现出的新特点是我们所属的世界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产物。加之,社会对道德现象认识存在的一些误区,不利于当代青年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原则。因此,我们需要紧密结合青年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现实状况,因势利导的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同时,尽可能的加强对道德现象的正确认识,从而正确的引导青年使其价值观尽快与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相一致,使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至于偏离轨道。

[1]谢昌逵.青年价值取向转变的意义[J].社会学研究,1987(2).

[2]赖英腾,谢丽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0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6:32.

张万连(1990-),女,山西宁武人,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读。

G

A

猜你喜欢

价值观道德价值
我的价值观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